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颜晓峰:治国理政坚持问题导向


为了更好的观看视频影像,建议安装FLASH播放器,点击下载安装

      治国理政必须运用治国方法、理政艺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穿其中的是治国理政方法论,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保证了治国方略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117973651_14544191792761n

  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看望干部群众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从根本上说,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问题导向是客观导向。“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问题不是来自于虚构臆想,问题存在于客观实际之中,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是因为他面对人民生活的贫困,深切感受到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因而毅然决然带领党和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从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导向开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问题导向是矛盾导向。客观世界是矛盾的世界,矛盾反映客观实际的本质,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进一步说,问题也是矛盾的声音。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问题导向是求是导向。毛泽东同志指出:“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提出问题是为了回答问题,寻找答案就是探索规律。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政界、军界、学界、民间都在反思这场战争,解读中国军队惨遭失败的原因,意在思考当今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建设强大军队、确保战争制胜的规律。

  问题导向是实践导向。提出问题、发现规律还不是最终目的,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就要用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变世界。我们党作为一个大党、长期执政的党,怎样防止出现“霸王别姬”,不被历史淘汰、不被人民抛弃,是一个重大而尖锐的问题。十八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正是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实践变革的结果。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坚持问题导向的产物,坚持问题导向贯穿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

  1、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担起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目标指向。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族复兴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时刻。指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确立民族复兴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创未来的意志力量,是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前进导向。

  2、走什么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道路抉择。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治国理政、怎样治国理政,根本问题仍然是走什么道路问题。在道路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自信,高举旗帜不动摇。回顾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形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理念、核心思想、总体战略,所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丰富和深化的。

  3、治国理政为了谁依靠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治国理政首先要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党领导治国理政的本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造成的严重危害是脱离群众、偏离中心,权力成为一些领导干部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深远的意义,就是要防止各级干部在执政实践中出现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背离党的治国理政理念倾向。

  4、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核心价值观表明,当代中国的基本价值依据是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准则,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本价值准则,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承接与超越以往社会形态的价值跃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人的道德形象。

  5、怎样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矛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治国理政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国家各个领域、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制定国家总体战略、总体布局,并根据一定阶段的大局大势、主要矛盾、人民愿望,形成重点突出、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对于国家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前行动力;着力解决治理方式不相适应的现实矛盾,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治理方式;着力解决政治生态存在的严重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突破关键。

  6、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什么——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

  新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遵循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锁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一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有利于经济增长速度更加合理。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要有利于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是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要有利于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引领新常态,带来的是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形态。

  7、怎样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五大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首先要形成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8、怎样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保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

  兵者,国之大事,攸关国家安危、人民福祉。实现中国梦对于军队来说就要实现强军梦,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这个基本问题,要求全军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和平国际环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将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改革完善,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治国理政,关键在党,在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于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党的领导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9、治国理政要求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能力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与风险同在,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强化战略思维,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强化历史思维,洞察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脉络;强化辩证思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强化创新思维: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强化底线思维,凡事从最难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强化精准思维,精准谋划、精准着力、精准见效。

  总之,坚持问题导向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方法论。要求破解关系发展全局的难题,例如,如何增强创新动力,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进程的短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最突出的短板。要求努力防控处于潜在状态的风险,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文汇讲堂】谢宇:中西比较视域中的中国社会特色
下一篇:【新华日报《讲坛》】经营好自己就是最大的理财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