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怎样布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当怎样布局

——石建勋教授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的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以及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的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

  此前,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已分别提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要进一步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下面主要围绕这个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推动“三大变革”

  助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先来看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要素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质量变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高发展质量是以质量变革为主要目标和方向的战略部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也涉及人民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变革意味着提供更多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让消费安全更有保障、衣食住行用更放心;质量变革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降低和污染减少,天更蓝、水更清、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高;质量变革意味着更均衡更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减少或消除,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效率变革,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导向,以往的高速增长容易掩盖经济发展中的低效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必须打破能源、交通乃至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扭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要素资源的生产潜力,带动产出效率的提高。

  动力变革,强调创新驱动和发挥人力资本质量优势。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和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乏力,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技术、管理创新驱动的过渡。动力变革要求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主体为支撑;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全面提高各领域各层面的教育质量;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要素现代化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要素投入既定条件下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下一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等方式提高。这是因为,以往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和条件经历重要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所塑造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基于投资和外贸需求的拉动效果也难以为继,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递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体量差距依旧悬殊,旧增长点的退出是波动性的,新增长点的发力也不平稳。

  总的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三大变革”导向的自然结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要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重要衡量标准,进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破解“三重挤压”

  重塑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再来看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分流、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的“三重挤压”,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素配置失衡,并不同程度遭遇债务风险累加、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这就需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握好全球制造业处于调整失衡结构、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关键时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效卓著,但科技创新能力仍与我们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这就需要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

  现代金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血脉。我国金融现状是大而不强,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供给受限和配置扭曲问题。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现代金融从服务业中凸显出来,上升到产业体系中重要协同部门的高度。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加快各项改革,切实降低企业杠杆,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合理高效的融资服务,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资源。我国劳动者群体规模庞大,但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脱节,导致形成“高精尖”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供给缺口。经济社会待遇差别的客观存在,还造成了人力资源领域的“脱实向虚”。这就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以产业转型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摆脱旧路径依赖

  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

  接下来看宏观层面: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经济体制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近年来,随着政府“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力地激发和释放了市场活力。同时,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也应看到,宏观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必须摆脱对赶超型旧体制的路径依赖,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予以革新。

  从上述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入手,我们对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有所了解。但有人可能马上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选在当下提出这个目标?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必须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在本世纪中叶顺利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不断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化解之策在于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要实现这一点,只能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从根本上扭转供需错配现象,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才能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有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举措和战略安排。这里,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战略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位,就是要求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和优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明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牢牢把握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个点,将科技、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并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实体经济的重点难点在于制造业。新时代,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其中,包含了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战略层次推进。

  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要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设。这里面,需注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和劳动骨干这两个经济活动关键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倡导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竞争文化,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盟,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通过调动人力资本和社会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和创新链的整体布局优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国际一流科学人才和研究团队参与或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世界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并不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同时,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善于集成创新资源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紧紧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个主攻方向进行前瞻布局、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打通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把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高端科创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向市场和社会放权

  激发主体的发展创新活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还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其中的关键靠改革。

  第一,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第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要进一步完善保护产权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应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民营经济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产权多元化,以多途径多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双向进入,重构和再造企业微观主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宽民众参与分享发展红利的投资渠道。

  第三,深化政府“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权力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部门“瘦身”。政府要注重从宏观角度为企业创造健康运行的良性环境和合理机制,通过制度来引导企业行为,发挥好政府在市场维护、市场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障碍。要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发展与创新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稳定市场主体投资和创新的预期。

  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导向作用,着力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思想者小传

  石建勋 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中共上海市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


上一篇: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下一篇:【光明讲坛】李纲: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建设数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