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言必称希腊”蕴含什么文明密码——赵林教授在复旦人文智慧课堂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

  同样是理性,德国人是严格的内心自律,甚至带有一些辩证色彩,而英国人更多是经验理性,给人的感觉是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南部欧洲的差异更大,意大利人热情浪漫,有时甚至浪漫得有点过了。西班牙人也很浪漫,但他们骨子里有种没落贵族的感觉。虽然纷繁复杂,但西方文明的演进依然有迹可循。其中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次演讲的主题是“文学哲学视野下西方文明精神的形成”,主要介绍一下整个西方文明及其精神特征是怎么形成的。西方文明大概有哪些源头?这些源头又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融合,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文明?看清由来,我们才能确定那些影响世界的西方思想和理论,对于构建今天的文明具有什么意义。需要界定一点,这里所说的西方主要是指欧洲,而且基本上是指西欧。

  “西方”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舞台上发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其中,有两件事尤为值得引起关注:一个是英国脱欧,另一个是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是西方文化走向保守主义的体现,也是一个风向标。

  回顾一下欧洲历史会发现,近百年来,主导欧洲的基本上是“合”的力量,尤其表现在欧盟身上所体现的欧洲一体化过程上。如果保守主义占优势,可能就会出现一种“分”的趋势。

  我们一般喜欢拿中国和西方作比较,但这种比较实际上是不对称的。自秦汉以后,中国的整个思想脉络、典章制度、政治体制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基本形成了以儒家为主的思想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却是从未中断的一个文明。我们可以沿着文明的脉络上溯至夏商周,甚至可以一直回到炎黄两帝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合”是一个主题,“分”的时间相对较少,最长的分裂时期是南北朝,不过300来年。但西方就不一样,即使限定在西欧这个概念,今天也包含几十个国家。东欧与西欧、西欧与北欧,差异更是不小。

  西方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政治学中有个名词叫“民族国家”,这是近代才有的一个概念。中国因为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国家,所以我们很早就有了“国”的概念,尤其是知识分子、学生都有爱国爱家的一种情怀,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在西方,中世纪以后,差不多有1000多年的时间,一个欧洲就分出300多个国家,最多的时候分出1000多个国家,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国家,只知道在哪里耕地就可以了。

  说起来都是西欧人,但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德国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同样是理性,德国人是严格的内心自律,甚至带有一些辩证色彩,而英国人更多是经验理性,给人的感觉是有板有眼、循规蹈矩。南部欧洲的差异更大,像意大利人热情浪漫,有时甚至浪漫得有点过了。在当时的西北欧人看来,意大利人道德、信仰比较弱。再来看西班牙人,他们也很浪漫,但与意大利人又有所不同,他们骨子里有种没落贵族的感觉。西班牙曾经在15、16、17世纪的时候,领导世界风潮,最早建立大帝国的就是西班牙。虽然属于西班牙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的文化中始终有一种苍凉的勇敢,所以西班牙又盛行斗牛士风格。

  可见,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和特征。虽然纷繁复杂,但西方文明的演进依然有迹可循。总的来看,西方文明有三个支柱,分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西方人为何“言必称希腊”

  希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站在勤劳的北部欧洲人民的角度来看,希腊人较懒也较穷,但不像意大利人那样“堕落”。可在我看来,希腊人活得非常潇洒。他们更愿意作为一个自由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爱琴海边。梁漱溟先生1922年在其所著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对中西印三方文化有过深刻思考和真切体认。他认为,西方文明在风驰电掣地往前追逐,所得来不及享受;印度人老是沉浸在过去; 中国人则是有一点享受一点,悠然自得。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言必称希腊”。西方人在追溯文明传统的时候,往往也会追溯到古希腊。从最初的孕育,到整个欧洲全部被纳入到文明体系,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讲希腊文明,就要从其南边的一个小岛——克里特岛讲起。我们都知道,爱琴海是西方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其实,爱琴海文明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克里特岛文明,第二个阶段则转往希腊本土一个名叫迈锡尼的城邦,我们将其称之为迈锡尼文明。

  爱琴海文明之后,希腊文明发展到鼎盛时期,即为希腊城邦文明。这一时期,每个城邦可视为一个国家,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这些城邦遍布整个爱琴海,甚至延伸到整个地中海。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希腊文化,大多是在此时产生的。

  希腊文明有个特点,它不像罗马那样喜欢建立大帝国,而满足于小城邦,觉得每个人有“一亩三分地”,其乐无穷。公元前5世纪,波斯两代国王先后入侵希腊,结果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打败了波斯。战争中,雅典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所以战争结束后,雅典就变得踌躇满志,想当老大,想把希腊的城邦尤其是爱琴海这边的城邦统一起来。但是,雅典后来不敌斯巴达,建立帝国的梦想也就灰飞烟灭了。

  有人也许会问,后来不是有亚历山大吗?他不是建立了一个地大物博的帝国,甚至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吗?可严格来说,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那是北方的一个国家,不属于希腊城邦。尽管亚历山大本人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也热爱希腊文化,他的老师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而且亚历山大在东征时,也把希腊文化有意识地推广到东方,但我们说亚历山大只是开创了“希腊化”。

  黑格尔认为,希腊的历史是属于一个传说中的理想青年,这个人叫阿克琉斯。他是《荷马史诗》里面的主角之一。希腊的历史、希腊的文明,终止于一个现实文明之中的青年,这个人就是亚历山大。也就是说,到亚历山大这里,古希腊文明基本上就终止了。后来的希腊文明虽然在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实际上已经“物是人非”了。

  “一切文化形态源于希腊”

  希腊城邦对西方文明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可以这么说,西方一切文化形态都是源于希腊。

  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文学、艺术、法律、宗教都是起源于希腊。这话一点都不夸张。没有希腊就不会有后来西方的文学、艺术、体育运动、哲学、科学,这些都是希腊人首创的。

  希腊最主要的建筑形式有三个:神庙、运动场和剧场。这里主要谈一下戏剧。戏剧产生于对奥林匹斯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个不太登大雅之堂的神——酒神,他也是宙斯的儿子。当戏剧成为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之后,各个城邦就开始修剧场。到城邦鼎盛的时候,戏剧也达到鼎盛期。这个时候的戏剧相当于一个人的成年时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在古希腊,看戏是不要钱的,开放的露天剧场一下子可以坐几千乃至上万人。一个文明的城邦,它的人民一定要有教养。光靠像荷马这样的人讲故事,影响是有限的,而演戏既可以唱也可以看还可以听,在看戏的过程中老百姓受到了教育。至于运动会,当时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法去的,而只是上流社会精英的活动。剧场则鼓励所有的居民都看,所以说有了戏剧的时候,古希腊的文明达至鼎盛。

  古希腊的戏剧分为两支:一支是悲剧,一支是喜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希腊悲剧本身最大的特点是演故事、讲故事,延续了古代史诗系统叙事方法。但与史诗不同的是,悲剧在故事背后始终烘托一个很深的思想,叫命运主题。所以,我们也把希腊悲剧叫做命运悲剧。与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同,希腊悲剧里很少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往往是主人公与背后一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冲突,即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冲突。不过,随着古希腊城邦的盛极而衰,人们逐渐丧失了对城邦的责任感,更加关注个人的纸醉金迷,喜剧开始风行。

  谈到希腊,不得不说说哲学。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就是从希腊语转化而来的,意思是“爱智慧”。希腊哲学不是突然产生的,在古代神话、《神谱》、悲剧中已经初露端倪。希腊哲学也有两支:一支是自然哲学,另一支是形而上学,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探寻万物的本原。

  黑格尔有一句话说:雅典娜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时候才起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她的标志是猫头鹰,故猫头鹰在西方是智慧的代表。猫头鹰经常站在雅典娜的肩膀上,或者站在雅典娜的手上,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这句话有很深的哲理,“爱智慧”这种学问只有在黄昏时候才起飞。而希腊正好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从最简单的“儿童时期”的歌谣、讲故事,到“青少年时期”的抒情诗、体育运动会,再到后来“成年时期”的戏剧(悲剧),既有表演,又反思背后的命运,再逐步走向哲学。这个脉络既是一个人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而这些都被希腊人演绎了。

  古罗马人关注人间的富强

  再来看看古罗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罗马最初大概只有350平方英里,经过不断扩张,到公元2世纪已经拓展至几百万平方英里,横跨西亚、北非、东欧。

  关于罗马人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洛斯兄弟是吃狼奶长大的。这个传说流传甚广,1960年罗马开奥运会就以“一头母狼哺育两个孩子”的雕像为会徽。因此,罗马一开始就充满一种狼的特点——刀光剑影,争权夺利。

  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的雕塑都穿着轻盈的衣服,而古罗马雕塑中的皇帝特别多,且全部都是一身戎装,身披铠甲。看看全盛时期罗马的版图可以发现,经过持续的扩张,古罗马人越过阿尔卑斯山,征服英吉利海峡……古罗马的鹰旗飘到哪里,哪里就变成罗马人的土地。

  与希腊人不同,古罗马人对那些比较高雅却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文化不感兴趣,而对实用的东西更感兴趣。古罗马人建立帝国,搞行政管理,制定法律,罗马法直到今天仍是欧洲大部分法律的来源。古罗马的行政管理、道路、水渠,都是给老百姓解决生活问题的。古罗马人偶尔也模仿古希腊人去剧场,但他们爱看斗兽,一个月可以举办170多场斗兽。

  古罗马人喜欢搞建筑,水泥混凝土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古罗马人用水泥把柱子连在一起,而且还用上了火山灰。古罗马土地非常肥沃,农业发达,意大利面更是闻名世界。发展农业需要引水灌溉,需要修渠,所以古罗马人修的水渠,某种程度上可以跟金字塔相媲美。它能够把1000多公里外的山泉,源源不断地引向罗马的城市。

  这里特别提一下古罗马人修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但其当年的辉煌可见一斑。有人曾经计算过,将古罗马整个道路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古罗马人修的路非常坚固耐用,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可以使用,2000多年经久不坏。

  古罗马人关注人间的富强,对天上的事情不感兴趣,所以罗马是一个“俯望大地”的民族。古罗马人还喜欢建城,城市功能差不多,有斗兽场、市政厅、剧场、跑马场、浴场。有人说,古罗马人是公开的堕落。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那时候基督教的道德还没站到高地,罗马人打起仗来勇猛无敌,一旦享受起来也是没有底线的。

  古罗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共性,就是一体化。拉丁语构成西方统一的文明语言,中世纪1000多年,西欧只有一种语言是文明的,即是拉丁语,后来不少民族语言都是由拉丁语演变过来的。古罗马实行统一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有统一的军队、货币,连城市建筑也是统一的风格,每个城市都“拷贝不走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罗马开创了西方最早的一体化。

  古罗马和古希腊差别非常大:古希腊人喜欢文艺,古罗马人喜欢武力;古希腊出诗人,古罗马出战士;古希腊出思想家,古罗马出政治家;古希腊人喜欢建神庙,古罗马人喜欢建凯旋门;古希腊人喜欢运动会,古罗马人喜欢建斗兽场;古希腊人没事看看戏,古罗马人没事就洗澡……这是两个民族不同的品位。可以说,相比希腊的和谐,罗马人将物欲推向了极致。所以,西方人把罗马人称为“唯物主义者”,在我们这其实是功利主义者的意思。

  罗马文化追逐现世的快乐,追逐现世的财富和物质。这在西方产生了什么影响?资本主义就是从罗马这个精神上发展出来的,追逐人间的财富和幸福,从而不断地在全世界开拓殖民地。

  基督教颠覆古希腊古罗马

  如果说希腊是原始的和谐,那么罗马就是“剑走偏锋”,而基督教则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19世纪德国大诗人海涅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吃了一顿罗马式盛宴之后,需要一个饥饿疗法。这个“饥饿疗法”就是基督教。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里生出来的一个小支派,后来在西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最后结出来硕果,颠覆了古希腊古罗马。前面提到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时代,曾把美轮美奂的希腊艺术、深邃的希腊哲学推广到东方。但有一件事情人们始料未及,那就是当古希腊人试图把高雅的哲学推广到东方之时,东方下层社会的宗教却反过来渗透到了西方。尽管后来的罗马帝国是被日尔曼人摧毁的,但此前其内部已经被掏空了。这个“掏空”,一方面是由于罗马人自己的堕落、自毁长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督教把它的精神领域渗透了。

  基督教最早在罗马帝国被视为邪教,慢慢发展起来后,罗马帝国就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合法宗教。最后,罗马帝国无可救药了,甚至把基督教当作官方宗教,以此为“救命稻草”。但是,罗马帝国还是灭亡了,罗马教会应运而生,同时罗马帝国分裂成了很多国家。这个国家多到什么程度呢?19世纪初,歌德还在感叹,德意志你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德意志在哪里,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德意志。

  整个欧洲在中世纪是极其落后、愚昧和封闭的。当时,基督教掌握了所有的信息,垄断了话语权。大家到欧洲游玩的时候会发现,即便是穷乡僻壤,一般都会有个小教堂,教堂是人们获得文化信息的场所。早期的基督教主要在苦难的人中间传播,这些苦难的人此生此世得不到幸福,所以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后来,基督教进行了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注重人间。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基督教逐渐跟社会相适应,也逐渐由此成为西方文明的支柱。

  总的说来,原始和谐的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从中走出来两条路,就如同一个藤上长出来的两个瓜,互相纠缠,最后影响整个西方社会,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统一。这恰恰是一个黑格尔的模式,即从一个原始的统一,走出来一个“正题”,然后是一个“反题”,最后形成更高的“合题”。这就是西方文明精神发展史的一个演进轨迹。 (整理人:王珍)

上一篇:乔良:这是迄今为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最深刻的认识
下一篇:特色小镇怎样才能宜居宜业宜游——朱建江研究员在扬州市政协特色小镇研讨会上的演讲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