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彭凯平:为什么幸福是21世纪的重要话题

    不久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做客“人文清华”讲坛,为大家剖析了关于幸福的常见误区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心理危机。他指出,“幸福不是虚幻的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满足,幸福其实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演讲 彭凯平

  整理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是什么让我们幸福感偏低

  2012年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生存挑战,不是污染、战争,也不是瘟疫,而是我们的幸福感偏低,这是人类21世纪特别重要的话题。

  因此,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每年的这一天,联大都会公布一份世界幸福报告。今年3月20日,世界幸福报告也发布了。这份报告显示,我们中国人的幸福排名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列第79位,这个数字和我们的期望有巨大落差,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排名不尽如人意呢?

  根据报告,一些硬指标我们中国人做得很不错,中国经济总量全世界排名第二位;此外,和全世界人民相比,中国人民在生活自由度方面毫不逊色,中国人的工作和婚姻自由度水平都是很高的。那么,是什么拖了后腿呢?是社会心理指标偏低。

  社会心理指标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社会公益水平偏低。为什么要把慈善作为幸福测量的一个指标呢?因为大量的统计研究发现,人开心的时候容易做慈善、容易做好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相关变量。

  中国人做公益的人数和比例明显是偏低的。这其中可能有文化的原因,比如我们提倡做好事不留名,所以很多人愿意助人为乐,只是不说。此外,中国富豪的捐赠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第二,社会信任度偏低。

  我们曾经进行过一项13种语言正面和负面表达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200年间,中文的负面表达在全世界是最明显的。中国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你讲负面的话,大家都觉得有道理;而如果你讲正面的话,大家都说你在“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我们负能量的表达确实比较多一些。

  社会信任度偏低,同时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心理障碍,即敌意归因。敌意归因比较常见的表现是阴谋论。在美国,阴谋论往往是少数人,一些不得志的、边缘化的人在胡编乱造,但是在中国,阴谋论往往可以进到主流媒体中来,甚至得到很多人的欣赏。

  第三,主观幸福感不足。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询问中国老百姓“你幸福吗”,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太知道幸福是什么。此外,中国人工作通常是为了前途、为了养家糊口,所以我们从工作中得到幸福的比例偏低。

  幸福有物质、生理的基础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绝对不是虚幻的概念,幸福有物质、生理的基础,起码有三个特别重要的生理指标和幸福密切相关。

  第一,幸福的人不会有过度的负面情绪活动。杏仁核是我们人类负面信息加工的中心,我们发现,人在不开心、焦虑、恐惧时,杏仁核会充血,产生很多不愉快的情绪,所以人感到幸福时绝对没有杏仁核的过分活动。

  第二,幸福的人一定会有一些神经递质的分泌,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大脑有一个重要的神经加工中心叫VTA,它分泌出来的神经化学激素,如类非肽、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都和我们幸福的体验密切相关,所以幸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三,大脑前额叶是我们体验幸福时特别重要的区域。感到幸福和感到愉快是不一样的。吃东西会让你产生愉悦,但那不是幸福的体验,因为没有大脑前额叶的参与;只有大脑前额叶的参与,才会产生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满足,那才是幸福感。

  幸福不是简单的满足。英国心理学家曾经调查了3400多人,追踪5年时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抑郁症有时候是过度的生理满足而产生的不愉快倾向。这说明,生理的满足和幸福之间并没有等同关系。

  幸福不是金钱所决定的。特别富裕的人和一般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特别富裕的国家,它的幸福指数未必很高,像美国、日本、韩国GDP都不低,但是他们患抑郁症的比例比一般的穷国反而高一些。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4000美元时,经济发展水平略好,幸福感会增强很多,但是过了这个“幸福拐点”之后,幸福感就跟经济收入关系不大了。

  幸福也绝对不是独善其身。幸福和收入、高学历、年轻、美貌都没有必然的关系,对幸福最起作用的其实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至爱亲朋的支持,是社会交往的技巧。人和动物特别重要的不同在于人类能够维持的社会关系是远远多于其他生物的。人类是社会的生物,和别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人在和别人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快乐、舒适、幸福,是我们人生中特别有意义的部分。所以,幸福就在人与人之间。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人类的幸福还包括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人性的欣赏、满足和认识,通俗地来说,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有意义的快乐,其中所谓的“意义”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意义。意义是我们大脑前额叶的产物,是智慧和理性创造出来的感受,仿佛真理已经揭开帷幕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有一种全身温暖的感觉,特别容易受到感动,这是一种可以体会得到、同时也可以测得出来的心理活动。

  幸福的人一定是行动积极的人,幸福的人创造力比其他人高很多,人在开心快乐的积极状态下容易有伟大的发现。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和很多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更快乐、积极和自信。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的人越幸福。不过,在人际关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普通的日常事务中,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老太太也能感受幸福,因为她能从传宗接代的过程里、儿孙绕膝的生活中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齐斯真·米哈伊,他曾经提出,人类如果能够找到有意义的快乐,生活质量就会提升,人生的价值就会实现。他用了一个英文单词“Flow”来表达这种有意义的快乐体验,我把它翻译成“福流”。

  米哈伊教授曾经用近15年的时间追踪一些特别成功的人,结果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他们做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时,经常会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酣畅淋漓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福流”,他认为人这一辈子应该多多体验、多多积累这种状态。

  “福流”有五大特征:全神贯注、物我两忘、驾轻就熟、点滴入心和酣畅淋漓。人一旦达到“福流”的状态,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既不关心别人的评价,也不关心最后的结果,享受的是此时此刻的过程。

  当我们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时,就会进入这样一种幸福的状态。有些人喜欢摄影,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也觉得无比幸福。运动和音乐可以产生“福流”,工作也可以产生“福流”,做你爱做的工作时,你会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但是有些事情达不到“福流”的状态,比如做杂务,心不在焉很难产生“福流”;无聊闲逛、无所事事也产生不了“福流”。

  创造幸福的五个秘诀

  要想创造幸福,首先要知道,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幸福?

  导致人们感到不幸福,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急”,着急、焦虑,这是很突出的负面情绪。人们想着短期之内要完成目标,非常急功近利;第二是“飘”,做事情沉不下来。当你“飘”着的时候,你根本感受不到快乐和意义;第三是“比”,攀比心理让我们总是感觉不到幸福;第四是“靠”,现在年轻人中有一些是“啃老族”,但是要知道,谁也给不了你幸福,幸福得靠自己去争取。

  生活中不总是阳光灿烂,一定有挫折、痛苦,如何控制负面情绪,是我们追求幸福需要不断学习的技巧和条件。

  除了控制消极情绪之外,我们怎样才能产生愉悦积极的情绪呢?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了“五施”,就是言施、眼施、颜施、身施和心施,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创造幸福感。

  第一是言施。人是语言的动物,我们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是知识的载体,所以文化、信息、知识的交流一定会引发身心的感染。但要注意的是,要多和乐观的、朝气蓬勃的、道德高尚的人聊天,并且多讲一些积极、正面的话题,这样可以带动身心的愉悦体验,让人感到幸福。

  第二是身施。人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来产生幸福感。比如,跑步15分钟到30分钟,大脑会分泌出各种积极的化学激素,让你开心、振奋,所以运动是会上瘾的。此外,听音乐、闻香也会给人的身体带来愉悦。

  第三是眼施。一定要有一双慧眼,积极关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变化。枝头的鲜花开了,你的爱人换了一件新衣服,这些你注意到没有?上班别急着赶路,看一看周围的风景,看一看周围的人。生活其实并不单调,如果你成天只想着自己的工作,你就会错过生活中的美,也就会少了很多感动。

  第四是颜施。我们要学会让别人感受到我们身上正面积极的能量。微笑,就能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而且极富感染力。

  第五是心施。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字叫做“悟”,就是说要用心去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培养了人做事情的能力,但却没有培养人感受的能力。要学会多去感受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并积极地知行合一,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马云:刚刚开始的数据时代
下一篇:儒家思想的渊源到底是什么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