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用药讲求标准化,以人体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中医则注重整体治疗,重视身体的变化趋势和个性差异。但无论如何,未来不是中西医之争,而是这两种理念的融合。 ——沈卫东
■演讲 沈卫东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针灸专家沈卫东做客“造就”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剖析了中西医的不同特点:西医用药讲求标准化,以人体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中医则注重整体治疗,重视身体的变化趋势和个性差异。他认为,未来不是中西医之争,而是这两种理念的融合。
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突然生病了,你会选择去看中医还是西医?
我相信,在座的年轻人可能都会这样回答:我要去看西医。为什么呢?大家认为西医比较精准,看问题能抓住关键。
一般来说,如果你发热了,西医医生会叫你去验血,根据白细胞的总数看你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或许还会拍个胸片,看看你的肺有没有问题。不可否认,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对疾病的诊断确实比较精准。
但实际上,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只不过中医和西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同样治疗发热,中医不是单看这些量化的指标,比如一个单纯的白细胞值数,中医看病注重的是整体治疗。
中医看病,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中医看病讲究“三因制宜”
中医看病的方式和西医不一样,中医讲究“三因制宜”。
中医看病,先通过“望闻问切”的整体判断,考虑及评估疾病发病时的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特定条件。我们称为“因时因地因人”,中医归为“三因学说”。
同样一个致病因子,为什么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呢?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有的人却不会感冒?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地域也不同,导致即使是同样一种疾病,它的发病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中医讲究“三因制宜”。
其次,中医讲究“整体概念”。这是中医最大的一个特色,中医看病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不是只看到一个部件。
中医看病,永远不着眼于一个点。举个例子,一个人心脏有些不舒服,跑去看病。他跑到了西医那里,看什么?肯定是找心血管科,或者心脏内外科,不会找到其他科室。但如果去看中医会怎样?中医会把这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去看,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看心脏疾病,很可能看上去是在治疗小肠。
另外,中医会根据病人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体质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处理。这样的处理,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中医是一个整体概念,把人作为一个系统去对待,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并不可笑
中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也是中医学的基础,就是经络。有人可能认为中医理论的基石是阴阳五行,但我认为“经络学说”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经络实际上是构建人体的一个整体框架,我们的内脏、皮肤、肌肉、骨骼,包括我们的五官,都是由这些经络串成的。
很多人会觉得中医里说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很可笑,但实际上并不可笑。因为我们人体里有很多经络是从头走到脚,从内脏走到外表,所以当你了解这些后,就不会对中医的治疗方法感到奇怪了。
中医说人体有12条正经,也就是12个脏腑,它们各有一条经脉,这些经脉内通脏腑、外络肢节,一直走到人体的基表。经脉里流动的是什么?中医认为是气血。实际上,它和现代医学的神经、循环系统也有一定相关性。
比如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从中焦(人体的中间,中焦起于胃)开始产生,再往下走,一直到大肠;再往上走,走到肺;再通过咽走到手,经手臂往前一直走到大拇指。从这根经络的走向可以看到,治疗大肠的疾病,可以通过肺经穴位进行治疗。所以我们说,人体内外是可以沟通的,这沟通的渠道就是经络。
人体还有七经八脉,其中最有名的两条,就是任脉和督脉,它们在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形成了一个环,即“小周天”;12条正经则构成“大周天”。任督二脉和我们的内脏息息相关。治愈人体很多疾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任督二脉打通。
中西医不应该绝对分开
中国的传统医学,以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为框架,是带有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烙印的一门医学。而现代医学是用现代化学、物理学、解剖学为指导的一门医学。
西医的精准性和中医的整体治疗完全是可以相互结合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平时的血压是收缩压95mmHg,舒张压65mmHg,完全正常。但是突发了一些情况,收缩压变成了135mmHg,舒张压变成了85mmHg。从标准化角度来说,这个数据完全正常,但对于个体来说,血压升高了30%以上,人已经感觉非常难受了。中医认为血压升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或许还导致了其他病理变化,因此应该让病人做进一步的医疗检查。
总的来说,中西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医用药讲求标准化,以人体的平均值作为参考;中医则注重整体治疗,重视身体的变化趋势和个性差异。但无论如何,未来不是中西医之争,而是这两种理念的融合。
实际上,中医也一直伴随着医学技术而进步。很多人以为中医只会搭搭脉、看看舌苔,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医不仅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成长,而且自身也在不断改良、突破。
中医并没有拒绝现代技术,中医需要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实际上有很多路可以走。比方说,很多人怕做针灸,觉得它很痛;但我们改进了一下,让针刺变得不痛,或者用穴位的刺激来代替针刺。
此外,中药也在不断地改良,希望能改变大家心目中对中药又黑又苦又难喝的印象。现在的中药有很多已经做成了免煎剂,可以让你更方便地携带、饮用。我们中医的很多诊断方法,也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包括我们可以结合西医通过X 光、核磁共振、B超等手段让诊疗更精准、迅速。
当然,我们还要提高整体中医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系统学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很多新成果,让更多的人能够远离疾病,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