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京津冀手艺人地域界限渐模糊

                           三地手艺人地域界限渐模糊

                          廊坊非遗展区里,非遗传承人黄惠生在介绍中式钟表苏钟。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记者 陈涛

28日中午,文博会展场里不少人都下楼吃饭去了,黄惠生却总也抽不开身。65岁的他自打上午9时进展厅,已接待了六拨儿客人。参观者对他带来的非遗项目“苏钟”兴致颇高,一个劲儿缠着他打听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二层,廊坊非遗展区一口气亮出了十多个非遗项目,苏钟便是其中之一。“您别瞅着像西洋钟表,其实完全是两码事,它可是正经八百的本土货。”提起自己的这门绝活儿,老黄就打开了话匣子。苏钟,原名自鸣钟,又叫南京钟、插屏钟。与西洋钟采用金属外壳不同,这些钟表全是中式装扮,外壳多为红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料。而且,边框、底座上的纹饰也特别讲究。“主要是图个吉利,常见的有牡丹、灵芝、三龙戏珠。”黄惠生说。

与一同前来的其他几位非遗传承人不大一样,黄惠生不是廊坊本地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也是他首次回到老家参加文博会。尽管十年前才正式涉足这一行当,不过,早在十多岁的时候,黄惠生就从师傅那里掌握了这门手艺,退休后,重新拾起年少时的爱好。他到廊坊固安租下一个大院落,用来摆放各种工具,以及木材、金属等原材料。“在那边主要是搞研发、生产,市场还要到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找。”据他介绍,外形稍大些的定价在万元以上,相对小点儿的三四千元。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博会展场才逗留半天,他就遇见了好几个意向买家。


“这几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让我和一众老伙计获得了更大舞台。”黄惠生这回和同为廊坊市级非遗传承人的代海光结伴而来。身为固安刺绣传承人,代海光明知京城刺绣行当里高手如云,依然执意来这里找出路。“老黄由北京 漂 到我们固安,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做 北漂 。这里的消费能力更大。”一天下来,他也接洽了好几个买家。

此次工艺美术联展共集纳了三地数十种经典工艺品,包括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泥塑,河北的磁州窑、缂丝,以及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景泰蓝、雕漆、玉雕与象牙雕刻。一方展厅,囊尽古燕赵大地的文化精髓。

上一篇:学界关注《黄帝内经》研究
下一篇:“走走党史”结出的硕果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