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剧照。资料图片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剧照。资料图片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工作者在今年集中推出了一系列长征题材的作品,其中包括影视剧、舞台演出、出版物等。
优秀的文艺创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复刻。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流转中,如何走进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下红军战士的精神世界,如何理解那个至今震撼人心的人类壮举,如何以长征精神观照今天的时代和生活,是每一位创作者再次进入历史、重新发掘历史和塑造历史时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拂去光阴的尘埃,当今天的人们在这些文艺作品中重访那两万五千里征途上的山河、草原与血雨腥风,相信中华民族血脉中流传的信念也将被再次唤起。
——编 者
重塑勇士之魂
电影《勇士》导演 宁海强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我执导拍摄了电影《勇士》,那童年记忆中的课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讲的故事。
勇士的故事是否能够讲得动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观众明白当时两大阵营的力量悬殊,从而理解红军是置之死地而后生。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穿越彝区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后,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是志在必得的战略任务,强渡大渡河就成了敌我双方厮杀的重要一战,也是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红军巧布奇兵,以两个团的兵力伪装红军主力压向大渡河,然后猛然直奔泸定桥。
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涌现。一提起长征,我们都觉得非常熟悉,在小学课本、媒体报道、文艺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但是我们往往把长征从大战略、大格局上来讲述,很少有影视作品从细节入手,去表现长征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人物,表现长征中某些具体的阶段。而恰恰是这些红军中普普通通的士兵,他们对信念的坚守体现出的人性光辉,铸成了长征创造的人类奇迹。
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长征经历的许多事件中,选择哪一段、选择什么样的典型人物来重塑电影《勇士》。毛主席在延安曾跟斯诺说过:“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红军就可能被消灭……”毛主席这段话说明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飞夺泸定桥非常重要。在《勇士》中,我用6个字回溯这个过程:过河、跑路、过桥。勇士们过的河可不是“妹妹你坐船头”过的河,而是孙营长率领的17位勇士以生命为代价强渡的大渡河;勇士们跑的路可不是今天“跑男”们穿着旅游鞋跑的路,而是勇士们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穿越人类极限的奔跑;勇士们过的桥不是今天的人们开着汽车奔向旅游景点走过的桥,而是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爬过的没有桥板的泸定桥……这6个字的故事筑起了勇士之魂,我想他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跟随着勇士走进这场世界历史上的经典战役。
如果说长征精神以气壮山河的坚韧、不屈不挠的意志,改写了现代中国的历史,给那个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以强烈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心,那么《勇士》中表现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则是长征途中,甚至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最重要的“淬火点”,或者说是“熔点”。
如果说长征精神所体现的是红军将士义无反顾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就是每一个红军战士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他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团结友爱、乐观向上、面对困难不怕牺牲。
如果长征精神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挑战,那么电影《勇士》表现的也是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以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锻造了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
我们生活于和平年代,只能通过历史的叙述去感受和感悟红军将士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面对今天的观众,表现革命年代为了信仰而斗争的精神,是很难拿捏的,但我们必须把握好历史的真实,塑造好历史中的人物。我们今天重拍长征中的勇士,可以使我们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理想信念对一个党、一支军队和整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我们就一定能够像80年前赢得长征胜利的勇士们一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这应该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对今天的中国人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需要长征精神
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导演 陈燕民
长征,与我有不解之缘。
1990年初,我有幸跟随一位当年参加过长征的红二方面军老战士,一起重走过贵州境内的长征路。老将军拄着一根手杖,带着我沿着红二六军团曾经走过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追寻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体味着当年红军的英勇和艰辛。老将军嘴里经常不停地念念叨叨。终于有一天我听懂了他念叨的内容,他在一直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我真是太幸运了……”我忽然明白了,他说他自己幸运,是因为他还活着,而那些跟他一起参加红军、进行长征的战友们,却已经长眠在了贵州的崇山峻岭间,长眠在了长征路上。他的幸运,是先烈们用牺牲换来的,他们用牺牲带给了其他人幸运。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写长征,就要写那些普通红军战士的牺牲。
老将军先是肯定了我的感悟,继而告诉我,不光要写牺牲,还要写为什么牺牲,只有弄明白了为什么,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魂。我豁然开朗。烈士们之所以面对牺牲生命却始终英勇无畏,是因为他们抱定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敢于牺牲生命。长征的过程,就是一个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过程。长征时期红军战士们的崇高理想,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梦。
《红军》这部歌剧,要表现的就是这4个字,“牺牲”和“理想”,通过这4个字,烘托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主题。
那么怎样去表现呢?我想用12个字来概括。
一是突出人物。这部剧中的十几个主要人物,身份各不相同,个性特征都非常突出。要把角色塑造得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就要求每个演员要用心去体味角色,用心去塑造人物。心里有,表演才会有根。
第二是表现牺牲。剧中有红军师长陈龙湘的壮烈牺牲;有红军连长王勇的英勇牺牲;有红军战士石虎舍己救人的牺牲;有炊事班长老郭的默默牺牲;有赤卫队员苗花的自我牺牲。通过这几个主要人物不同的牺牲,把长征的惨烈和红军战士们的那种无畏,那种刚烈,那种忘我,那种甘愿,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上。
第三是讴歌理想。剧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服务于烘托“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主题。红军战士们的牺牲,正是为了明天的孩子们,这是他们的信仰。我们要用歌剧的形式,把这种崇高信仰充分展现、弘扬出来。
长征,在今天的孩子们脑海里只是一个词汇,它是如何惨烈,如何悲壮,对今天的中国曾经起到多么重大的历史作用,有多少英烈在长征中用他们的艰苦卓绝和英勇献身,谱写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今天享受着长征胜利果实的孩子们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越是这样,排演《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歌剧,让这批真英雄站在舞台上,把他们的英雄美展演给观众,就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长征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驱邪恶、转乾坤的巨大精神力量。今天实现中国梦需要这种力量,今天的人们需要继承这种力量,今天的艺术需要传递这种力量。
生生不息的英雄主义信念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编剧 钱林森
80年前,在红军长征史上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悲壮故事:长征出发时,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流尽最后一滴血。
作为职业编剧,我第一次读到这一小段真实故事时,瞬间就无法抑制地热血沸腾起来。但要以这个故事创作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对我来说则是一道短时间还找不到艺术表达的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变成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创作,转折点出现在龙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一张烈士名单前。虽然那份名单所列的仅仅只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烈士总人数的极小一部分,但那些写着丘老丸子、赖老石头,以及如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兄弟烈士、张桂雄和李满玉夫妻烈士的名单,瞬间激活了一个编剧的艺术想象。当我站在那张烈士名单前双眼湿润视线模糊的时候,80多年前为朴素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而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并付出牺牲的基层红军指战员们似乎一个个鲜活浮现,扑面而来,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还原历史的事实需要史学家的严谨考证,而文艺家的使命是寻求艺术表达的历史真实性,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真实的红34师,除了极少数几个指挥员外,几乎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甚至八成以上将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可在80年前,他们为信仰、为理想、为大局而义无反顾地付出牺牲的集体英雄主义气概,理应成为永远铭记在民族记忆中的一组英雄群像——这才是艺术表达的接入点。
关于红军长征的高层决策指挥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但数万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普通红军战士却被文艺作品所忽略。我们试图把镜头压低,对准红34师基层指挥员和普通战士,他们很多都是更接地气的小人物,从赖老石头、丘老丸子这样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些没什么文化的苏区老乡,可在红军生死关头,他们毅然出征。他们中有夫妻、有父子、有兄弟、也有爷孙,接到出征命令后,把家一扔就走,再也没有回来。正是这些红军基层指挥员和普通战士的一路鲜血和牺牲,书写了人类历史举世瞩目的长征之壮举。托尔斯泰说:“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80年前在长征突围的湘江战役中几乎全师牺牲的红34师,不仅完美诠释了英雄主义,还彰显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魂和为理想信念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红色基因。红34师无疑就是80年前长征路上的一座英雄丰碑。
历史已经远去,记忆依然鲜活,“红34师”这座英雄丰碑的精神内涵,依然观照着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这正是《绝命后卫师》的创作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