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把最美的作品献给人民——全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综述

  “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自20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及直属院团、协会先后派出老中青作家、艺术家超过1万名,全国各省区市动员的艺术家、文艺志愿者、基层文艺骨干达几十万。这支文艺大军以近三十年来罕见的热情积极深入基层,与生活无缝对接,与百姓心手相连,佳作不断,精神昂扬,展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创作:以生活为本,以人民为源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创作出一大批具备生活热度、百姓情怀、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

  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赵季平一家三代都是文艺工作者。2014年,在赵季平的鼓励下,儿子赵麟沿着爷爷走过的路,深入祁连山三个多月。丰富多彩的“花儿”、沙漠中的声声驼铃给他注入了全新的乐思。后来他创作出了优秀的具有中国音乐语言的大提琴和笙的双协奏曲《渡》,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赵麟深有感触地说:“深入生活的创作与坐在家里冥思空想的创作可谓天壤之别。深入生活、洞察生活的创作是血肉相连的,有真情的冲动,坐在家里冥思空想的创作是无本之木,是被动的音符堆砌。”

  “接地气”“富有生活的质感”“写活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是许多观众对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评价。为了创作这部剧,编剧王丽萍专门跑到商场里开货梯。由她编剧的《保姆》《我家的春夏秋冬》等都收获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高。王丽萍说:“如果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没有感同身受的百姓生活的共鸣,没有热气腾腾的生活质感味道,没有朴素真诚的同情心,是很难感动观众的。”

  “当代中国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我们与人民同在,就一定能从祖国大地母亲那里获得无穷的力量。”河北作协主席关仁山近年来一直在农村体验生活,陆续写出了《天高地厚》《麦河》《日头》等“中国农民命运三部曲”。最近,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归来》,关仁山在北京昌平曹碾庄深入生活,他希望写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农民的命运起伏和精神诉求。

  机制:保障“沉下去”,助力“融进去”

  两年“深扎”,收获的不仅是作品,更是一整套长效机制。在强有力的机制保障下,文艺工作者只要具备“走进去”的觉悟和“融进去”的情怀,就一定能获得组织的支持,真正“沉下去”搞创作。

  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制订了《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纳入管理制度,并列入年底考核指标。报告文学作家刘弘深入洋山港第一线生活、采访,以十个一线工人、十个班组为素材,创作出二十万字长篇报告文学《洋山港 盛东人》,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使艺术家们下得去、蹲得住、有成效,河南省不断完善“深扎”活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保障和激励机制。在管理机制上,一是实行项目化管理。所有参与“深扎”活动的艺术家必须带项目下去。项目通过个人申请、主管单位审查、专家评审等环节确定。二是实行三级管理。省委宣传部抓总,抓督导检查;市县宣传部负责日常管理;各主管单位为参加活动人员提供必要工作和生活条件。

  浙江省制订出台《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蹲点采风活动实施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优质艺术资源下沉、支持基层文艺创作的长效机制。湖南省文化厅制定了《文艺家创作采风制度》,要求文艺单位每年分期分批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湖南省作协探索建立作家深入生活联系点制度,对作家深入生活进行规范和保障。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普遍建立了鼓励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开展采风创作的制度性办法,为实现长效化提供机制保障。

上一篇:“一带一路”文化精品展暨第三届“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在大厂开幕
下一篇:《长征组歌》诞生记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