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刘 燕
文化事业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满足群众需求。今年以来,我省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增强文化供给、改进服务方式,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公共场馆热了,文化活动多了,百姓心里暖了,文化惠民的阳光更加照亮了城乡。
树立示范典型,带动全局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今年3月,香河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不久的将来,一个集剧场、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乒羽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类公共建筑将投入使用,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据介绍,该县已建成县级休闲娱乐场地60余万平方米。
“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市县城乡建设规划”“市级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和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县级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我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关键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今年,我省省级对下转移支付安排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资金7.1亿元,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都建有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每个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一部分市县还建设了美术馆、纪念馆。同时,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基本实现免费开放。”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张雪芳说,一个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今年5月,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集中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东、中、西部32个创建城市进京“赶考”。最终,廊坊市在中部10个城市中拔得头筹,以评审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最后的集中评审验收。这是继秦皇岛顺利通过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实地验收后,我省出现的又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标杆城市。目前,申报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的沧州市正在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树典型,带全局。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得到全面推广。按照典型带动全局的思路,我省开展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二十强”“一县一品”双十佳县域品牌文化等创建活动,评选出50个特色文化广场和300个基层文化之星,培树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典型,带动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朝着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推向新高度。
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供需对接,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走进博物院,不仅能够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藏品,感受博大精深的燕赵历史文化,而且还能够听讲座、看电影、学画画、体验DIY手工制作的乐趣!”聊起近日参观河北博物院的感受,省会市民王建峰颇为激动。
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北博物院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博讲坛”推出讲座30余场、“快乐学堂”推出相关活动50多项。1至8月,河北博物院接待参观者41万多人次,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来到这里,免费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让文化场馆“活”起来。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我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新方法,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真正把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服务基层、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图书馆不再是单纯读书借书的场所,美术馆不再是仅仅举办画展的地方,文化讲堂、相声沙龙、体验活动……在我省,各级公共文化场所正逐渐突破单一服务模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文化服务要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广场舞,目前已然成为一种颇具人气、广受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何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全民文化活动进行合理规范和有效扶持?今年4月,我省“广场舞之家”第二期活动启动,52支广场舞队伍免费获得了经降噪处理的音响设备,接受了专业舞蹈老师的定期免费辅导。至此,“广场舞之家”第一期和第二期广场舞队伍固定人数已达五千余人,间接辐射人群达到两万余人。
不断壮大文艺服务队伍。我省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文艺辅导基地创建等活动。今年以来,培训业余文艺骨干近万人次,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
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志愿服务基层百千万工程、“唱响核心价值观·共跳百姓健康舞”活动、农民书画展……一系列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张北县“城乡文艺演出服务体系”、井陉县“农村文化广场”、石家庄市“文化惠民卡”、迁安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共建”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力。
文化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今年年初,由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16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活动期间,我省组织各级文化艺术单位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社区、乡村、厂矿、企业、学校等,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以及文艺展览、知识讲座、结对交流等形式多样的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
破解发展瓶颈,文化精准扶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每周六晚7时,廊坊市杨庄镇“美丽杨庄”欢乐大舞台演出准时开演。广场舞、扇子舞、大秧歌、评剧演唱……每周一次的欢乐大舞台演出让村民们过足了“文化瘾”。
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今年3月,我省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纳入“美丽乡村”专项行动,与“四美五改”工作同期部署、建设、验收。目前,我省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985个。这些乡镇文化站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破解瓶颈、统筹发展,积极探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模式,这是我省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
针对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专业人员队伍匮乏等问题,廊坊市打破用人体制束缚,由县级文化部门聘用有文化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文体活动中心负责人,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建立起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针对农家书屋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差、利用率不高、与群众需求脱节等问题,迁安市探索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行群众按文化需求“点餐”,市级中心统一“配餐”的文化配给服务模式。
在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积极组织下,我省形成了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踊跃参与的可喜局面。全省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创建工作蓬勃开展。目前,全省共建立各类文艺辅导基地1714个,培训、辅导业余文艺骨干30000余人次,壮大了农村文化队伍。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文化扶贫精准发力。今年,我省对45个贫困县的688个村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向中宣部争取,把其中的450个村作为全国“贫困地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获得了价值7650万元的资金和器材支持。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行动,努力打破梗阻、顺畅渠道,补齐农村文化阵地短板,让公共文化服务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浇灌农村大地,浸润百姓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