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感知三千年前燕文化的“软实力” ——廊坊博物馆“舌尖上的燕国”展览探秘

     宴飨,是古代君臣、亲朋或乡邻间为维系关系、往来社交以及欢庆时举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亲宗、敬友、安宾、乐民等多重功能。

  西周的宴饮文化旨在调节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对维持社会的稳定,缓和阶层间的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7月9日,由廊坊博物馆和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燕都宴飨——舌尖上的燕国”展览在廊坊博物馆第二展厅拉开帷幕。

  ◆京津冀文化同根同源

  展览紧紧围绕“文化一脉,地域一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题,依托琉璃河遗址出土器物向公众讲述三千年前京津冀地区的地缘政治与战略布局,展现燕文化作为京津冀历史文化起源之一的深厚渊源。同时,通过介绍燕国物产、食物烹饪、饮食礼仪和习惯,展示燕国宴饮文物,再现了周礼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风范,对提倡文明节约、合理健康的现代宴饮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琉璃河遗址是中国迄今已知的唯一一处时代明确,城址、居住区和墓葬区都具备的西周初期的封国都城遗址。

  廊坊地处燕南,自古为燕国封疆。从地理上看,廊坊距离燕都遗址琉璃河不足百公里,可以说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出土于三河市战国时期墓葬的一组青铜器上,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都有兽面纹,而鸟兽纹是燕国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饰。廊坊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中青铜鼎和青铜匜,与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青铜器器形也相似。由此可以证明,西周时代两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习俗。此次展出的有燕都国宝级文物——伯矩鬲。伯矩鬲是1974年北京琉璃河251号墓出土,折沿方唇,直颈袋足,颈饰龙纹,装足作牛首形,盖为饰二相背的牛首,角翘起,两个钮作立体牛头,内壁和盖铸同铭15字,记偃侯赐伯矩的,伯矩作父祭器。

  ◆器物体现饮食和礼仪文化

  周青铜礼器的食器中,鬲的数量不多。此器全身以牛首为主要装饰,造型华丽。器物造型为立耳、三袋形足,有平盖。鬲颈部饰一圈夔纹。在器腹连三袋足的体积感最强部位,装饰以大形的浮雕牛首,牛角尖端突起于器表。器盖上前后对称地饰一对同形的牛首,牛角翘起,与鬲耳相抵。在两牛首相接的中线位置铸一环钮,钮的两面饰一小形的立体牛首。全器装饰立体与浮雕的牛首共7个。整个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大方,而由立体的牛首和翘起的牛角、耳等细部所强化的轮廓线富于装饰性。

  廊坊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曲金丽介绍,此次展出的铜刀是用来修理剑、镞等兵器的工具;也可用于切割食物,相当于厨刀;后来用成为刮削竹简的削刀。象纹鬲,鬲是炊煮食物的器皿,足中空便于加热。铜觯,觯是饮酒器,相当于现在的酒杯,也作祭祀时的礼器。铜匕,匕的前端似勺,形如桃叶状,勺边薄利,尖端锋锐,能切割,能叉取,能舀汤,轻巧灵活,是集刀、叉、勺三种功能为一体的食用餐具。祖丙尊,铜尊是盛酒器,也作为祭祀的礼器。器内底铸有铭文“爵租丙”,其形制、花纹特点鲜明,为燕国青铜器中的上乘之作。单子卣,卣是带提梁的盛酒器,也作为祭祀时的礼器。铜爵,爵是斟酒器,在双柱和尾部间套一过滤袋,可以过滤酒中的渣滓。一说为温酒器或饮酒器。父乙盉,盉是盛水器,放水以调酒。子方罍,罍是盛酒器,也作为祭祀时的礼器。罍多为圆形,方形少见,器口内壁有铭文“子”,故名子方罍。

  此外青铜鼎的腹部有一周蟠虺纹和重菱纹,双耳、矩形钮和足上都饰有兽面纹,是当时盛装鱼肉的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青铜簋的铜器,在古代是用来盛装煮熟的饭食的器具。簋在商代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时期,至战国中期时已颇为少见。

  青铜匜,将流口做成鸟首形,倒水的时候,它的上喙可以自动开启,构思非常巧妙。尾部还做成环状的鋬手,鋬手就是把手的意思。《左传》有“奉匜沃盥”,沃即浇水,盥即洗手洗脸,由此说明匜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

  ◆挖掘燕文化意义重大

  通过观看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到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怎样敬酒的?燕国的老百姓请客吃饭,不光注重礼仪还很讲卫生。敬酒前,当着客人的面,主人要先洗手和酒具,然后才可以倒酒给客人喝。这其中就会用到铜方鼎、提梁卣以及铜圆簋。

  西周时期的宴饮并不以追求享乐、刺激为目的,而是调解人际关系,使长幼尊卑各得其所、互敬互爱的一种手段。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周礼的规则和人们内在的道德风范。

  自古以来,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西周燕都遗址是三千年前燕国封在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的实物见证,标志着京津冀地区从西周早期就开始正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燕国的建立与发展为中原文明在北方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燕文化也成为京津冀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廊坊日报 记者 刘艳芳)

上一篇:一部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线的党史基本著作
下一篇:大厂兴起高端文创产业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