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综合)7月15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黄金档播出,我市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香河安头屯中幡、霸州胜芳灯会、大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在节目中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廊坊多年来的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满屏的“河北元素”,惊艳的“非遗宝藏”,引发我市各界人士的热烈反响。
胜芳灯会始于明朝中叶,鼎盛于清末民初,成规模的灯展已存在一百多年,并依靠当地独特的生产、生活、民俗及地域环境传承发展至今。
“胜芳灯会能够入选《非遗里的中国》拍摄,让我万分激动,这是对我们胜芳灯会的一次极好宣传,也是对灯会文化的认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灯会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牛俊启说,这个认可,就是他继续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今后,他将更加重视学习、创新,努力做好非遗传承工作,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通过过硬的功夫,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节目的播出,让大家看到了这片热土正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输送着养分,更坚定了我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安次区文广旅局副局长范颖林表示。今后,安次区将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创造更多对外展示的空间和机会,让非遗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非遗技艺创新传承,推动非遗产品向品牌化和市场化发展。
广阳区南汉村以制作加工仿古家具和宫廷艺术品而远近闻名,村里有百宝嵌、金漆彩绘等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21人。省级非遗项目百宝嵌工艺传承人周洪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百宝嵌从一门传统手工艺发展成一种产业,让寻常百姓用得起、摸得到,把传统文化、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节目中展示出来的琳琅满目的非遗珍宝,让我对中华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有了更全面认知。”市中医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高登鹏表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传承精华,更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守正创新。“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总结临床经验、指导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推动廊坊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