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廊坊市4项非遗技艺将亮相《非遗里的中国》

我市4项非遗技艺 将亮相《非遗里的中国》



本报讯(记者 吴琼)廊坊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带,历史文脉传承颇具特色,孕育滋养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15日晚,《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八点黄金档播出,我市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香河安头屯中幡、霸州胜芳灯会、大城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等4个非遗项目将亮相节目,集中展示多年来廊坊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

《非遗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通过呈现非遗技艺传承的匠心与坚守,勾勒其发展的创新与活力,让观众体验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守正创新,感受到非遗技艺传承人的匠心精神,全景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绵长的非遗传承之脉和繁华蓬勃的创新应用景象。在《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中,90分钟时间里将对河北省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观众将见识到琳琅满目的非遗珍宝,并将对非遗资源的地域特色有更全面的认知。截至目前,河北省有8项非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16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99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采金为丝,嵌玉缀翠,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形成了富有浓厚传统艺术特色的花丝镶嵌造型。大厂回族自治县所传承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上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明代波斯人随永乐皇帝北迁,定居大厂,带来了传统的波斯图案和手工技艺,与当地的花丝镶嵌技术相结合,将项目技艺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大厂花丝镶嵌工艺流程极其复杂,需要经过设计、下料、制胎、描图、划线、做丝、粘丝、焊丝、镪活、洗活、选石、粘嵌、组合、镀金、镀银等多道工序。由于是手工制作,质材高级,所以每道工序都要由专人操作、匠师把关,一件产品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

这次带着自家技艺登上央视舞台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非常兴奋,能够参加《非遗里的中国》录制,让他感触很深,说明花丝镶嵌这项非遗得到了国家的重视,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鼓舞,一种鞭策。未来,他希望能把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这项非遗传承好、发扬好,让他的下一代在原有传承的基础上,将它发扬光大,通过用心做好花丝镶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据悉,为配合做好《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录制,市文广旅局做了大量工作,从前期项目遴选、资料整理、逐级推荐到后期多次踩点走访并协调项目参加实地录制,历经近2个月的紧张筹备,终将我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呈现给全国观众。

非遗是凝聚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近年来,我市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品牌活动、建设展示场馆、扩大宣传维度等举措,全力构建非遗系统性保护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非遗项目通过保护核心技艺、研发文创产品、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进行传承保护,引导广大群众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同时,充分挖掘本地非遗资源,从项目扶持、展示推广、融合产业平台等方面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让民间技艺和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

在非遗保护传承同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相结合上,我市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扶贫、产业”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之路,先后高标准培育了安次区第什里风筝小镇、永清县别古庄核雕小镇、广阳区南汉宫廷忆述小镇等一批特色“非遗小镇”。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省级115项,先后命名八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共44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总数居全省第2位。

上一篇:廊坊市安次区举办“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专题文艺演出
下一篇:“周末到河北,一起‘趣’廊坊”系列活动将开展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