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端午 最文化的节日

林山

  韩国端午祭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说,端午是个“最文化”的节日。

  1 起源与夏季时令密切相关

  端午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怎样形成的,已经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了。

  根据学者的考证,作为夏季里最大的传统节日,端午的起源、形成与夏季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古先民在日夜循环、寒暑更替中,逐渐体验到自然季节变换的节奏,并制订历法对此加以记录。仲夏正是阴阳交替的月份,仲夏的至日被称为夏至,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一天,从此以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古人认为,夏至的至,就是阳气至极,阴气始至,也就是阳气达到极盛,阴气开始逐渐上升。

  以夏至为分界的自然界变化,影响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必然引起先民的关注,为了提示这一阴阳变化的关键时日,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仪式也就是端午风俗的滥觞,它是以“阴阳争,死生分”为最重要的背景。

  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并不一定是五月五日,俗话说:“夏至难逢端午节,百年难得岁交春。”当然也是有可能的,如宣统元年(1909年)、1977年的夏至就是农历的五月五日,只是“难逢”罢了。

  将端午节俗活动的中心时日确定在五月五日,当是三国时期的事。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注意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殊现象,那就是有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样月与日重复的节日。他将有关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四个节日起源的文献记载作了梳理,认为这四个重数节日几乎都出现于东汉末期,而定型于三国时代。

  他又分析中国历史上由干支记日向序数记日的转变,中国上古习惯使用天干地支组合的六十甲子来记日,这一传统形成于殷商,影响绵延至今。但从战国末期开始,已经开始出现用二日、三日等序数的表示方法。他的结论是,三国以后,正式的国家文件仍大量使用干支记日,但日常的记日中,序数记日已经普及,而重数节日的出现,是以这一变化为背景,是记日从干支走向序数的重要一环。端午节期的确定,乃受到重数节日序列形成的影响。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此时,端午节日应该已经定型了。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初年曾改称端午为夏节。1914年1月,北京民国政府内务部呈文定年时四节,其中写道:“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当时袁世凯为大总统,批准了这个呈文。但夏节以及秋节、冬节的说法,仅短暂地存在于历书和月份牌上,民间仍沿袭旧称,惟农历的元旦在法理上改称春节后,逐渐为民众所接受。1930年3月,为配合推行阳历、废除阴历,内政部和教育部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以阳历时间实行原附于阴历下的传统节日,将阳历的5月5日定为端阳,该办法经文官处审核,改端阳为重五。至1934年,由于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这个关于传统节日的改革也随之中断。

  2 祭祀仪式里流传下来的赛龙舟、吃粽子

  端午的节俗活动虽然繁复,但如果将它分析一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禳灾,也就是祛毒除恶、辟邪驱鬼;另一类就是祭祀,由龙图腾的祭祀,转而为具体历史人物的祭祀。

  先来说说祭祀。近古以来,五月五日的节俗活动经不断整合,祭祀上主要保留着赛龙舟和投角黍(吃粽子)两大仪式。这两大仪式,本是同一仪式中的两个过程,角黍是在龙舟上投的,但具体如何进行,已不可稽考。

  上古的端午节一定是和祭祀活动有关的,这可以从受华夏文化影响形成的韩国江陵端午祭中看得更清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端午祭祀活动逐渐和一些具体的历史人物挂上了钩,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屈原。

  这个故事人们已经听得太多了: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当地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习俗的来源。

  据学者考证,自两晋以后,文献中就出现了五月五日祭祀屈原的记载,可见,关于端午纪念屈原之说,确实是在端午节定型成熟之初就出现了。

  除了屈原,关于端午祭祀的对象还有种种其他的说法。比如祭祀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比如祭祀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比如祭祀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比如祭祀东汉孝女曹娥等等。到了近代,甚至有端午纪念烈士秋瑾的说法出现。

  端午节到底祭祀谁,真的没那么重要了,总之都是为了宣扬真善美和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而赛龙舟和吃粽子,就在这种祭祀活动中流传下来,成为端午节最知名、最重要的两项活动。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当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是最早记录端午竞渡的文献,说明那时“端午竞渡”已成为风气。而记录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最早文献,是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3 插艾草 系丝线 喝雄黄 禳灾辟邪“躲端午”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北京谚语中就有“善正月,恶五月”的说法。五月初五更是恶中之恶、毒中之毒。如果端午和夏至正好相逢,就更是大恶了。这一说法的风俗背景,就是“阴阳争,死生分”的夏至与毒月恶日的叠加。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以祛除邪气。关于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将不利其父母”。另有俗说认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个普遍现象。

  直至民国时期,社会上还有“躲端午”的习俗。传说端午节正午,是所有妖魔鬼怪散灾害人的时间,人们不能到室外活动,这叫“躲端午”。城镇商人特别迷信躲端午,无论坐贾行商,还是沿街叫卖,正午时一律停止活动,躲在家中喝雄黄酒,下午亦不开门营业。端午节正午各戏院均开台演出许仙白娘子戏,便于人们到戏院看戏避灾。

  端午节的另一类民俗活动,就是为了禳灾辟邪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端午节,人们通常在门口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因菖蒲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辟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艾草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所以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也一直流传。

  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端午当天,人们用红绿黄白黑五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系五彩长命缕、续命缕,可以起到辟邪保平安的作用。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作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痈、疮毒。古人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中国神话传说中常出现用雄黄来克制修炼成精的动物的情节,比如变成人形的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就会失去控制现出原形。

  历史传说

  朱元璋君臣巧对端午联

  据说朱元璋擅长作对联,闲暇时便常和一些他特别赏识的爱卿一起,相互作对联逗趣。

  一年端午节,他在赐宴群臣时,忽然雅兴大发作出一上联,让群臣来对下联。朱元璋的上联是:

  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

  端门、午门是朱元璋宫殿的两个门,恰好凑成“端午”的节日名称。下联要对得精巧,对得工整,还真不容易。正当大臣们费尽心机苦思冥想时,群臣中有一个叫沈思的官员对出了下联:

  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原来在明代,有春榜和秋榜之分,春榜在先,也叫甲榜,录取进士;秋榜在后,也叫乙榜,录取举人。“春秋”二字恰好凑成孔子的著作,意指科场取士遵循孔子的儒家之道,十分贴切。朱元璋听了沈思对出的下联,也不禁拍案叫好。

  (本文写作参考王稼句编著《端午》、张俊伟编著《解读端午节》、马春耕 刘玉兰编著《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等,特此致谢。)

  民俗拾趣

  端午节斗百草

  斗百草这种游戏之所以受欢迎,最初是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五月五日时,“五毒”最为猖獗,危害最甚。为了防百病、治百病,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

  为了看看谁采集的药草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人们便想出了一个活跃气氛、提高效率的做法,名曰“斗草”。到了六朝后期,斗百草逐渐成了一种游戏习俗。唐代以来,斗百草逐渐成为妇女和孩童的玩意儿。

  斗百草有两种玩法:“文斗”和“武斗”。其中的“武斗”就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人的拉力和草的承受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以不断者为胜。古时端午斗百草,“武斗”的大都是儿童。

  “文斗”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花草拿来,然后一人报一种花草名,另一人接着拿出花草并对答花草名称,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这种“文斗”,结果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全,谁就能报到最后,也就是赢家。

  《红楼梦》中,有关于斗百草的一段精彩描写: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作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小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穗。豆官见香菱答上了,不服气地说:“从来没有什么夫妻穗!”香菱争辩道:“一枝一个花叫‘兰’,一枝几个花叫‘穗’。上下结花为‘兄弟穗’,并头结花叫‘夫妻穗’,我这个是并头结花,怎么不叫‘夫妻穗’呢?”豆官一时被问住,便笑着说:“依你说,一大一小叫‘老子儿子穗’,若两朵花背着开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刚外出半年,你心里想他,把花儿草儿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说得香菱满面通红,笑着跑过来拧豆官的嘴,于是两个人扭滚在地上。众丫鬟嬉戏打闹,非常开心。

  异域采风

  日韩怎么过端午?

  前些年,关于韩国“端午申遗”的事件,曾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准确地说,所谓韩国“端午申遗”,是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吉林延边大学高敬洙教授指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也传到了周边各个国家。在东方国家尤其是韩国,已有1000多年的传统了。

  韩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只是在农历五月五日一天,一般是搞龙舟赛和吃粽子等活动。而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内容比较广泛,是把端午节扩展开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主要内容有:

  祭祀活动。对当地的英雄人物,值得纪念的人物都会进行祭祀,从4月5日到5月7日之间活动不断。

  各种游戏。以舞蹈为主的戴假面具跳舞和各种歌唱比赛,有传统的歌谣比赛,也有青年人参加的现代歌曲。

  端午节的前后两天将广泛举行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和摔跤、荡秋千等体育运动。这些活动引来周边和附近民众的广泛参加,这几年也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日本也有端午节。日本的端午节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公至794-1192年)的贵族阶层从中国引进的。后来,这个节日传入民间。到了江户时代,端午节的各项要素已经普遍存在日本民间生活之中了。

  日本的端午习俗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外,独特之处是挂鲤鱼旗、摆武士偶人。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男孩子的节日,所以,每到端午节,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挂出鲤鱼形状的旗子。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鲤鱼旗不是随便竖的,有一个男孩挂一条。从鲤鱼旗的数量可以知道此户人家有多少个男孩子。家里还要摆出相应数量的武士偶人,表示孩子未来能成为武士。

  1948年,端午节被日本政府定为法定的儿童节,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


上一篇:让端午唤醒文化记忆
下一篇:《三国演义》的长与短(品味古籍)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