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聚焦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京津冀三地共培文艺之花

京津冀三地共培文艺之花


图为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北京演艺集团供图

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山水相连、文脉相通。连日来,在京津冀三地共同搭建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大舞台上,京剧、评剧、话剧、舞剧、儿童剧、杂技剧、河北梆子、黄梅小戏、淮剧小戏……昂扬着自信的风采,以多种方式共聚盛宴、竞相绽放——戏不分南北、剧不分流派,艺不分门类,共同谱写下新时代文艺的华彩篇章。

精品剧目“共演”,京津冀舞台“百花齐放”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艺术。京津冀三地,唇齿相依,根脉相连。

“这是水乡最美的季节,也是我最深的牵挂……”8月23日晚,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院内,我省创排的民族歌剧《雁翎队》激情上演。肩负党的使命回乡组建水上游击队的八路军战士张淀生,轻轻划动鹰排子船,向离别多年的淀心庄而来。舞台下,该剧词作者、国家一级编剧王晓岭的思绪仿佛重回芦苇荡中。

“我生长于北京,但老家在河北,这种故土情感,深藏在血液里。”王晓岭说,近年来多次辗转于北京和河北两地,和创作团队一起采风、交流切磋。为了创排《雁翎队》,创作团队多次深入白洋淀采访、搜集传说、梳理河北的民歌、民谣。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单是经济、民生等领域的相互促进,更是文化层面的紧密相融、相互滋养。对于追寻特色的艺术而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展现出京津冀相近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基础,更让三地始终保有各自所长,在彼此互学互鉴互促、交流交融交响中开出各有千秋、别具特色的花朵来。

青山遥遥,层峦叠嶂。8月29日晚,青绿着色的“千里江山”画卷徐徐展开,保定关汉卿大剧院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创排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取材自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旷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舞台上的完美演绎,诠释了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彰显了今人的现代传承,给予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为了近距离看这部作品,我们等了半年啊。”保定市舞蹈教师薛梅梅说,自年初在春晚直播中一见,便念念不忘。这部作品深挖文化底蕴、提取独特历史资源、大胆创编呈现……在编舞和舞台呈现上下足了功夫,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京津冀三地共绘时代新篇。北京人艺的话剧《香山之夜》、北京演艺集团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天津评剧院的评剧《革命家庭》、天津京剧院的京剧《楝树花》、承德话剧团的话剧《塞罕长歌》……艺术节上,三地精彩剧目齐绽放,令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迎来高光时刻,既是三地深厚文化渊源的见证,更是对三地文艺成果的集中检阅。

文艺舞台“共搭”,立足京津冀共建平台

本届艺术节,创新办节方式,积极开辟新途径,创造了新的模式——京津冀三地首次共同承办,集三地之力荟萃更广阔地域内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

话剧《喜相逢》、音乐剧《在远方》、舞剧《天路》、河北梆子小戏《承诺》、广场舞《人说山西好风光》、曲艺《好心缘》……连日来,全国各地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广场舞、群众合唱等艺术门类纷纷登场,通过线下剧场或网络播放等方式进行演出,真正实现了“艺术的盛会”这一承诺。

“‘三地协同,服务国家战略’是本届艺术节的特色,是中国艺术节的一次崭新尝试。”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说,开幕式在北京举办,是中国艺术节自1987年首届以后、33年来再度回归北京。闭幕式将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取意站在未来之城展望下一个百年的宏伟蓝图。京津冀三地协同办节,集中展现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成果,推动京津冀文旅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作为主办方之一,河北付出了诸多努力。“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衡水、雄安等7个城市,都承担着演出保障重任。”河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说,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中音乐舞蹈杂技类、话剧儿童剧类两大类作品,以及文华单项奖评比中的部分剧目都在河北展演。

此外,京津冀三地还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建设“云剧场”、同步直播分享精彩剧目——

新疆创排的舞剧《张骞》以线上演出的形式进行,回望千年丝路的历史行走;浙江创排的歌剧《红船》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陕西创排的话剧《路遥》与观众相约云端,再现了作家路遥平凡动人的一生……

目前,仅在河北一地,就有河北新闻网、冀时客户端、冀云客户端、省文旅厅微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河北省云观摩系统、文旅中国云演播工作室、乐游冀抖音号等直播平台踊跃跟进直播,持续地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文化大餐。

推进艺术“共享”,让更多文艺作品温暖大众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以节为媒,让更多内容参与进来、共襄盛会,本届艺术节致力于打造让更多人共享的——“人民的节日”。

一张张黑白照片、一本本泛黄书籍、一件件带着岁月磨损痕迹的实物,汇成了时光的长河,引领观众追溯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9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主体活动之一“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这个展览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文艺成果,包括河北梆子《李保国》、话剧《塞罕长歌》的相关信息……”河北省文旅厅文艺处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文艺作品,深深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凝聚和见证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满腔炙热和精神使命。3000余平方米的展厅面积,汇集展品共千余件,全面展现了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以及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成就。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书写,让更多文艺精品走进百姓,是此次京津冀三地共办盛会的初衷。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在京举行。记者了解到,通过特邀、各地推荐和征集等方式汇集作品1000余件,其中美术作品420余件、书法篆刻作品330余件、摄影作品270余件。

“观百部大戏、赏千件展品、汇万众活力——不仅在京津冀展出,而且这些展览都精心制作了线上展览,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让艺术节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北京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马文说,将举办面向社会观众的专家沟通活动,邀请参展艺术家、专家进行深入解读,举办公共讲座等活动,多方面推广宣传展览内容,让全国观众能够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感受新时代的艺术气息。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河北省还策划了很多联动活动——

8月26日,“融合·共享2022河北省大运河美术精品展巡展”在衡水市故城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目前,这一巡展已在邯郸、邢台等地展出。此外,关汉卿戏剧演出季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进来。

以艺为媒,文苑盛开。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京津冀再次紧紧拥抱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搭建文化平台,高质量地呈现出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璀璨篇章。

上一篇:聚焦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梆子现代戏《人民英雄纪念碑》震撼上演
下一篇: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