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产业是调整优化全市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日益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日前,我市制定了《廊坊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 将坚持减压力和增活力相结合,统筹降本增效,支持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克服困难、改善经营状况,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疫情多点散发,文化和旅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企业经营活动和项目建设遇到很大困难。抓好文旅重点项目,既是对冲疫情影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的现实需要,也是稳住行业发展基本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缪小斌介绍说,我市对文化和旅游重大战略工程、产业转型升级、融合示范新业态等重点文旅建设项目予以贷款贴息支持,按照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贷款实际付息的60%以内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00万元,政策执行暂定至2022年年底为止。经过对项目单位的社会信誉信用、财务管理制度、项目审批手续、建设实际进度、项目前景分析等进行综合审核,第一批对符合条件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项目发放100万元贴息。
对2021年以来新获评国家级荣誉称号的重点文旅单位实施“以奖代补”支持。对新获评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五星级旅游饭店、国家甲乙级旅游民宿、国家4C以上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分别奖励25万元。2021年11月,三河富地文体商旅街区被文旅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按照标准,其运营单位本次获得了100万元奖励。
对重点文创运营服务平台和文创旅游商品示范购物店进行支持。经过综合考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支持,市文广旅局组织开展了申报工作,经过资格审核和专家评审,第一批对河北乐聪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创服务平台企业)、三河梦东方未来商店(文创旅游商品示范店)分别奖补10万元。目前,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获得省级转移支付资金250万元,专项用于我市文旅企业纾困。
“按照奖补政策有关要求,我们细化、研究起草申报纾困政策奖补资金的配套文件,明确奖补范围、申请条件、申报程序、提交材料以及资金使用要求,规范用好纾困专项资金,帮助企业解决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堵点、难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文旅企业‘轻装前行’。”缪小斌说,为了切实减轻旅游企业的经营负担,我市落实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提高政策,从之前的80%暂退比例调整为100%全额暂退,做到应退尽退,及时足额退到位,缓解旅行社资金周转困难,目前已累计退还旅行社质保金1279.9万元。该项扶持政策持续到2023年3月31日。
实施旅行社保险专项补贴,对2022年度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旅行社,经审核后以补贴方式据实返还责任险保险费用,已安排专项经费30万元,按照省文旅厅正在研究制定的补贴标准,计划按照国内社单均保费2839元,出境社单均保费7800元标准,通过后,补贴方式据实全额返还旅行社。
帮助旅游企业办理阶段性社会保险费缓缴,对已在我市文旅部门备案的旅游行业企业,通过审核,认定了符合条件的83家旅游企业,报送本级社保经办机构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旅游企业在网站申报端或者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缓交后,系统将自动审核通过。对于未备案的旅游企业,本着自愿原则,向注册地文旅部门出具承诺书并经审核确认属于旅游行业的,报送同级社保经办机构,可以享受社保缓缴政策。
减轻经营负担的同时,我市还提出支持文旅企业拓展业务的具体举措,为今后相关文旅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消除障碍。支持旅行社在现有经营许可规定的业务范围基础上,积极参与承办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会展和参观学习、教育培训等活动,餐饮住宿企业可不受门槛限制参与政府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采购。
与此同时,加强各类要素保障,为文旅企业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方案,以金融赋能助力文旅企业恢复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有融资需求的文旅企业可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鼓励和联合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融资服务,推出文化和旅游特色金融服务产品,提高文旅企业融资便利性。加强土地要素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文化和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实行点状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开发,文化和旅游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改变原用地用途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保障文化和旅游项目用地需求。
“下一步, 市文广旅局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帮助文旅企业准确掌握、用足用好相关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对接发改、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做好减税降费、稳岗返还、房租减免、金融支持等普惠性政策落地落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面助力全市稳住经济大盘。”缪小斌说。
(记者: 贾树敏 ;通讯员: 彭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