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新河洼淀文化景观带风景美如画。本报记者 张泰源 摄
记者 闫玮 通讯员 王猛
今年来,文安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振兴,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挖掘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讲好文安故事,真正把文安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独具魅力、功能完善的郊野旅游和休闲康养胜地,文旅产业发展为文安高质量增添新动能。
洼淀文化强文旅发展之基
7月的赵王新河,河面宽广,芦苇丛生,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徐徐展开。
文安坐拥“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北省曲艺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崇文尚武的传统,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都是文安发展文旅产业的宝贵资源。
文安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9项、市级39项之多,位于全国县级前列。左各庄杆会,已有600多年历史;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享誉海内外;素有“马氏塑其胚胎,朱氏雕镂彩绘,以成美器”之说的朱派西河大鼓名满京津;苏桥飞叉会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名扬天下;里东庄音乐老会曲目丰富、技艺精湛,是古老而闻名的艺术瑰宝。
文安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三次文物普查,现有不可移动文物(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及各类石刻等)共17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燕南长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现有各类历史时期馆藏文物共155件(套),其中三级文物11件。这些文物遗存可见证文安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五大旅游高地释放发展活力
在鲁能生态区,碧水环绕小岛,绿树掩映庄园,薰衣草淡香阵阵,串串葡萄架上挂,处处散发着田园气息……
近年来,文安坚持以重大文旅产业项目为带动,突出各地特色、注重错位互补,着力在项目建设、产业联动、服务配套上下功夫。
打造五大旅游高地:
——东部依托投资100亿元的文安北部科技新区建设,分期推进左岸水镇、万亩荷花湿地项目,做好“产业+”、“旅游+”大文章;
——西部依托投资50亿元的新镇古文化街,向南延展持续投资130亿元,打造以“产业转型发展、生态养心、健康养老”为核心理念,集度假养生产业链集群发展、休闲康养、生态旅居为一体的的宜业生态颐养小镇,培育一个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带动一个行业(休闲康养行业)、搭建一个平台(生态医养平台);
——南部依托投资4.2亿元的绿海天成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种植美国红枫、法国梧桐、日本樱花、银杏、流苏等名贵树种,打造休闲农业风情区;
——北部依托投资98亿元的京津冀鲁能领秀城,着力推进总投资16.75亿元的首创奥特莱斯、阜外康养中心、葡萄风情园、希尔顿花园酒店等项目,以“大健康、泛休闲、微度假”为核心功能,打造京津冀地区示范性现代化生态园区;
——中部以县城为中心,重点推进投资4.6亿元的县文化艺术中心、5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2.6亿元的环城水系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让水乡水韵、葱葱绿色掩映交织,现代文明与生态环境相互辉映,打造文安特色,彰显文安气派。
挖掘历史文化财富。文安从“北文、南武、文安古城”三个维度,着力建设以苏洵纪念馆、红色知青馆、渔猎文化馆为核心的大清河人文纪念馆,以董海川纪念馆、八卦掌武馆、武术培训中心为主要内容的“八卦掌”主题公园,逐步恢复古城墙、书院等一批历史建筑,更加直观地展示文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发展特色旅游精品。积极打造以“休闲度假、生态体验、文化古迹、非遗传承、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文安周末”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培育古洼一锅鲜、苏桥熏鱼、狄家糕点、荷香薰雁、苇编、泥人等特色品牌,开展史各庄渔耕文化美食节、苏桥飞叉节、兴隆宫无籽小西瓜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样的旅游精品资源。逐步构建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文旅产业体系,全方位展现“品千年古韵,尝特色美食,游非遗大集,览渔耕文化,观马术庄园,赏赵王新河”的唯美画卷。
多种载体唱响文旅品牌
2021年,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河北赛区总决赛走进文安,让文安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历经沧桑的古城墙等,一一走入大众视野。
近年来,文安通过文旅融合模式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2019年,文安县成功举办以“生态、文化、创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唱响了“西有雄安 东有文安”的旅游文化品牌;2020年,文安县作为承办以“赏人文东淀,游乐道廊坊”为主题的廊坊市第五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精心打造了大清河人文纪念馆、赵王新河洼淀文化景观带、县文化艺术中心、文安鲁能生态城马术表演等精品旅游新业态。
同时,作为大会配套活动,还开展了大型书画摄影展和以“秀美文安,丰收在冀”为主题的洼淀丰收节,受到群众欢迎。在2020年廊坊市第五届文旅大会上,古城墙获评“网红打卡地”,文安鲁能生态城荣获“新业态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