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徐鹏飞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文化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大循环”,还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有利局面,使公众真正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说起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各地拔地而起的公共文化设施可谓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景观。但不少拥有宽阔场地、一流设施、标志性外观的“容器”里面,呈现的却是少人气、缺活力的窘态。一边是公共文化服务硬件条件不断提高的“成绩单”,一边却是“门可罗雀”的尴尬场景,强烈反差背后的原因何在?
诚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促使着文化受众需求趋向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目前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遭遇的窘境,更多是由于长期以来这些单位自身内容生产能力不足,又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结果。
比如,一些博物馆定位不清、展品不精、展示手法陈旧,仍然依赖古板的“实物+文字”展陈形式,缺乏情境互动等人性化设置,很难让参观者产生深刻的体验。相比之下,反而是一些社会教育机构推出的各种文化艺术教育项目在互动传播方面富有创新性。那么,能不能把公共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力量结合起来,形成更加有效的文化服务供给?其实早在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就强调,公共文化建设要“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群众的需求和政策的支持,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用好社会力量可以盘活各方资源,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在四川成都,包括以女性为主体的“妈妈家”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青年工人的青工文化驿站以及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为目标的“3+2读书荟”在内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都是依靠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的,这几项服务的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都令人惊喜。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先进性和专业性使得成都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资金、场所等资源使用率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回归了“来自社会,服务社会”的初衷。
激活社会力量,还能使政府腾出手来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的监管等方面,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职能转变。起步较早的上海市公共文化三级配送平台自2014年建立以来,社会力量已成为这套机制运行的源头活水。“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文化配送平台建立之初便形成了由200余家院团、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和社会团体组成的公共文化供应主力军。2015年,这一平台对社会主体的征集数量增幅达35%,不仅丰富了服务供给,同时也培育了更多更成熟的市场主体。
当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有自己的诉求,服务对象也有自己的需求,所以,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监督权、评价权交给群众,在文化服务场所、文化服务方式、文化服务对象之间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也很重要。目前,建立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各界代表、专业人士参与管理,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和评价权交给群众,是各方面公认的有效方式。
这些优秀的公共文化实践表明,放宽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可以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文化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大循环”,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各类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有利局面,由此才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使公众真正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付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