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0年8月8日国家大剧院“繁华众声”线上音乐会,该音乐会开启了全球首次舞台艺术“8K+5G”直播。 |
2020即将结束,2021行将开始。在这即将过去、很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主动作为,可圈可点。本版今起陆续推出“2020文艺观察”专版,分别以舞台和影视为角度,约请权威大家回顾文化艺术领域的热点、重点和新鲜点,总结经验,探讨发展趋势,以飨广大读者。
——编 者
关键词
戏曲传承
肩负起薪火相传的重任
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戏曲事业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回信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两个词:“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这两个词道出了我们戏曲人的职责使命。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也离不开这两点。尤其是树人,正如总书记回信中所说:“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
中国有348个戏曲剧种,这在世界艺术之林都是独一份的,我们要珍惜。今年,为期3年的昆山百戏盛典收官,348个剧种一一亮相,成为一件盛事。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从中也可以看出,戏曲传承发展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戏曲人坚持务实的态度,一定能够推出更多好作品,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对人才的培养,首要的就是专业能力。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专业性强,剧种数量多,老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代人学戏的时候,师资水平可以说是超一流的。现在的戏曲教育者尤其是青年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院校不仅要在校园里教学,还要走出去,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平常人,演不平常的戏”,这是我的座右铭。切不可因为有了一点成就、一点名气就以“角儿”“腕儿”自居。当年的前辈们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吃了无数的苦,现在的青年才俊一定要克服“骄娇”二气,要拿出“玩儿命的劲头”来获得观众认可。成才并不难,成大才则不易。没有立德,成不了大才。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推动剧院高质量发展
王 宁(国家大剧院院长)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要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剧院要坚持用艺术反哺大众、用文化惠及人民,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
今年9月,国家大剧院以包容互鉴为理念,举办了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六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名表演艺术机构的掌门人线上齐聚,世界剧院联盟正式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给剧院行业造成影响,但各地同行将“被动”转化为“规划”机遇,推动剧院高质量发展。
探索艺术生产新方式,增强优质作品的供给能力。不少剧院发力原创,从“引进型剧院”向“生产型剧院”转型。上海大剧院2020演出季、国家话剧院“秋天的‘剧’会”等接连推出;国家大剧院坚持传承、致敬经典,推出话剧《二月》《十字街头》《基督山伯爵》;各地方剧院结合实际,挖掘本地艺术种类,开拓本土市场。
抓住线上传播新机遇,提高优质作品的传播能力,根本一点,就是要坚持创新。今年国家大剧院成功实现了全球首次舞台艺术的“8K+5G”直播,将“8K+5G”从点对点示范应用扩展到面向8K电视和5G手机的消费级应用。自4月开始,国家大剧院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网络平台推出“线上演出”板块,截至12月,40余场线上演出总点击量已超过12亿次。剧院、内容制作方、视频平台等产业链各方加强合作,助推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云剧院”模式正加速形成。
探索剧院文化服务新模式,提升剧院的辐射力,将文化服务向更优质、精细、多元的方向推进。如天桥艺术中心今年面向公众推出“舞台共享计划”,引导大众了解创作过程。
2020年,剧院进一步打破“围墙”,“走出”剧院,打造融演出、线上线下联动、文化服务为一体的“艺术空间”,成为文化共享的重要载体,吸引更多人走进剧院这座城市“文化客厅”。
关键词
文艺志愿服务
用文艺的力量感染人凝聚人振奋人
冯 巩(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
今年,文艺志愿者们以一团火的热情,用足迹点亮了“满天星”。从乌苏镇哨所的千里雪原,到斯姆哈纳边防哨所的茫茫戈壁,从海南三沙市的灼灼烈日,到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的皑皑白雪,从网络文艺服务的“屏对屏”,到“文艺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的“心连心”……人民在哪里,文艺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各类线上线下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开展了“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开发文艺志愿服务数字博物馆,完善队伍建设。抗击疫情期间,开通文艺直播活动“方舱直播时间”,80余位文艺工作者通过网络与医护人员、患者建立一对一联系,用艺术陪伴相守。
“送欢乐下基层”、“圆梦工程”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行动计划、文艺支教等脱贫攻坚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用文艺的力量感染人、凝聚人、振奋人,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到,人们在物质脱贫的同时,更渴望文化脱贫。我们曾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一个村里演出,当地已实现脱贫摘帽。当天,室外温度零下20摄氏度,室内也只有四五摄氏度,不到300平方米的会议室却坐了400多位农牧民,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跳起筷子舞,唱起原生态的《敖包相会》。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志愿者在火热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创作出《把悬崖还给索玛花》《橄榄梦》《春的足迹》等一大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歌曲。
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文艺志愿服务是践行文化强国建设接地气、可操作、广认同的现实路径。每个文艺志愿者都是一朵蒲公英,带着文化的“种子”,带着正能量、好声音,在各地生根、开花。
关键词
重大主题创作
表现时代的深刻性
王晓鹰(国家一级导演)
2020年不同寻常。新冠肺炎疫情将我们的生活带入另外一种节奏,让我们看到、感受到许多在常态生活中难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戏剧艺术同样要通过“非常态”的“戏剧情境”去探究生命内涵,体察社会的深奥,体验情感的丰富,体味人性的深刻。
作品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在于创作者对戏剧艺术价值的认知。创作者应该做也更能做好的是,不仅把重大突发事件当作“外部情节”,而要把它当作“生命境遇”,挖掘和表达普通人真切的情感历程、深刻的生命成长。今年,《逆行》《社区居委会》《人民至上》《护士日记》等一系列话剧作品,将情感倾注于生活横切面,拓展了舞台艺术观照现实的维度和角度。这样的记录创作,不仅对将来回顾、理解人民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人民、城市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城市有意义,对戏剧自身创作也有价值。
这种价值认知,对表现决战脱贫攻坚题材同样重要。让中国人民脱离绝对贫困,是伟大壮举。用舞台艺术表现这一壮举,仍要经由“戏剧情境”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在新闻报道之外,创作者锲而不舍地深入挖掘,《扶贫路上》《重渡沟》《盼你归来》等67部脱贫攻坚题材作品亮相舞台。如果能通过这种追寻,更有深度地去表现这个伟大壮举在人的情感、生命中的深刻意义,这些作品便有可能成为留给后世的记录。
会讲故事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艺术创作来讲尤为重要。生活就在那里。作品怎么表现它,取决于创作者怎么观察、感悟它,更取决于怎么理解、思考它。一部新作,“唱得响”“传得开”应是基本目标,而能否“留得下”,则要看是否符合艺术规律。要表达生活和情感中真正丰富深刻且有启发性的内涵,才能具备穿透时空的力量。
关键词
云文艺
演艺产业链新延伸
潘 燕(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
提起2020年的演出行业,“云文艺”不可忽略。可以说,演出行业从未如此借力网络,从未如此耐心地去研究网络,从未如此迫切地去拥抱网络。
“云演艺”不是从线下“搬家”到线上这么简单,直播演出也不是“演出直接播”。这一点,经过大半年来的实践,已经形成行业共识。线上要敢于做线下没有的东西。西安交响乐团就做了很好的尝试。6期“云上国宝系列音乐会”,把古典音乐带进博物馆,让音乐和国宝对话,获得了2000多万的点击量。此后,乐团又将同样的模式延展到秦岭、华山之巅。传统音乐会,需要专业音乐厅来保证音效,线上音乐会则不同,对音效的要求没那么高,而场景、演出方式的新奇感会成为话题传播的重要因素。西安交响乐团的成功实践,正是看准了这一规律。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各地演出机构探索出多种形态的“云演艺”模式。
“云演艺”的另一层含义应该是拓展观众——不仅仅是扩大观众群体,更是拓宽沟通渠道。国家京剧院在今年“京剧的夏天”在线演出中,特别安排专人负责回应弹幕发言,与观众互动。剧院开发的京剧艺术衍生品,这次一经“触网”一售而空。可见,艺术普及和推广需要找到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从线上公益演出到付费观演,再到借助科技手段的5G+4K+VR直播,业界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云演艺”与观众产生新的连接。在互联网领域,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用户体验”。线上意味着更大范围的辐射度和更强的互动性,让观众在互动中实现完整的观看体验,以此来抵偿因无法“在现场”而引发的“降维感”。如此,才能使“云演艺”从特殊时期的权宜选择,逐步发展为演艺产业链的常态化延伸。这也是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报记者王瑨、周飞亚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