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建设全面提速

通航引领 产业带动 文旅融合 全域发展

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建设全面提速

蓝天白云掩映下,水面光影闪烁,飞鸟悠然掠过,两岸绿树环绕,人们如在画中游……深秋时节,站在崭新的新能源游船上凭栏远眺,北运河两岸美景尽收眼底。

日前,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程建设全面提速,相继完成了规划编制、权属段清淤,景观、堤防、护坡等水利工程施工,两个停靠点建设,并成功实现游船下水试航。这无疑为北运河廊坊段确保于2021年6月底前实现旅游通航再添助力,为我市加速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再添羽翼。

抓好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了推进大运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今年2月20日,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在廊坊调研时要求,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天津市沟通对接,加快北运河文化带建设步伐,力争尽早通航,打造亮丽的旅游风景线;9月24日,市委书记冯韶慧到香河县调研检查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作,实地察看工程建设进度,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香河县委、县政府将北运河旅游通航工作列为“一号工程”,全面对标对表北京、天津,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努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典型、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示范样板。

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我市高标准编制了《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和《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规划实施方案》,坚持文化自信、地域特色、国际视野、高点定位,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科学布局区域内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主线及重要节点。在香河县政府四楼的一间小型会议室,来自当地发改、水务、交通、规划等部门的几位工作人员建立了“临时办公室”。他们积极发动本部门力量,全力推动各项规划、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成员张荣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但他信心十足:“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保障各项规划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张荣的话语折射出千百名奋战在北运河廊坊段旅游通航工程一线工作人员的信心和决心。按照《规划》和《方案》,各项相关工程全面有序启动。

9月24日,北运河畔,香河县中心码头已初步成型,四周大型起重器、挖掘机往来穿梭,机器的轰鸣声急促而有力,工人们奋臂挥汗,干得热火朝天。

为满足游客畅游大运河的愿望,北运河廊坊段沿河规划设置了中心码头1处、乡间人家码头等旅游码头5处,衔接景点,供游船停靠和游客休憩,实现水岸游览互动。目前已完成曹店橡胶坝——安运桥段航道航标安装,建成拼装式停靠点2座,购置3艘新能源游船。

借势北京,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发展运河休闲旅游自然就要有拿得出手的“绿色”资源。不久前,北运河生态工程部综合整治PPP项目相关负责人张立军于王家摆桥上,向北而立,指向运河堤坝上的一片平整裸露土地告诉记者:“那片地在做岸坡防护,过几天就能完成石笼防护。”

现如今,这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并且,伴随着景观绿化工作的实施,北运河沿河两岸绿化面积已达到数万亩,河道畅通、行洪安全和沿岸生态景观整体形象也得到明显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北运河安运桥西岸的运河文化公园,修建有亲水栈道、滨河步道、中式景观亭等休闲设施,绿化面积达到24万余平方米。其间,古淑阳八景石刻壁画、文化墙和香河历史名人雕塑、民俗文化雕塑、景观亭楹联、诗词石刻等文化元素植入工程更彰显出千年古运河的深厚底蕴。

与此同时,为保护、利用、弘扬运河文化,我市积极修复北运河相关遗址,开展金门闸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并建成金门闸遗址公园。24岁的闫黎明由于工作关系从保定到廊坊工作,现住香河县安平镇,当天他特意驱车到北运河休闲。他告诉记者:“从前只知道书本上的大运河历史悠久,却不知道它这么美。在我这个外地人眼里,提起香河一定会想到北运河。”

从空中俯瞰,北运河廊坊段形态恰似一柄如意,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香河更是大运河流经廊坊的唯一区域,是北运河旅游通航旅游出京第一站。驻足杨洼闸大桥上,一边是通州,一边是香河。这一切都为北运河廊坊段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意义,为北运河廊坊段的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届时,香河县将进一步挖掘整理运河文化遗产,促进文旅融合,实现产业整合,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建成运河生态休闲湾、运河风情驿站、红草湾田园综合体3个运河文化特色小镇,形成“通航引领、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北运河旅游通航发展新格局。

上一篇:廊坊文化旅游“大餐”火爆节日市场
下一篇:廊坊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文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