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廊坊博物馆:城市的名片与坐标

本报记者 刘艳芳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博物馆承载了整个人类或局部文明的历史记忆和文物凭证,在这里保存并记载了人类文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博物馆。

廊坊博物馆是全国97家国家二级博物馆之一,是一座融历史博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于2004年3月20日开工建设,2005年12月30日建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藏品数量多达50383件,作为我市文物、文化艺术品和标本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和社会教育机构,馆内常设“廊坊的足迹”历史文物陈列和“义和团运动在廊坊”专题陈列,用以展示廊坊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交流合作

京津冀地区自古就是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廊坊是河北对接京津的最前沿,廊坊博物馆自2012年举办“周口店遗址展”逐步探索与京津各大博物馆合作模式,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主题活动、开办公益讲座和文化交流共谋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2015年成为京津冀博物馆联盟合作单位,自此多次参加京津冀文化交流的研讨会和文化创意展。2017年,廊坊博物馆参加京津冀“燕国达人”品牌共享与推广合作签约仪式,致力于打造京津冀文化共同圈。

如今,这座年轻的博物馆已被命名为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少先队员实践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15年成为京津冀博物馆联盟合作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会员,现已成为廊坊靓丽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坐标,引领廊坊文化新风尚。

镇馆之宝

在廊坊博物馆正门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尊石刻,它是已知最早的带纪年刻铭的唐代灯楼。灯楼是寺院供具之一,雕制于垂拱四年(公元 688 年,当时正是我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时代)。汉白玉石质,由壸门方形座、覆莲圆座、等边八角形石柱、仰莲托盘组成,通高 3.4 米。

石柱雕饰分为三部分:下部各面刻尖拱龛,龛内浮雕伎乐,其中六面或跪或坐于须弥式莲花座上,演奏笛、琵琶、排箫等乐器,两面为手持长练的舞姿伎乐;石柱中部正面篆书题额“大唐幽州安次县隆福寺长明灯楼之颂”,颂词后镌刻有及功德主姓名、官衔;石柱上部每面雕双层尖拱龛,龛内雕佛像一尊,共计16尊。

仰莲托盘上部凿平,刻有凹槽两道,中心凿圆形浅洞,根据同时期石灯形制和灯楼托盘上的卯结构来分析,石灯上部应有灯室。与同时期的石灯相比,这件长明灯楼雕刻手法精细严谨,风格庄重朴实,是珍贵的唐代石刻精品;另外,石灯的石柱上既雕有佛像,伎乐又刻有经文、偈文、颂序、颂词等内容,这在唐代其他石灯中是没有的。它不仅是研究唐代政治、宗教发展状况的珍贵资料,也为考证唐代幽州地理和安次县建制沿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主题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职能,廊坊博物馆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利用资源优势自2012年起打造 “廊博伴我成长” 服务品牌。通过举办特色展览、开展主题活动、举办公益讲座和培育志愿者四方面工作入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特色展览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运作模式,每年在馆内举办10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色展览,迄今已举办展览70余个,自身策划展览“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和“廊坊博物馆藏蔚县剪纸艺术展”已经在25个省巡回展览多次,让更多的观众了解燕赵文化的艺术魅力,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

主题活动适应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利用文化节日展开系列活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体验中国独特魅力的传统习俗,用心体会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公益讲座80余场,观众人数达百万,让廊坊博物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目前廊坊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在册志愿者500余人,“暑期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每到节假日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数字文化产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低风险地区可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