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清明文化“四重奏”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边泪下雨纷纷,一边花开灿灼灼。且哭且歌。

清明节,交织着哀思与生意,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听到清明“四重奏”:生命清明、家风清明、政治清明、生态清明。

    壹 生命清明——提升生命的文化

中华文化重视“生生之德”,《易·系辞》就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变易”之理,表现为四时的流转。而变易的深层意义在于“生”,有了生机,宇宙才多姿多彩、活活泼泼。生生不息,是天地之大原则。《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正是草木初生万物化生的最佳季节,宜其有体现生命精神的节日。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悬疑,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清明时节,当站在已逝亲人墓前或骨灰盒前时,这问题就油然浮现:原先那么亲近的活泼的生命到哪儿去了?抚摸亲人墓碑、骨灰盒,犹如抚摸亲人躯体、灵魂,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一面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让人们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没有端午节的红火,清明节需要沉下心来,从清明节这本“书”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自己纪念先人,也希望后人纪念自己。当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后,留下什么值得后人纪念?

清明节就试图来处理生与死的联系、连接、沟通,接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是上帝赐予的,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在纪念祖先时,古与今,阴与阳,祖先与子孙,精神相融贯,加深了代与代之间相生相养的伦理亲情。

中国人不把生命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长链,个体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愚公从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往前看,我们是由祖先传递下来的;往后看,我们的精神传递给了子孙。这样我们有限的生命就变成了无限中的一个环节,只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长链中一个环节的作用。而子子孙孙则要“慎终追远”,“追远”者感念生命长链上的先人也。清明节正是“春生”的生命季节,所以要举行仪式感念赐予生命的先人和已故亲人。不仅是血脉相传,而且是精神相承。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它总是把人们对彼岸世界的祈求,引导到对此岸世界的经营。把对“天国”、“冥界”的期待,引向现实人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营造自己身边和现实社会的人伦和谐。

物质生命有限而无法久存,精神生命无限却可以久传。死后传留物质不如传留精神。前者易腐,后者恒久。生命之火如何延续?我们的祖先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什么样人生的精神能够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德处于“太上”的地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汗青”就是史书,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清明节可以强化这样的生命意识。我们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创造了堪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史系列,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发扬优秀精神传统,成为“三不朽”最好的载体。这种“三不朽”的意念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

清明节缅怀的范围,现已拓展到缅怀革命先烈,还可以再扩及先贤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显了生命的崇高价值,是“三不朽”的实例。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我家在福州的三坊七巷,我家老屋周围数百米内,不仅有民族英雄林则徐,革命烈士林觉民,而且有近现代先贤严复、冰心。清明时节可以组织青少年到英杰陵园、墓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许多人的立志就是从崇仰乡先贤开始的,激励他们提升了生命的品格。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古人把它置于“三不朽”的首位,就从这方面说也是有道理的。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

    贰 家风清明——注重人伦的文化

重视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清明节就是凸显华人人伦情怀的节日。

我们华人没有普遍信仰的宗教,但我们有崇奉祖先和天地的敬天法祖意识。在中华文化里,人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而死后如果有魂灵的话,也不离开家庭,至少逢年过节必回家与子孙团聚、接受子孙的供奉。所以传统家庭家里都设祖宗的牌位,让祖宗有个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里有先人的位置;逢年过节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我到台湾看到三个亲戚家里都有祖宗牌位,令我十分感动。大陆农村家庭,过去常设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近来趋向于更新为“天地国亲师”的牌位。许多家庭把先人遗像挂在家中的固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牌位,表达敬天法祖的观念和对先人的哀思孝心。

现实的有限世界与虚拟的无限世界之间,需有精神沟通的平台, 清明节是彰显这种文化意识的典礼,于是种种仪式和活动,遂应需而出现。

华人基于天地人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而形成的对天地的敬畏和“祖宗情结”(祖宗崇拜),构成“天地国亲师”的感念,过年和清明都感念祖宗,他们不仅传衍物质生命(人类自我生产),而且传承精神生命祖德家风,让血缘伦理薪火相传。在“祖先有灵”的非科学方式里,表达的是感恩祖先的合理内核。

“祖宗基业不可丢”,否则“愧对列祖列宗”;做得好,可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宗”。“祖国”是祖宗所在的国家,家国一体,祖宗情结是华人爱族、爱国的深层精神元素,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黏合剂。造成家庭文化有负面作用的历史环境和人为因素已基本消失,现在应当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

二战之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华文明屹立至今?结论“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确实,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非常发达,家训、家诫、家规、家范、家诰、家书、弟子规、诫子书、治家格言,等等,载体繁多,需用心梳理总结,这里我先讲一下家谱。

国史的容量毕竟有限,于是又创造了史乘文化系列:大者有国家的正史、断代史;中者有府、州、县各级的地方志书;小者到了社会的细胞家庭,有族谱、家谱,还有个人传记、行状、墓志,都记录人的懿行嘉言,留名传后。一般人进不了国史、方志,也可以在自己家族文化中留下道德精神,积淀成家风祖德,与血统一起传留后代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传统的家谱、行第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成为家庭的文化传统,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许多老同志写下回忆录,也起同样作用。

像过年、清明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借家谱这个载体,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不忘往者,激励生者,培养来者。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我一直呼吁要借清明等传统节日,建设家庭文化。这不仅是传承家风的需要,而且是中华民族重振伦理道德的需要。因为:

第一,重振伦理道德必须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要从百姓的日用伦常抓起,重视每家每户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以,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而且要有接地气的“底层设计”、“分层设计”。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第二,重振伦理道德必须续根脉,继承传统美德。不搞移栽另种,要与传统美德的根脉相衔接才能成活。必须激活潜藏人们心中传统美德的基因,唤醒传统美德的记忆。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主流媒体正在热议家风,这确实是个传统人伦文化积淀在当下现实的激活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连接点。

对于家族文化及其载体,过去有所顾忌,一忌封建族权作祟,二忌迷信色彩。如今,已基本铲除封建族权的根,负面作用已大大减弱而正面作用可以大大发挥。由于传自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其中确有“非唯物”、“非科学”的载体和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就以祭祖而言,也不是简单地恢复原状,而是有所扬弃有所发展。

以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诵《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等等。

家庭文化建设,近年也有许多创新。子孙共撰纪念先人的文字汇集成书,代代相传,例如张瑞生自费出版“家书”——《怀念与感悟》,记叙父母辛劳一生、艰苦奋斗的故事。

清明节的仪式、载体、方式方法正与时俱进地发展着,而其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始终是缅怀和感恩。西方的感恩节宗教色彩很浓,感恩主、感恩神。中华清明节也有感恩情怀:感恩赐予我们生命的先人和居于生命链条上游的列祖列宗以及为民族造福的先烈先贤,感恩养育人类的天地大自然。在感恩情怀中追求生与死的精神沟通、天与人的和谐。

    叁 政治清明——介子推文化的特质

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和屈原是典型:一个代表寒食清明,一个代表端午;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山,一个在水;一个死于火,一个死于水。介子推跟寒食清明的关系,很值得我们了解:

相传春秋时,晋献公和妃子骊姬为了让小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逼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为避害而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绵山地方,关于介子推的资源非常丰富,地方上比较强调介子推的忠、孝、信、义这些方面。这方面固然很好,但是从介子推故事的特质来说,我觉得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现在加以彰显。一个是他功成不受赏。重耳在流亡危难之时,他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熟给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据传重耳感动地说:“我定要好好报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报答,只希望你日后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果然,当公子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他不但不捞官捞财,相反,功成不受赏,背了老母亲躲到绵山去,而且那么坚决,你放火烧山逼我出来做官受赏,我也不出来,宁可活活被烧死。传说就是因为纪念他,以后此日不举火,大家都寒食,遂成寒食节。他成了功不受赏美德的一个典型。

更值得我们彰显的是如下故事: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留一条路让介子推出山。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火熄后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反映了历代人们的普遍愿望,短短八句就三嘱“清明”,可以成为清明节的价值取向。犹如端午节推重屈原一样,清明节也应大张旗鼓地推重介子推。如果屈原定格为:高洁人格和爱国精神;那么,介子推可定格为:不受富贵志在清明。政治清明,不仅是古代人的宿愿,而且是当代人的诉求,这也应当是清明文化的内涵。

    肆 生态清明——提倡环保的文化

清明是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大量农谚在提醒甚至告诫人们:“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不撒种,哪有五谷生”;“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这表现了我国传统节日体系的特点和优点: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

清明的本义就在生态“清净明洁”。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化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清明节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清明、上巳两节相邻,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就等于过了上巳节,这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于是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便日益与上巳融合在一起了,元稹《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和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各两句诗表现了这种情景。一些名画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都描绘了春游的盛况。这种亲近自然的节俗已为现在的郊游热所继承。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

除民间传说的插柳为介子推母子招魂的缘起外,古人认为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插柳”“戴柳”可避疫驱邪,后来又发展出 “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由“插柳柳成行”的风习发展为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清明正值万物复苏、踏青郊游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种、插柳戴柳的适宜季节。很自然的,清明插柳之风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从2008年起,我提议的清明放假已被采纳,四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已连进清明节中,很现成的可以把植树节、环保节落户在清明节。

很多人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或者择址撒下骨灰再种上一棵树,在树旁立标志纪念已故亲人。当人们发现,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几度春秋后,郁郁葱葱的满目绿意弥漫过来时,会感到生命之树常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任重道远,路途艰难,我们至今没有从“人类中心论”走出来,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恶化。走出人类困境,需要中华智慧“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在清明节提倡生态环保。

于今,如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言:“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我们的清明节俗应当由“插柳留春”、“植树扩春”,发展为“环保护春”。让清明节成为生态环保节,努力实现生态的“清净明洁”。

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清明时节参与植树、环保活动时,植树留春、环保护春的新节俗也就形成了。

啊,清明节,你是思亲报本惜春正命的节日!

上一篇:“全民阅读”三入政府工作报告有何深意
下一篇: 清明节给我们一个感恩的理由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