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 经济学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
《产业升级论》 王国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国平 经济学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国两会热议话题,也是人们生活中的高频热词。
《产业升级论》作者、经济学教授王国平在接受《读书周刊》专访时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为市场提供有效供给,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必须升级;而产业升级的根本,是人的升级。
不仅是经济问题 更关乎国家命运
猴年春节国人在海外刷出900亿元消费新记录,支撑这一巨额数字的,是感冒药、指甲钳、牙膏、牙刷这类低价日用品。“爆买清单”这正暴露出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因为国内提供的有效供给不够,国人才会去国外购买。不是商品不够,而是人们想要的商品不够;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中国人去年一年海外消费的总额是1.2万亿,全球有46%的奢侈品是中国人买的。数字惊人。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是下了很大决心、承担了很大风险的。改革意味着去库存、去产能,必然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但不改不行。发行货币可以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好像日子还能过下去、过得还可以,但其实问题只是被暂时掩盖了,过几年,还是会暴露出来,而且只怕会更严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产业升级,产业不升级,有效供给是上不来的。
在《产业升级论》一书的序言中提到,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历史过程。
首先是教训:世界产业若从主导或优势的角度来判断,至今可归为三大“产业代”:第一代为农业产业;第二代为工业产业;第三代为后工业的服务产业。在15世纪以来的6个多世纪中,有的大国昙花一现,有的则持续一个世纪以上,其中奥秘何在?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产业代”前沿。
中央电视台曾摄制12集电视纪录片 《大国崛起》,其中所展示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国虽然显赫一时,但由于未在“产业代”中得势,在持续一段时间的辉煌后,往往沦为二流国家。由此可见,产业升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关乎国家命运。
不进则退,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腾飞,则被普遍认为是政府主导的产业调节在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实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不用去历史中寻找,不用去外国外地寻找,看看我们身处的这个城市就行。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上海开始进行结构调整,实行“三二一”战略,即把第三产业服务业排到首位,其次是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一产业农业。1990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只占经济总量的31.9%,而国际大都市一般这个数字都超过了70%。之后的上海“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始终着力于调结构。如今,我国的货物出口量全球第一,上海口岸占了其中的30%; 服务出口量,上海口岸也占到了20%。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多年排全球第一了。去年,全国有20%的非金融企业来上海融资,上海金融机构的配置是全国最全的。到去年年底,上海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经济总量的67%,下一步目标是70%。没有“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很难想象有上海现在的繁荣与发展。
从去年建设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开始,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重点是制造业,我们要变制造为智造。
终极的升级是人的升级
书中突出强调了人文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第一个层次的升级是提高服务业比例,第二个层次的升级是将产业链从中低端往中高端推进,“中国制造2025”规划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而第三层次的、终极的升级是人的升级。
产业升级离不开人。谁去升级?企业,企业背后是人。谁去推动?政府,政府背后也是人。还有一个人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在产业升级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这点常常被我们忽略。我在书中分析了日韩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本国消费者所起的作用。一支牙膏,虽然它的质量尚未达到国际一流标准,但它也很健康很有效,这时,本国的消费者是否可以选择购买?这就是消费者在产业升级中可以做的贡献。
经济更新之外,产业升级也是文明的一种递进。产业是经济,但其实也涉及文化层面。因为不仅每个产业都有其文化背景,而且,产业的背后就是人。企业最终要靠人来把它做好,人不升级,企业就无法升级。人的升级,具体指很多方面,书里都有详述。比如说人的颠覆精神。放在其他领域,颠覆不都是好的,但在科技领域,要的就是颠覆,颠覆就是创新。这种精神怎么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改变,孩子有点叛逆,不要总是骂、总是讲究做规矩。还有包容精神,要鼓励试错,允许失败。以及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氛围,在这方面上海有优势。
总之,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根本靠改革创新。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还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都是为了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使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跳过“中等收入陷阱”。
研究始于10年前 非“急就章”之作
一谈到产业转型、升级,人们很容易想到互联网,似乎只要入网便会“飞黄腾达”。虽然互联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有时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实现嫁接,有时确实会产生裂变效应。业态和产业本身的功能,到底谁更重要,有时候还真说不清。比如淘宝网,产业本身没什么变化,但业态发生了变化,其销售和社会影响都被成倍放大。
但入网不代表着就是一切。产品质量不行,互联网怎么加都不行。所以,根本还在于实现自身的升级改造,互联网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手段。也就是说,产业升级需要系统思维、精密规划,非一城一池之战。从一定意义上看,系统思维就是摆脱个体、局部思维局限的整体思维,本书最大的特点或就在于其系统性。
产业升级有存量、增量这两种不同模式的升级。所谓增量是指从外部引入资源和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主要做的是增量升级,即招商引资。在这方面,昆山做得特别好。说个小细节,他们的工作人员对组成一个笔记本电脑的1万多个零件,都了如指掌,他们是在全球范围内、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主动选择引进对象。当然,招商引资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昆山具体是怎么做的,书里有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我们现在重点要做的是第二种升级模式,即存量的升级。存量升级又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改造、更新原有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工艺;一种是并购,现在已经有一些集团去国外购买公司,吉利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但真正代表未来方向的是第三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又有三种形式,分为原始创新、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
与科技创新战略相比,产业升级战略更具有总揽全局之效,因为科技创新只是产业升级的基础,而产业升级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巨型系统包括产业系统、资源系统、人文系统和环境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如何把这些整合成一张清晰的线路图,给读者以切实的启发。
这不是一本“急就章”之作,而是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本书以论文为基础,但在表达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试图说明白在产业升级中,企业该怎么做,地方政府该怎么做,国家层面又该怎样做。
(实习编辑 宋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