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 |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反映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政情、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将陆续刊发系列文章,请相关专家、学者解读中华文化精神,以更好地从这个源泉里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离开地球,从太空观察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在这浑然的星体上,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以及广阔的领海和众多的海岛,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在世界屋脊上,自西向东,俯视着浩瀚的太平洋。
中华文明就是从这块土地上崛起的。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形成本民族的传统。理解一个国家、理解一个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文化根基。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四合院,老家的竹篱笆,老家的酒,老家的歌,老家的乡音,老家的亲情。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
是文化,是中华文化。
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重阳登高,阴历年贴春联。那个成双的“囍”字;那个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起的老寿星;那“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琵琶弹奏;那戏台上的脸谱,红脸的关公和黑脸的包公……所有这一切都唤起了游子们浓郁的乡愁,魂牵梦绕的中华情!
这又是什么?
文化,还是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她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联结在一起。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更大、更深远。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当我们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不管自觉不自觉,喜欢不喜欢,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特色。
中华文化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弘扬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那么,从总体看来,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特点有哪些呢?
壹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就其主流而言,最晚从周朝开始,就将人置于中心的地位。《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字书《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学,但宗教、神学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没有国教,没有教皇,更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和宗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虽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或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涵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有道德。这可以叫做道德意识或人格意识。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孟子还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他们看来,道德和节操比生命更重要。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优秀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而且认为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辉。圣贤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自身的刻苦修养达到的。修身离不开社会实践,甚至需要各种苦难和逆境的磨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修身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磨炼,也离不开自我反省。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人就想达到他的境地,看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缺点。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自我反省的典型。中国有“正人先正己”的古训,强调从我做起。“正己”不仅是修养自身,也是对社会负责,人人都能“正己”,社会的道德环境也就完善了。
贰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
这使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现代西方很不相同。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个体是“小我”,群体是“大我”,群就是公。《礼记》中说:“天下为公。”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宋代的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文学作品里也有表现。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鲁迅在《自题小像》里说:“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的行为弘扬了这一尚群的精神。特别是近代史上涌现的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永志不忘。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也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以众人群处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以顾全大局为优点。中国人从实践中懂得了群体的力量超过个人的力量,个人只有集合成群才能生存并得到充分发展。荀子阐发了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能群,过着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方能驾驭自然物,使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以维系群体利益为美德。
叁 中华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
所谓平是注重平衡,和是注重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倡导“过犹不及”的中道观,《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面: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书法和绘画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要配合适当,“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这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以祛病延年。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包含着这种思想的光辉。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伙伴。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类虽是万物之灵,但不应破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不要做大自然的掠夺者。而要辅助自然界化育万物,为人类造福,如《易传》所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不仅如此,还应当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人们喜欢到森林或江河边练功,不就是在追求心灵和大自然的相通,以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吗?平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与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例如长辈和幼辈,要尊老爱幼;老师和学生,要尊师爱生,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么样理解“和”的精神呢?“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好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和”。融合的过程会有斗争,通过斗争达到新的统一。“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辩,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仍然需要“和”。竞争要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竞争的各方具有统一性。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和的特点还表现在对外的关系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墨子写了《非攻》一文,斥责侵略战争为“不义”。历代反对侵略战争的诗很多,如李白诗中写道:“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中华文化为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却从来没有对别的文化构成威胁。将中华文化平和的特点弘扬开来,对当今的世界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世界似乎变小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彼此如何相处?如何才能相处得好?是一个大问题。中华文化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恰当的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肆 中华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
《易传》提出“三才之道”,视天地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任何一个部分都反映整体。例如,中医就是把人的身体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是局部的病症,却往往着眼于全身进行治疗。中国的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也是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画竹之前要有成竹在胸,就是这个道理。而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向注重“雄浑”和“自然”,因为雄浑自然都是整体的美感。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分析的方法也在西方发展起来了。分析的方法要求把事物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分别加以考察。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学科分工的细密,曾经促使科学长足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但分工过细,以致互相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发现事物的普遍规律,有时候倒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才更准确。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也越来越感到整体思维的重要。而中华文化注重整体思维的特点,就更引人瞩目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有很大关系,同时与这种思维方式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阴阳五行观为其自然哲学的基础,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化学、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权威,他十分推崇中国古代哲学所使用的“通体相关的思维”方法,特别强调从战国时代的庄子到宋代的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他说:“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中华文化要发挥原有的整体思维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文化善于分析的长处。中西思维方式的贯通融合,必定能使中华文化更迅速地发展,并为世界文化掀开新的一页。
伍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
中国古代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以刚健立身,自强不息。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也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地自立。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又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同大地一样有负载万物的宽厚美德。中华儿女胸襟博大,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又是向外开放的。唐代有那么多从日本和朝鲜半岛来留学的学生和僧侣,丝绸之路那么繁荣,就证明了这一点。从高丽来到中国的崔致远以宾贡及第,所著《四六》一卷、《桂苑笔耕》二十卷,在《新唐书·艺文志》里有著录。李白、王维对日本诗人阿部仲麻吕那么深情。马可·波罗、利玛窦、汤若望以及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贺清泰等,在中国受到那么高的礼遇,也很能说明问题。圆明园这座清代皇帝的最大宫苑,其中竟有西洋楼这样的建筑。中华文化像大海一样汇纳百川,表明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不同文化的对话和交融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助于弥合彼此的差异。
今天,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灿烂的光辉。我们觉得好像走进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的瑰宝纷然呈现,看到这些谁能不为之怦然心动并深感自豪呢!我们要认真清理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接受那些至今仍然有助于社会前进的东西。祖先的道德情操,祖先的聪明智慧,各种各样富有营养的文明成果,都不能丢掉。
中华儿女可不能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乳汁啊!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清理遗产,也包括剔除糟粕这个艰巨任务。抱残守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
中华文化既有光辉的历史,也有光辉的未来。我们只要坚持吸取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开拓创新,就必定能使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永葆青春。中华文化曾经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今后仍将带着自己的特色和光芒,带着新的成果,为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未来的文明将更昌盛,人类将学得更聪明、更理智,更和睦地相处在一起。中华民族将同世界各民族一道,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将更加美丽,更加温馨。
(本文取自150集大型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的开篇解说词,后收入北大出版社《中华文明之光》一书,题目为编者所改。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袁行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