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一
如果不曾踏上非洲的土地,恐怕很难了解那块遥远、神秘的大陆正在发生什么;如果不曾与非洲人接触,恐怕很难想象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梦想和希冀。
毕淑敏把几十天非洲之旅的经历,和归来后依然鲜活的感动,变成了新书《非洲三万里》。
分享她的旅程,身处急遽变化时代中的我们,也许会发现:很多智慧,存于原始心态;许多珍贵,在于放慢脚步;更多幸福,源于从容淡定……
人物小传
毕淑敏,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等。
毕淑敏的非洲之行,起源于存放心底的童年梦想。
小学时,她看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80天环游世界》,讲了一个叫福格的英国人为了赢得2万英镑的赌注,用整整80天绕行地球一周。途经非洲那段,她特别喜欢。“这多么有趣啊!”毕淑敏忍不住想,“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去看看!”
这个机会在她年过半百的时候来了。那天,她看到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一列叫作“非洲之傲”的火车,终年驰骋在非洲大陆上,并有一鼓作气穿越非洲的旅程,两年发一趟车,被称为“史诗般的旅行”。看到这,毕淑敏心跳加速,好像那列火车喷出的白烟已经弥漫在眼前。
就在那一瞬,她下定了非洲行的决心。哪怕山重水复,未知重重,都要去走一遭。
原始与现代
人类还能再进化330万年,而屹立不倒吗
关于非洲,你了解多少?你可知道非洲的全名?
临行前,毕淑敏经常向朋友这样发问。朋友们先是一愣,然后多是漫不经心地回答——非洲不是就叫非洲吗?难道还有其他名字?
毕淑敏说,亚洲的全名叫亚细亚,欧洲的全名叫欧罗巴,南美洲叫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叫北亚美利加洲。以此类推,非洲也应该有全名。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项目总监布罗蒂格姆教授,说过这样一段会让很多人听了不舒服的话:“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人们对非洲的认识极为肤浅。鲜有中国大学教授开设与非洲相关的课程,对非洲文化、历史和政治经济的了解也很少。”
毕淑敏深以为然,她逐一告诉身边的朋友,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
在很多人的眼中,非洲就代表着贫穷,但在毕淑敏的行程中,她感受到更多的是原始。有关原始的故事发生在距离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大约50公里的斯泰克方丹山谷,世界遗址的早期人类化石有三分之一是在这里发现的,这里是人类的摇篮。对于摇篮,人们总有挥之不去的亲近感。
大约200万年,多么久远的光景,那时的古人类尽管已经尝试着直立行走,尚无法制造工具,无法用语言交流,也无法使用火。但是,他们找到的洞穴是冬暖夏凉,有天然照明、有清洁水源、空气流通的舒适住所,已经能在近处的必经之路上留置关隘,躲避凶险。
毕淑敏打量着这里的一切,不禁感叹古人类的智慧,他们在此休养生息,繁衍昌盛,逐渐积累起进化的优势,穿越了百万年的烽烟,直到今天。
解放周末: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上,都有类似的讨论小组,主题是相对现代社会,原始社会的人是否幸福感更强?很多网友认为,原始社会没有那么多压力,没有那么多人际交往需要应付,心理状态非常轻松自在。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毕淑敏:我坐在原始洞穴里,就在想那时人们一定是非常团结的,否则大家都走了你不走,肯定就被吃掉了。如果你负责守卫,那你就必须看守好,不看好可能整个族群就不行了,人们也一定要不断地沟通,这是一种生存的必要。现代文明社会会有一些礼节,但真诚沟通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从这点进化而来,这就是强有力的生存法则。
解放周末:牛津大学的硕士生艾玛·奥巴赫16年前就选择远离文明社会,独自来到英国威尔士西部山林里,过着《魔戒》电影中“霍比特”式原生态的生活。您对这样的做法怎么看?
毕淑敏:我觉得,有的时候让你自己的心回到原始状态就够了。比如说你需要吃饱、需要能量,但其实想想,吃简单的食物,提供足够的能量即可,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多人为吃这件事加了很多附加值,自然界里没有哪一种动物对吃付出了如此多的精力。
再比如说穿,动物的穿着就是他们的皮毛,皮毛能御寒,还能帮助它们伪装,不容易被敌人发现,提高安全系数。而人类的穿,就太复杂了,当然你可以说,人类有权利追求美丽,但是也要适度。如果穿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就会浪费地球的资源。
解放周末:人类应该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是也要学会适可而止。
毕淑敏:总的来说,人们已经用空调代替了山洞的庇护,用丰盛的食品代替了食不果腹的日子,用电力代替了天光,用衣物代替了草叶和兽皮,把曾经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的动物变成了濒临灭亡的种族,把清洁的河水污染了,把干净的空气变得浑浊不堪……最重要的是,人类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天光的敬畏和节制,进化之路眼看已经走到了头,对比原始与现代,人类还能再进化330万年而屹立不倒吗?
慢与快
那些生活中的宝贵瞬间,太快了就会顾不上,顾不上了就熟视无睹了
把脚步放慢,可以看到更多风景、更多文化,邂逅更多的人、更多的观点。
如果再放慢呢?也许还可以探寻。
在非洲旅行最需要的便是放慢脚步。
非洲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在动物悠闲漫步的荒原上,守时成了一种另类的教条。人们向动物学习,饿了才吃,饱了就小憩,再不就是漫无目的地溜达溜达。争分夺秒地掐着时间的脖子赶路,在那里是不合时宜的。
非洲的行程中,毕淑敏经常看到黑人劳动者拿着铁锹在歇工。他们总是悠闲地拄着铁锹,直接把下巴搭在铁锹把手上休息。后来,有些雇主为了防止他们偷懒,直接把铁锹的把手截短,他们便干脆坐在了把手上。
看到这样的情形,中国人会感叹,非洲人真懒啊。但仔细想想,他们处于热带地区,食物高产,又没有冰箱,没有储存食物的条件,使劲干活儿也没用,倒不如慢下来,享受当下。
在毕淑敏的非洲见闻中,很多人的动作都是慢吞吞的。也许,这才是生命的本相。像受惊的羚羊一样奔跑不止,被金钱如豺狼般地撵着,是现代文明强加给我们的节奏。
解放周末:“慢”字被您归纳为此次非洲之行的一个关键词,在非洲,您感受到了怎样的慢?
毕淑敏:在非洲,万事万物都是以大自然的循环为基础单位的,比如说太阳出来了,人就会起床;太阳落山了,人就休息。不像我们,到了早上8点钟,不管太阳在什么位置,我们一定要起来,因为9点上班要打卡,晚一秒就算你迟到了。
我还记得在一个原始部落里,摆着一个石碾,他们把麦粒、稻谷、草种子之类的放在石头上烘,烘得半干不干,又不至于焦黄,这样皮就会脱落,脱落下来之后有点像我们的炒米,再碾好,就可以吃了。我一时兴起,也试着碾了一下,脑子里浮现的却是家里的搅拌机,我想要是有个搅拌机该有多快啊。
满脑子都想着快,慢变得完全不能接受。但当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趋近于无止境的快时,问题就发生了。现在经常能看到新闻,哪里的白领因为劳累,生病甚至猝死。所以我常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设立一个底线,不要“快”得让人目不暇接,那样人就和机器没什么分别了。其实我们的身体通过数万年的进化,并不能适应那么快的生活,在使用自己的身体时要有节制。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或书中看到动物,我发现我们拍的动物都是在奔跑、在逃窜、在捕猎,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被剪辑过的、浓缩的动物世界,因为一动不动就没人看了啊。实际上,我在非洲天天看到动物,那些狮子真是悠闲啊,基本上都在懒洋洋地晒太阳。我们也是从大自然里进化而来的一支,所以动物界里的节奏,我们不应该不尊重。
解放周末:但很多人会说,我好像被裹挟进了“快的漩涡”,心有余力不足,怎么跳脱出来呢?
毕淑敏:从身边最小的事情做起。我记得有和人我说,“我也想旅行,但是我没钱没时间啊。”我就问他:“那你每天去上班,可以试着走一小段路,200米就够了,看看路上的风景。”他说:“200米的路上是没有风景的。”我说:“200米的路上还是有风景的,花草树木、人流交织。当你慢下来,你就会发现生活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成为我们生命存在的因素。那些生活中的宝贵瞬间,太快了就会顾不上,顾不上了就熟视无睹了。”
从容与焦虑
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从容,不过,安稳淡定终将是一个方向
“非洲之傲”时常停车。除了在景点处停车外,为了方便客人用餐,在举杯欢饮之时,不会因火车的震荡而让琼浆溢出;每天夜里,火车更是僵尸般停驶,好让客人们享受安稳睡眠。乘坐这列火车的人,没有谁把它当作交通工具,心急火燎地去赶赴一个工作计划。人们对停车一点都不在意,停了就更惬意地观赏风景、促膝长谈。
但有一次,车停的时间着实有些长了,算算都超过了5个小时。此地并没有丝毫长时间停车的理由,既不是饭点儿,也没有特别的风光。
客人们仍然镇定地我行我素,毕淑敏惭愧地发现,只有她一个人对此惴惴不安地左思右想。
直到列车停了15个小时之后,列车长利用吃早餐的时间对大家说,有件轻微的事情要通报一下: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七辆汽车在通过火车铁轨时追尾。现在汽车瘫痪在火车道上,完全阻断了交通。那些毁坏的汽车需要大型机械才能从轨道上挪开,所以完全不能预测继续行使的时间。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火车上听到这样的消息,肯定急坏了吧。
但“非洲之傲”上的人们按部就班地吃饭、喝咖啡,好像列车长谈的是一件距此地十万八千里的散淡事情。
乘客中有一对“倒霉”的德国夫妇。他们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按照“非洲之傲”的时间表,订了当日返回柏林的机票,之后是紧锣密鼓的衔接——转机两次到达自己的城市,接着的是重要会议。而火车延误,他们面临着改签机票、重新找旅店住宿等一系列问题。听到他们的复杂困境,毕淑敏都不由得着急,这可如何是好?
然而,他们相视一笑,倒是安慰起毕淑敏来:“不要紧,我们还有好几天时间来考虑这件事,也有相应的保险。再说,着急也没用。”
在钦佩人家的从容淡定之时,一个问题愈发明显,今天的我们为什么离从容越来越远了?
解放周末:“非洲之傲”延误时,如果我在车上,我可能无法想象自己会有多么焦急。为什么我们离从容淡定越来越远?
毕淑敏:我想了很久。结论是,我们人太多了。人多机会就少,每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只有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机遇和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发展。中国人原本是有从容的传统的,只是已经不从容了很多年。受侵略受苦难,吃糠咽菜流浪奔突,怎么能从容起来呢,从容的传统也就远去了。
解放周末:对很多人来说,焦虑是常态,从容变成了一种奢侈。
毕淑敏:这种奢侈,既有金钱的奢侈,人家可能不在乎多掏一天或几天的酒店住宿费,不在乎一个或几个航班的作废,自然安之若素;也包含管理的奢侈,他们出行前都会投保,途中遇到的经济问题保险公司会有赔偿,自然心安。最重要的一条奢侈,就是信任的奢侈。旅客们完全信任“非洲之傲”会全力以赴、周到妥帖地处理此事,而不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推诿和敷衍。我们吃了无数次亏得来的教训是——如果你不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果断想出自我保护的策略,你就可能被蒙骗和盘剥,或者吃哑巴亏。
解放周末:或许,您所碰到的从容的乘客们也有焦急的时刻,只是火车延误没有触碰到他们的痛点?
毕淑敏:我觉得是这样的。延误时间比较长,车上很多人立即询问的是,车上的水还够不够、食物储备还有多少。得知这趟车的食物储备非常充足,他们便不再担心了。所以这件事对我的启迪还是挺大的,我们要区分哪些能够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解放周末:作家梁晓声曾在《忐忑的中国人》中写道,中国人集体陷入崛起后的大国的焦虑中,您怎么看?
毕淑敏:中国人确实很焦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也不必太纠结。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从容,不能拔苗助长,不过,安稳淡定从容终将是一个方向。俗话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就会长见识。中国人不笨也不傻,不懒也不杞人忧天。我们曾经从容优雅过了几千年,万事俱备之时,重拾优雅从容,并非难事。
不变与变
变化太快,更要想清楚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旅游?”基于好奇心和职业素养,兼为作家和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
她把朋友们林林总总的回答归纳出了几十个理由:为了看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文化;为了购物、品美食;为了卸下桎梏、跳出窠臼;为了“到此一游”,炫耀资本……
各取所需,你不能说哪一个理由好,哪一个理由不好。但显然,毕淑敏更倾向于从内心出发的理由。不只为愉悦视觉、释放心情,更不为增加谈资,她只想让内心丰润一些。
坐着“非洲之傲”绿皮火车,在非洲原野上驰骋。左看风起云涌,山高水低;右看植物枯荣、城市兴衰。须臾之间,一切都在变化中。
时有动物出没,绿叶长百花开。世间百态,鳞次栉比。然而,毕淑敏常常几个小时凝然不动地望着窗外。
旅游对于她,就是在飞速的变化中寻求那种不变的心性,使她在奔袭中安静,在纷乱中镇定,增加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景仰。
解放周末:这趟“史诗般的旅行”带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毕淑敏:2008年我坐船开始了环球旅行,去年我又登上了“非洲之傲”,成为走完旅途全程的第一位中国游客。去了这么多地方,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变化太快了。在一个飞速运转的年代,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把人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事儿,都“炖”在一块儿完成了。变化太快,更要想清楚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解放周末:曾几何时,“旅游”在人们眼中还是个时髦词。如今,它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休闲内容。但您认为,我们对旅游是否还存在误解?
毕淑敏:关于旅游有了很多新概念,比如“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穷游”等。说实话,我都不太同意,那种所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对旅行的敷衍了事和不求甚解。同样,我也不太主张穷游。在我的理解中,穷家富路很有道理,如果在路上没有足够的衣食,你就没有安全感,就不能很好地感受山河壮美。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要是操心衣食住行,那么你的精力就被大量分散了。
解放周末:您的全球之旅还没有结束,下一趟旅程前往哪里?
毕淑敏:我从南美洲回来不久,正在写作。我很庆幸自己去过那么多地方,旅游既不是安全也不是舒适的,但它能带给我们流光溢彩、繁花似锦的世界。当我走过的路渐渐漫远,当我双眸注视过的东西渐渐繁多,当我闻过的气味渐渐五花八门,我就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起来,接纳这个世界的不同与丰富。
我的生命日历已越来越薄,总有一天会露出透明的封底。不过,告诉你,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偷看过,从此便再无恐惧。所以,我很享受旅行,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没有听到过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