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锦乐
今年9月24日,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在咱们廊坊地区,过中秋节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并且很有地方特色。”9月19日,廊坊民俗文化学者王晟对记者说。据王晟介绍,中秋节有着很特色民俗事项,在这些流传至今的中秋民俗活动中,可分为两大项,其中一项就是祭月、拜月(兔儿爷),另一项就和大家熟悉的月饼有关。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祭月、拜月的习俗又不尽相同。因为廊坊地处京畿,廊坊地区的祭月、拜月活动颇受北京的影响,就是供“兔儿爷”,特别是在民国初年,供“兔儿爷”的习俗更为兴盛。“兔儿爷”大多为泥胎,做工精美,装饰得五颜六色,造型也各有不同,有的衣饰华丽,有的威风凛凛。原来每到中秋这天晚上,皓月初升时,人们就会在院子里设案焚香,祭拜“兔儿爷”,希望全家幸福平安。祭拜时,桌上摆上月饼、葡萄等时令吃食。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在院子里吃月饼,赏圆月。如今廊坊地区还有部分老人沿袭着中秋供“兔儿爷”的传统。
月饼的历史也很悠久,在明代,中秋节馈赠月饼已经成为了当时比较重要的习俗。至今在廊坊市的很多地区仍保留着姥姥给外孙子(女)在中秋节前“送份儿”的风俗,就是姥姥每到中秋都会给孩子送一份节日礼物,其中月饼就是必不可少的,小小的月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另外,地处大清河、中亭河沿岸的民众,每到了中秋前后,还可以品尝到一种天下至美的美味,那就是螃蟹,尤其是闻名全国的“胜芳螃蟹”,此时正是肥美之时。胜芳人吃胜芳螃蟹讲究在“七上八下”之际,中秋节正在这个时间段里,所以在胜芳人中秋节合家团圆的饭桌上,自然也少不了螃蟹,并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习俗,并保持至今。
“中秋还是收获的时节,小时候中秋时候家里农作物成熟,还会在中秋的时候帮家里收玉米。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中秋当晚躺在成堆的正在晾晒的玉米上,一个人静静地看着月亮,脑子里闪着的都是刚从大人们嘴里听说的关于中秋和月亮的传说。”王晟说。
作为民俗文化学者,王晟对当前传统节日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今我们正快速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很多人把端午节看成“粽子”节,把中秋节唤作“月饼”节。这就造成把很有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看得很肤浅,认为过中秋不就是吃月饼吗?其实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它的核心是祭月、拜月、赏月、举家团圆,并且中秋之际正是丰收的月份,还有庆丰收的方面。中秋节这一天,文人骚客可以一边赏月,一边吟诗作赋;农民可以在自己院子里合家团聚,分享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