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深圳文博会:激发文化活力 展现时代风采

激发文化活力 展现时代风采

——写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之际

  每年5月,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展示的文化产业最新成果都格外耀眼,这些成果不仅记录着一年来文化产业界的奋斗和耕耘,也见证着最具活力的创新、创意和创造。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途开辟新境界。我国文化产业在体量增大的同时,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产品不断涌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愈发铿锵。在“文化+”的引领下,奋进的文化产业正在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多精神食粮,多样的文化精品正在向世人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涵养着新时代的精气神。

  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食粮

  从《战狼2》问鼎内地电影票房冠军,到《红海行动》广受好评,近两年,主旋律电影连掀热潮,不仅演绎了中国精神,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步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发展需要别开生面,文化产业应有责任担当。一个好故事,可以实现从文学到演出再到影视、衍生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一个好形象,可以实现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拓展;一个好创意,可以进行内容、营销的全程跟进……这不仅丰富了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增加了消费者的体验和互动。

  从宏观顶层设计到微观企业责任,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文化产品服务新时代有了新要求:要高原更要高峰,要数量更要质量,要“能吃饱”更要“有营养”,文化产业界要把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企业的创新创造,推动文化产业焕发新动力、满足新需求。

  文化产业提供精神产品,应该有品质、有品位,应体现精神价值和“以文化人”的独特作用。

  是文化的创意和灵魂,让老厂房有了新用途、老物件有了新生命,让物质有了思想和灵魂;

  是文化的情感和温度,让中国故事可以感知,让中国精神可以触摸;

  是文化的底气和力量,让中国人满怀自信和豪情,投入改革开放的壮丽事业,创造属于新时代的骄傲和荣光。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7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在过去5年,文化产业也保持年均13%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除了速度,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呈现新格局,“文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正在为文化产业赋予新活力。

  在这种趋势引领下,不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把特色文化产业作为扶贫的支柱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把工业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而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更是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北京的高精尖产业体系中涵盖文化产业,浙江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万亿元级产业,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定位中强调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弘扬……中国文化产业正在不断突破固有边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力量。

  顺应数字生活方式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本届深圳文博会将原来的“文化科技馆”变更设置为“数字文化馆”,全方位展示数字时代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最新动态。

  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能否继续保持13%的高增长,怎样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新提升?

  从文化产业内部发展来看,要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做强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新的文化精品和服务;从文化产业外部发展来看,文化与其他各行业的融合发展,更需要奇思妙想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打磨,力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文化质地,每一个产业都有文化内涵。

  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春天,袁枚笔下沉寂300年的《苔》,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绚烂绽放。

  一段歌谣、一首诗词,一个历史故事、一个文化典故,在今天都成为可以发掘和利用的“IP”。历史与现代互动,经典与时尚呼应,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近年来,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战略的对接,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推动了文化产业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拓展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时空和模式的跨越中,文化基因被现代科技激活,文化记忆被现代人点燃和传承。

  在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的过程中,中国的闽南特色纸质画、青海唐卡、寿山石雕、苏州刺绣、深圳香云沙、平湖纸龙舞等养在深闺的“非遗”,也纷纷借力深圳文博会走向国际。

  “本届文博会将突出引领性、融合性、国际性、丰富性,强调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等融合发展,彰显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司长赵雯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新业态和新技术,正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发中华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华文化一定能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李慧 严圣禾

  (光明日报深圳5月9日电) 

上一篇:新时代“文化航母”再启航
下一篇: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10日启幕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