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互联网+文化,浓了年味新了民俗
       
     再有几天,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将正式来临。春节由来已久,相传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商代的“冬祀”便是作为春节来过的。民国初年开始,将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春节蕴含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凸显着家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和家人团聚,这也是中国传统年文化亘古不变的习俗。这可不,离过年还有几天,在外的游子们就开始整理行装,买好了车票,就等着回家和亲人团聚。无论跨越千山万水,不管多少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游子们回家过年的决心。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关于“年”的文化有很多,也在一代一代地传承。比如,买年画、贴春联、剪窗花、栓吊挂、蒸年糕、备年货、包饺子、吃汤圆等等,这些难忘的春节“元素”就驻在人们心里,给予喜庆与欢乐。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和青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传统文化在春节的传承,也足以表明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年俗文化。春节就是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极好契机,当然春节也需要传统民俗来营造“年味”。比如,蔚县剪纸、藁城宫灯、武强年画、唐山皮影、彩布拧台等等,这些传统年俗文化都异常精彩。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良风民俗也将会增添新的活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互联网+”暖风劲吹之际,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开发H5手机游戏等具有亲和力的网络产品,无疑也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感受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我们以重新重视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创作和生产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文化”,“年味”更浓更香醇。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广泛性,其为传统节日找到了在新时代的最佳打开方式。在这个新年,就让我们过一个旺旺的中国年,过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中国年。挖掘传统文化中更深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中得以凤凰涅槃,也为延续炎黄子孙的精神命脉做出自己的贡献。(李盈)

上一篇:“不忘初心谋幸福”壹佰福文化系列活动举行
下一篇:2018京津冀中华大庙会将在廊坊香河举办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