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廊坊园”揭牌仪式在廊坊开发区举行。据介绍,“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廊坊园”将打造创新型产业服务平台,依托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楼宇资源,重点引进互联网科技、文化创意、军民融合、VR、智能制造、机器人研发、无人机研发等战略型新兴产业。
这是我市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京津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我市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文化体验城市为动力,以集群发展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全力加快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进程。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2016年,我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合作编制《廊坊市文化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廊坊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廊坊融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2016年12月26日,市文广新局和天津武清区、北京海淀区、通州区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更好地承载京津优势资源,我市推动新奥梦廊坊文化产业园区、河北廊坊国家级印装产业园区、文安鲁能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大厂微软动漫游戏产业园区、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园区等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从多方面夯实产业承接基础。2016年,我市组织大厂高新产业园区、大厂游戏产业基地为代表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赴京与中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保利龙马集团、百度公司、爱奇艺等北京重点文化项目开展定点对接,并达成合作意向。
在此基础上,我市举办首届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暨第四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京津冀三地手工技艺类35个项目联合展览。展会共吸引市民群众超过4万人;举办首届京津冀运河书香节暨廊坊金秋书展,邀请来自京津冀专家学者来廊讲座,并开展惠民赠书活动;举办首届京津冀文化体验展,吸纳京津冀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24个进行集中体验式展陈;先后赴北京市东城区、天津市和平区等地举办“中国梦、廊坊梦、百姓梦”优秀美术摄影作品巡展;结合京津优秀音乐剧资源,创排了大型音乐剧《紫檀》,今年2月23日在廊坊壹佰剧院成功首演,该剧是我国首部以红木文化为背景,以木匠手艺人为主人公的舞台力作,是京津冀演艺产业有效对接的一次成功探索。
今后,我市结合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任用、评价制度,制定一整套有效激活文化创业热情并且与京津冀接轨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制度。根据北京和天津将疏解的文化产业门类的特点,加快建设促进产业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国家和省市推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落实,积极融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加强文化项目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多元化文化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孵化器和创客空间,引导京津冀区域内各种创投、风投基金投资廊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帮助企业提高融资能力,为我市融入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轨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着力提升廊坊文化产品的品牌价值,强化市场培育力度,提升消费动能,推动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增加廊坊品牌的文化辨识度和内在价值,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平台宣传推广廊坊文化产品,以此提升廊坊品牌的知名度;培养本地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树立与时俱进的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各项文化活动,扩大本地文化消费市场规模,加大京津文化消费市场的推广力度,根据京津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增加相应产品供给数量。(记者 王满凤 通讯员荣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