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文化新发展

      主持人语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复兴百年夙愿的重要方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我们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承续优秀传统,担负好当下文化创新创造的责任,在文化建设诸领域富有耐心与韧性地精耕细作,也需要我们关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在建设进程中,文化自信的涵养,是重要的学术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课题。它所指向的,是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理想的信仰持守、对于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对于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忍执着。

  本期刊发的3篇文章对文化自信的问题提出、本质内涵、涵养路径,文化自信之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意义,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向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参与目前热烈展开中的文化讨论。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作者:沈壮海,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文化建设讨论中一个高频词。之所以成为高频词,在于这一问题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于这一问题的求解方式、求解向度等与我们的文化走向、社会发展,与我们的文化梦想、复兴伟业深深融涵一体。当前,我们需要将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索与身处的时代、脚下的实际、肩负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当下的中国为什么要特别注重涵养文化自信、需要涵养怎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涵养文化自信等基本问题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综合促成的。强调涵养文化自信,是对已发待萌的诸种问题与课题的积极回应。

  要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长期饮誉潮头。然而,近代以来逐渐落伍了。接踵而至的外力犯侵蹂挞,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不断遭遇重创。“忍见铜驼卧荆棘,神州遍地劫灰飞”。民族命运的困厄消顿,使得自信心的丧落、缺乏,逐渐成为面积不小的、笼盖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阴霾。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自己的现实命运,也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文化心理。然需看到的是,漫长历史浸染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涤除不自信,增进自信力,无论在精英文化还是在日常世俗文化层面,至今仍是一个现实的大课题。

  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国力国运的消长沉浮与一个国家的自信心有着密切关联。自信心是国力国运提升的精神牵引,向上的、强大的国力国运是自信心的硬支撑。随着我们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也呈现出不断恢复、随之增强的走势。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一方面,引导克服自发恢复的文化自信中非理性的成分,如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片面的思古幽情等,使不断增长的文化自信始终成为我们前行的正向推助和牵引;另一方面,更广泛地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和大势,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

  要涵养应对当今时代激烈展开的文化竞争的精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我们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涵养文化自信,便是当今世界发展与国力竞争的大势提出的时代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疾速推进、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因素的综合推进下,国家发展中的文化问题、国力竞争中的文化力量、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因素等都愈益突显。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推出相应战略,从文化中借力、在文化上发力,以在越发激烈的文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客观而言,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强,话语权还不大,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进。提振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场景中展现有着悠久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新创造新风采,赢得优势、展现魅力,时不我待。

  

  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而有其具体的规定性。概言之,我们所要增进的文化自信,即中华民族对于自我文化理想、价值、活力与前景的确信。这里的“中华民族”,是身处当下时空交汇点上的中华民族,是承接历史荣光、心怀百年夙愿而致力于新建设的中华民族;这里的“自我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我们的先民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包括我们正在进行的文化实践,包括我们所应努力开创的文化新气象。这些规定性的聚合,展示着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内涵。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生动展开这一主题,深入推进这一实践,需要我们有坚定的自信。文化自信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内在要求的坚定自信的文化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我们应当自信于所拥有的辉煌文明史,我们更要有对于从辉煌文明史中一路走来、延伸于脚下的现实的事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称,并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仅进一步突显了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四个自信”的内在关联,也进一步点明了,实现民族复兴,是增进“四个自信”的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四个自信”的总定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四个自信”建设的总指向。我们应当在这一总目标、总定语、总指向中理解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和内涵。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对于在当代文化境遇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要看到,现实中不同文化的猛烈激荡,是在“当今时代”这一共时态的轴线上展开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共时态的竞争轴线。如果我们迎对现代的西方,只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即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当代的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兴叹者,也不能做望“古”兴叹者,而是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这就需要我们在给优秀传统以充分礼敬的同时,增进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新实践。

  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上的自我迷恋、自我欣赏,更不是文化上的自我保守、自我封闭。文化自信本身便是在文化的人我相遇中、在开放的境遇与语境中提出的问题。自我封闭只能导致文化的闭目塞听、盲目自大。当代中国所需要的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自我文化的确信,也内含着美人之美的雅量、开放包容的气度、择善而用的从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鲜明展开了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自信,强调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强调作出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原创性的文化开拓,也注重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镜鉴、对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当今时代的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重要前提是普遍性地增进、提升中华民族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知、理解,由认知理解而走向认同与确信,增强传承好、发展好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概言之,文化自信,立基于文化自知之上。这里的“自知”,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之“知”,对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进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革命传统之“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知”。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中国文化的“种子”种植于青年一代的心中;如何面向广泛而多样的社会大众,系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社会化普及,激发普遍的文化建设的当下意识责任意识,需要我们有基于新的时代特点、受众特点的顶层规划与落地设计。与此同时,涵养我们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还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

  要聚焦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所在。我们要涵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定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重要方面的文化自信,根本的任务和路径即是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还要注重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各领域与层面的融入贯穿,推出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文艺力作,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有灵魂有质量的精神营养;注重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融入贯穿,让价值观念带着泥土味、烟火气,拉着家常与人们的思考期盼追求连在一起。

  要抓住全民族文化能力建设这个关键。文化能力,是一个国家在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既是其文化发展状况的标示,是其文化发展的依据,也是其文化自信构成的重要基础。一个文化能力贫困的国家,不可能在文化的制高点上欣赏万千气象;一个不注重文化能力涵养、厚植的国家,不可能长久保持文化上的荣光,不可能成为文化旅途上突起的新军。世界文化格局、文化版图的一切变化、调整,背后的根本因素即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能力的消长变化。增进文化自信,重要维度即增进对于自我文化能力的自信。这种文化上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以文化能力的有效建设为现实依托。文化能力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文化创新创造能力的建设。推进全民族文化能力的建设,需要深化国民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升真正地摆在谋划、推进文化发展的首要位置,还需要以激发创新创造为中心环节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充分涌流,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机制条件与社会氛围。

  用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最大的教育资源。发展的事实,是思想观念引导、精神动力构建的最有力的根据。涵养我们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依据要在当今时代中国大地上的大变革大发展中来寻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中,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这种发展进步的大逻辑中,有文化的逻辑、文化的力量。在我们文化自信的涵养中,应当更加自觉地探索、揭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背后的文化逻辑、文化力量,更加清晰地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的文化新创造新气象。同时,我们也应客观理性地分析把握我们文化发展中的挑战、短板和不足。发展进步垒筑信心,问题和挑战同样可以是磨砺自信的砥石。

  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精神名片

  作者:郝立新,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坚持文化自信,积极构建和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日益成为国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和笃定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特别是价值观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维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精神支撑。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仅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提并论,而且文化自信被定位于“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内容上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从总体上反映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诉求的价值观念,它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其作用上说,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内凝聚民族精神,对外提升国家形象。在坚持文化自信中推进中国价值观念的构建和传播,是一个内塑民族精神、外树国家形象的过程。

  文化自信本身代表了特定的文化价值选择,体现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倡导的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文化自信表现为在对待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态度上,既反对妄自尊大,又反对妄自菲薄;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反对盲目追随、食洋不化,又表现为具有能够鉴别良莠、包容差异、借鉴长处的能力和信心。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并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血脉,并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化自信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国民自觉的心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突出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信,表现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表现在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选择。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是反映国家与人民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价值观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而且应体现在国家和民族层面上的文化自信和价值彰显上。

  文化软实力是如何练就的?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精神之柱。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古训。四维张,则国兴;四维失,则国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关乎个人之道德,又是民族之大德。价值观涉及整个社会和人们的理想追求、发展目标、制度规范和行为标准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从整体上回答国家发展的目标、社会前进的方向、公民行为基本准则的问题。

  中国价值观念的日益彰显,突出地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取得显著成就,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等方面达到了新的境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广为传播,深入人心;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英模事迹、乡规民约、修身运动、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之中,日益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已经越来越被国家顶层设计所重视,在大学和中小学的国标教材内容编写和课程设置中,价值观的权重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和提高;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倡导正确价值观、反对错误价值观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主旋律。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落细落小落实,力求使之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生活中,日用而不觉,正在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在现代国际社会,国家形象之于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响或构成国家形象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在国际社会或国际关系中所宣示的价值理念。世界发展新格局和中国地位的有力提升,需要我们展示大国姿态、大国风度、大国形象。中国价值观念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名片。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既有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明的精神元素;既传承了泱泱大国的包容风范,又秉持了谦谦君子的典雅风度;既坚持了勇于担当的正义之气,又坚守了关心人类的和平之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认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用“一箭易断,十箭难折”的生动比喻来表达国际合作的价值理念,引起与会各方共鸣。

  在文化自信中彰显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在构建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显著特色。

  文化建设的向度

  作者:刘同舫,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文化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体现国民素质、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以文化为载体;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以文化为桥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文化为助力。在新形势下开展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是由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石,将生产力的变革作为社会嬗变和历史演进的根本力量,科学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在文化领域,马克思通过揭示文化的阶级属性,指出资产阶级文化只是为少数资产阶级谋取利益、将现实的人异化为冰冷的“物”的工具,只有无产阶级文化才是代表人类整体利益,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进步文化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选择与资本主义文化截然不同的发展旨趣,就是致力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面对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浪潮的冲击,必须在文化建设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住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树立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基因烙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百折不挠、延绵不绝的旺盛生命力,海纳百川、多元共生的谦和包容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理应为此感到自豪与自信。文化上的去民族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思想和精神上被奴役的先兆。抛弃民族文化的个性,牺牲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权,对西方文化无底线地迎合并不能换来理解和尊重,只能进一步强化西方对中华文化的固有偏见和歧视,在民族文化的谱系中走向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本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彰显本民族特色和精神。“自重者人重之,自尊者人尊之,自爱者人爱之”,唯有不断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重、自尊与自爱,才能真正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同及认可。

  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夯实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根源于群众。阳春白雪固然高贵典雅,但未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虽然通俗粗浅,却胜在脍炙人口。文化一旦有了群众的基础,就能焕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历史上,我们党一直将扎根于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新形势下开展文化建设要继续抓住人民群众这条主线,推动文化建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要努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热情,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创造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材料和养分,反映群众所思所想、所乐所忧,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文化产品。推进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化公共产品的投放力度,扩大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完善文化效益评价体系,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增强文化的生存能力。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具体形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文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以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兴起和消亡史,各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争相竞胜,只有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自我革新的文化才能生存延续。历史上,我们曾因闭关锁国而游离在时代潮流之外,在文化上的盲目自信、故步自封几乎将中国文化推向毁灭的深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今开展文化建设要牢记历史教训,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特色,彰显时代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化应在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等向度中加以体现。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不断生成新的理论成果,以新成果反哺、指引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使命。要紧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动人民群众借力新媒体、新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实践、新成果,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共建共享。

 

上一篇: 河北省第五届惠民阅读周10月26日至30日举办
下一篇:【诗颂时代】有一个奇迹叫中国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