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以青春之歌奏响中国之梦——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初心,追寻他在梁家河的七年奋斗足迹,追寻当年那些与他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知青乡亲朋友,以采访实录、图文并茂的形式,深情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真情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40多年前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忠实记录了知青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立体展示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可亲可近、可敬可佩的人物形象。

如果将历史的画面切至眼前,观照现实,更加读懂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战略部署上展现出的伟大志向和抱负,治国理政的宏韬伟略;读懂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开启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的新境界、取得的新成就、绘就的新画卷,并加深了对现在和未来的理解。

人生之光,在这里砥砺闪耀

前路再远莫忘记,一颗初心为谁来。

放在当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大背景、大格局中去审视,习近平总书记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是在农村待的时间较长的极少数人之一。插队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

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当时陕北的真实生活场景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就是盼着吃饱饭,盼着娶个媳妇,生个儿子。那时的梁家河,过完正月十五,除了老弱病残整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出去沿路乞讨。以至于,许多知青到达目的地后,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竟有人怀疑司机是不是走错路了。

知青习近平没有被艰难吓倒,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逃避退缩,畏惧不前,而是主动过好“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等一个个关口,勇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磨砺增长了才干,夯实了信仰之基。

在为村子修坝淤地时,习近平没有手套,也没什么劳动保护措施,他直接用手抓住夯石的绳子,再用全身力气往下砸黄土,一天的功夫,他的手掌上磨得全都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活,水泡就磨破了,开始流血,但是不管多累多苦,他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叫苦;当上村支书不久,给村里打井,经过努力,水源终于找到了。水出来之后,要把水留起来,就要在这个位置打一个小坝。那时候天气很冷,他率先跳到冰面上,用镐头一下一下地挖,以至于让乡亲们感动地说:“习书记都这么能吃苦,我们给自己家里修坝,咋能不出力呢!”

初到梁家河,习近平就对一位过世的老人、一位老党员的母亲,前去恭敬地吊唁祭奠鞠躬,这个做法是当时普通人想不到、做不到的。因为当时,许多传统都作为“四旧”或“封建落后”的东西破坏掉了,而这也体现了知青习近平从骨子里对普通人民群众的一腔真情。

在梁家河,有一位叫灵娃的智障患者,习近平不仅不允许别人欺负他,还和他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对于集上一位素不相识的乞讨老汉,他倾囊相助,无私相帮,甚至把自己所穿的外套也送给了人家,这正是古人所言的“解衣推食”。对此,用陕北人的说法是,近平很“仁义”,他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对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

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那时起,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就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

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以人民利益至上,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初心,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便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反复强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什么要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什么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想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青春之歌,在这里奏响回荡

书中许多受访者都提到:知青习近平不仅经常称自己是农民,也经常说“我们老陕”如何如何,还能说一口地道的陕北话,因为他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是很光荣的事。在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总是尽量把人的思想做通,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地做好了。

梁家河村有个偷鸡摸狗、屡教不改的“二流子”,多次受到惩罚教育仍然不思悔改,知青习近平逐条给他讲道理,直讲得他心服口服,最终转变成为了一名好社员,还与习近平成了好朋友。对此,村里的人都竖起大拇指说:“北京来的娃娃行!”

到陕北插队时,知青习近平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但是习近平没有受那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热爱读书,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灯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而今,他到基层贫困边区走访与人民群众谈话时,不仅说话接地气,也总能说到点子上,说到人民群众心坎里;他在发表讲话、演讲时,也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这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的学习积累密切相关。

在推荐上学时,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同学和校友,或入伍、或招工、或招干、或上学、或通过其他途径陆陆续续、一个一个地走了,昔日热闹的知青宿舍变成了冰房冷灶,但他却仍然留在农村;对此,知青习近平仍然是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定力,令人由衷地感佩。

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插队经历时说过:“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

现在回过头来看,七年知青生活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重要一站,也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这些书上,虽然没有字,却比有字的书要深刻得多,对人的教育作用要大得多,从中他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获到一笔受益终生的人生财富,从而为他以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梦想之船,在这里扬帆起航

在梁家河父老乡亲眼里,知青习近平具有敢说、敢做、敢担当的性格特点。

七年的知青印记,使习近平一直称:“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知青习近平那时的梦想是什么呢?对此,书中许多受访者都讲道:“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跟全村人说过一句话:“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1982年,习近平决定从时任国防部长耿飚秘书岗位上下基层任职时,也曾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虽然前面的路不确定性很大,但这又一次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的不同常人之处,因为不管从政道路和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

在插队期间,习近平是一名普通知青,他能够入党是因为他符合党员标准,表现好,具备入党条件;他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公社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因为表现优秀,他被抽调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做社教工作,结束时公社党委书记赵廷璧要留他在赵家河大队当支书,而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兴说:“你们想得美,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社教一结束,习近平就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在习近平当梁家河村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村里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代销店,有磨坊……在习近平的带领下,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

以青春之歌奏响中国之梦。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真情写照,也是写给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励志铭、为全体中华儿女吹响的冲锋号,更是写给我们当代每个青年人的标准答案。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党和国家紧密相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艘历史巨轮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该成为中国梦的奠基者、铺路人。

一片初心终不改,伟大梦想正扬帆。

(作者鲁浩单位:河南省纪委廉政教育中心)

上一篇:[光明讲坛] 程民生:《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
下一篇:解放周末/言讲:话外音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