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涓涓细流润心田——霸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扫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连续19年保持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的荣誉称号,2012年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县级市,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中心的霸州市,在多民族社会的发展交融与京畿千年文化的辐射传承中,日显底蕴的博大与厚重。

文化是潜在的社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多年来,霸州不仅在于通过有形的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和乡村品位,赋予了城乡全新的内涵,更为这座城市找到了文脉和灵魂。

以顶层设计为蓝本 设施网络提质增量

“开门红呀个好模样,漫天锣鼓敲不够热闹欢畅……”大红扇子舞起来, 2015年12月29日上午,伴随着音乐《开门红》,霸州镇牛业庄村综合文化站里,由十几名村民组成的秧歌队正在跳广场舞。

霸州镇文化站占地6000平方米,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功能区。每天闲暇时间,村民们都会来到站里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

在完成全国“示范项目创建”的基础上,霸州市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宗旨,以强化政府行为为抓手,以常态管理机制为保障,以品牌文化活动为特色,以文化人才队伍为支撑,构筑起“以文惠民、以文聚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以文娱民、以文养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实力霸州、活力霸州、绿色霸州、幸福霸州”。

多年来,霸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再到“十三五”,都专门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

按照这一蓝本,在创建工作中,霸州本着“硬件设施扩增量,服务机构提素质,服务科目求创新”的原则,加大财政投入,拓展服务项目,增加产品供给。

截至目前,15个乡镇文化站在原功能室标准配备的基础上,又设置了部分非遗活动室、传习室、老年活动室等功能用房,配备了音响、乐器等设备;新增胜芳、信安、东杨庄、南孟等12处乡镇电子阅览室;383个农家书屋的图书、桌椅和阅览室配置得以更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空白点全都被消灭;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全面改造;华夏民间收藏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硬件全部提升。

2013年,霸州努力探索社会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和再拓展,利用公式牛河历史文化公园的得天优势成功打造了“米春茂艺术馆”、“范家坊工笔画院”和“姚占芳工笔绘画工作室”,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项目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了融资多渠道、文化产品多重服务交相辉映的良好态势。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 文化品牌异彩纷呈

唱腔高亢、激越、慷慨,听来使人痛快淋漓……2015年12月29日,霸州市文化馆四楼综合活动室里,77岁的侯玉芬正在跟团里的戏友们练习《杜十娘》选段。

“团成立到现在有四年了,已经发展到三四十个人了。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免费唱戏的地方,真好。”

侯玉芬是霸州文化馆下属的河北梆子团里年龄最大的成员,每周一、三、五上午九点,她都会准时和团里的成员聚在一起唱唱戏。

霸州是戏曲之乡,京评梆昆戏迷广布、票友众多。围绕戏曲品牌,由政府投资购买服务,创办了“月月唱大戏”品牌文化活动。自2006年3月创演至今,吸引了京津冀及全国众多一线戏曲院团和戏曲名家来霸州登台献艺,截至目前,共举办大戏演出150余场,央视戏曲频道录制并播出12场,到场人数达到16.5万人次。每月28号已定格为不同地域、不同层次观众共同赏戏品戏的重要日子。

“周末小剧场”是霸州市委、市政府为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提升本地戏迷艺术水准,丰富广大市民业余文化生活而推出的一项特色文化活动,在满足乡土情结展现和释放的同时,也给京津冀周边及来自海内外的戏迷票友提供了交流学习的舞台。

截至目前,霸州市共有业余文艺团体1000余支,涵盖戏曲、歌咏、花会、诗歌、广场舞、交际舞、体育舞蹈等多个门类。2006年以来,先后创办了“彩色周末”“戏曲大赛”“少儿才艺大赛”等贴近群众的品牌文化活动,激发了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

在古镇胜芳,被乾隆皇帝御封的御览转秋千、挎鼓会,更是借助每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将花会与花灯有机结合……一动一静之间,尽情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创新。

立足基层、发自底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好戏不断。各村街的秧歌会、广场舞、大合唱、票友联谊,书画展、诗辞笔会等文化活动在基层已蔚然成风,并融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连续十年的“农民文艺汇演”,让越来越多的新农民走进媒体大舞台,体验明星范儿,实现明星梦。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增强的是霸州文化惠民的内生动力。建立数据库,举办培训班,收徒传艺,传承非遗文化,霸州不遗余力。目前共发掘、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12项,市级非遗项目20项。以胜芳花灯、盂兰灯会、南音乐会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正在成为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保留品牌。

经过多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引导,“看大戏,赏书画,咏诗词,游古镇,泡温泉,品美食”正在成为霸州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惠民成果充分保障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霸州一直坚持人才队伍的阶梯化建设,久久为功。

扶植和激励人才成长。政府通过以市管专家的名义,聘请国宝级、大师级专家学者为霸州文化续存与发展把脉问诊,谋良方、支好招儿;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奖文艺精品和创作精英,给予霸州籍书画家及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者以荣誉、津贴或资助。

筑巢引凤,为域外优秀人才铺路、托底。如政府出奖励资金,引进了北京自行车收藏家王明玺;出房、出地儿,引来了米春茂画院……

注重实用性、乡土化人才培养,打造“万千百十”人才队伍。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了万人文化大军、千名文化骨干、百位文化明星和十二大文化门类的基层文化队伍。并构建起一个由文化专业人员、文化志愿者和业余文化骨干相叠加的梯级队伍。其中登记在册的专业人员队伍150人,业余文艺社团1000个,业余文化骨干2000余人,志愿者10000余人。

举机制之纲,张文化建设之目。为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落地有声,服务民生,在霸州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到基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之中。

按照创建考核指标,建立起了领导分包联动机制,推动市、乡、村“三级分包、三级联动”责任制,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进一步彰显。

形成政策引导机制。对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取“政府买单,群众享受”的方式;对投资规模亿元以上的文化项目,市里还采取了“集体合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而对民间文化机构在执照领取、土地审批、项目申报等方面,能免收的费用,全都减免,能给予贴补照顾的,以上线考量;同时,出台多项以奖代补新规,刺激公共文化服务朝着多元、纵深、高效迈进。

量化标准,深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定期考核,通过月报账、季小结、半年跟踪、年底总评的方式,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让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今,霸州已建成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千余处。市文化馆、霸州图书馆、霸州博物馆处于全省领先,华夏民间收藏馆、美术馆、李少春大剧院、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等在全国也满载盛誉; 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83个村街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383个农家书屋、1个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和383个基层服务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文化的江河大川,滋养着这方沃土,润泽着人的心灵,也承载着霸州人孜孜以求的文化梦。

上一篇:互联网10大趋势
下一篇:2016文化热点:博物馆热升温 实体书店回暖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