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既是追忆、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踏青游春的乐趣节日。几年前,清明节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这对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意义重大。这个传承千年的时间节点和文化符号,究竟包含着哪些重要内涵?在当今“网络祭扫”等新型标签下,人们又应该如何传承清明节的文化精神?
时值清明,光明网记者独家对话中国民俗文化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仲富兰。他认为,为了更好发扬清明节文化的积极意义,如今的清明节应该成为“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重要平台。
3月31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东河小学学生向刁统田烈士墓敬献山花。新华社发(刘明祥摄)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
记者:“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以上种种古人描写清明时节风景以及习俗的诗文中不难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节日,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迁?
仲富兰:实际上,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大抵都与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对于“清明节脱胎于寒食节”的说法在学界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展读典籍发现,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将寒食节与上巳节融合的民俗节日。比如,“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便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的有力左证。唐代之前的寒食节,民间也称为“禁烟节”“冷节”,因为在清明节气前的一二天,因此每到寒食节,民间禁烟火、吃冷食,并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宋代以后,寒食节与清明节长期处在同一令节期间,虽然寒食、展墓等内容基本相沿不变。后面,从展墓、墓祭到正式扫墓,寒食节不断丰富了祭扫先人的节俗,为后来的清明节做了铺垫。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另外,“清明”一词也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名称。其实,它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到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气。这个农历节气,时值阳春三月初(公历为4月5日前后),严寒尽头绽春蕾,万象更新的春天到来,到处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呈现出一片清明景象。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
也就是说,清明节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重“身份”,兼有扫墓祭奠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游玩的欢乐两种情感氛围。因此,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来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等融合而成的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追思先人,勿忘生者”
记者:从节日的历史形成过程看,数千年来的清明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我们应该如何概括清明节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仲富兰:清明节蕴涵的文化意义,莫过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这八个字。切莫小看这简单的八个字。其实,所有的清明节俗活动的具体内容都浓缩其间。各种祭奠扫墓、追思先贤、敬重祖先属于前者;伴随清明节日的大众性娱乐活动,包括斗鸡、拔河、放风筝、蹴鞠等则属于后者,两者的结合所形成的林林总总的节俗形式,大抵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而且就一般的情形而论,这些节俗形式的缘起并非来自官方的律令条文,而是芸芸众生自发形成的习俗事项。这种习俗远比礼法所规范的传统要坚韧得多,强大得多。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人豁达的生死观。孔子的“子不曰怪力乱神”,庄子的“齐生死”,把生与死看得等量齐观,把生命看成是一种呈“拋物线”型的自然过程,对生存和死亡都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以前就已经存在。即使面对死亡,也是认为走向另一个世界,许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要“去马克思那里报到”,对待死亡依然是一种淡然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生命韧性特别顽强的民族。由此而派生出对于生命的两种状态:一是对生命抱有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知足常乐”的生存观;二是“砍头不过风吹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视死如归”的死亡观。
从这种豁达的生死观出发,在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形成浓烈的“生死排场”。崇尚“厚敛重葬”“入土为安”的中国对逝去先人的安排特别重视,一位老人在平日里可能孤独凄凉,死后却可能备受哀荣,生前不能享受的物质生活和尊敬,在死亡的时候却是轰轰烈烈,大讲排场。比如,现在有儿女为故去父母烧纸房子、纸汽车、纸钱等,这说明,在中国“死亡”不仅仅给一个人、一代人造成影响,往往要影响几代人。丧葬习俗的背后永远都蕴涵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实际上,清明节就是这种习俗和价值判断的一种载体和平台。自古以来,“入土为安”习俗的顽强传承,土葬后的坟墓历经一年四季的风霜雨雪难免会堆土蒙尘、难免会草木凋零,就像故去的亲人越走越远。因此,在来年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清新明洁之时,就有了“扫墓”之举。扫墓,其实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孝敬老人、敬重祖先。所以,千万不能将清明节看窄了,好像清明节就是扫墓、烧纸钱,这个节日的意义在于对已逝的亲人、祖先、先贤、英烈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节不可忽视价值在于通过节日、聚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传承,凝聚着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资料图片)
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清明日不能“俗气四溢”
记者:刚刚您也提到现代社会环境里,出现了不少“奇葩”的祭奠方式,除烧纸钱、香烛外,还有一些“金山、银山”“LV”等奢侈品,甚至出现了“海鲜大礼包”“财富套装”等祭祀用品。尤其清明节前后,这些过于商业化的祭品得以热卖,种种竞奢炫富现象让不少人感叹清明节几乎变成了“消费节日”。对这类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仲富兰:千百年来,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不过,近年来种种清明节习俗怪象丛生,过去代表钱和家畜的简单祭品似乎“过时”了,今天的冥品也在“与时俱进”,不少冥器店罗列着轿车、洋房、麻将、护照、房产证、名牌服装、私人飞机等,甚至有人“体贴地”考虑到逝者更为实际的“出行需求”,用焚烧纸做成了“地铁季票”。以至于有些外媒报道:“中国人每年烧掉的用来缅怀祖先的一系列祭品,已成为展现国家越来越富裕、不断变化消费品位的指标……”事实上,这些报道并非耸人听闻,而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长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顽强的观念,就是我们生活在阳间,逝者活在阴间,阴阳永隔怎么联系?焚烧就是唯一的媒介。于是,千家万户都用火烧的方式将祭祀物品“交给”先人。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高达千吨以上,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消费”超过百亿元。人们如同在进行着一场“烧纸”比赛,好像烧纸越多孝心越大。清雅深沉、诗意浓郁的清明日变得“火气十足”“俗气四溢”,如此不伦不类,与“清明”节日是不能协调的。
记者: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热议的话题除了林林总总的奢侈祭奠外,有关“墓地价格持续走高”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一块大小只有一平方米的普通墓地,在大中城市的售价一再攀升,甚至把房价都远远抛在了后面。也有不少报道称,一座座“天价墓”背后隐藏着“殡葬暴利”“殡葬垄断”等现象。这些行业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仲富兰:近年来,墓地价格持续走高,很多人惊呼“死不起”,有人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失衡。而依我看,这并不见得,恐怕另有深层原因。不可否认,随着“银发浪潮”对当代社会的冲击,墓地需求量确实处于上升态势,可诺大的中国真的土地紧张到没有墓葬土地的程度了吗?
我认为,整个殡葬行业并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与秩序。因为墓园、墓地都要经过行政审批,而审核不到位、制度和管理不合理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垄断”这个黑手依然“高悬霸主鞭”,定价“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民众也无可奈何。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坚决打破殡葬行业的垄断,建立健全殡葬业服务体系,让殡葬管理机制公开、公平、透明。
另外,更要完善相关殡葬法规体系,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者”在殡仪服务和销售丧葬用品等方面哄抬物价的行为。实际上,一系列措施的出路还在于深化改革,对这个带有垄断性质、政企不分、半服务半市场的丧葬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
将“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内涵发扬光大
记者:当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媒介也在不断侵蚀着传统节日文化。基于此,我们应该如何加强保护传统清明节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现代人应该如何深入理解并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仲富兰: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清明节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上海市率先提出的“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是其中最具时令特点的情绪,应该发扬光大。
“祭先烈”,就是生者对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的怀念与景仰,要缅怀、学习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日和平年代的先烈,要踏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业,通过“祭先烈”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清明节国内数以千计的媒体、中文网站共同发起“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的网上公祭活动,就表达着社会公众对为国捐躯的民族英烈的深情缅怀和思念。
“敬先贤”,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有大功于社会的人。他们虽然不是政治人物,但曾以自己的贤能、品德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在我看来,先贤是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一般是以科、教、文、卫、工、商及前朝官员、地方绅士中具有社会声望的人士构成。他们通常站在公众利益和弱势群体一边,拥有热衷求实而忠于真理的奉献精神,是社会的良心和脊梁。怀念先贤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荣辱观教育的深入。
“忆先人”,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一代代先人的艰难打拼、辛勤开拓奋斗,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继续前行的起点,缅怀与祭祀先人既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浩瀚历史的敬畏。个体之祖先赖于血缘所系,民族之祖先显于象征血缘。虽在全球一体化的交融时代,但“我是谁”的心灵追问和寻根意识仍不可避免,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扫墓上坟”谒祖的祭祀礼仪正好满足了海内外华夏赤子的心愿。
互联网时代,应形成内容丰富的祭祀形式
记者:清明节扫墓不仅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生者的一次精神洗礼。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登录网上纪念馆为逝者点烛献花寄思念,或者扫描二维码观看逝者生平事迹、图片视频等“互联网+殡葬”现象相继出现。今后它们有没有可能发展成主流祭扫形式?
仲富兰:传统的扫墓是“墓祭”,需要亲力亲为,去先人坟前点一炷清香,烧一些纸钱,抑或是献上一捧鲜花。自古以来,除了“墓祭”外,还包括家祭、庙祭、年祭等形式丰富多样的祭祖活动,这些祭祀仪式都需要亲历性,容不得虚拟做假,这也是网络祭扫难以在当今广泛推行的难点所在,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认为单纯的网络祭扫不会成为祭扫墓地的主流形式。
不可否认,如今清明节的祭扫形式过于单调,且不说城里居民没有家族祠堂,即便是乡村,宗族聚居的祠堂不少也成了旅游景点或“农家乐”场所,邻里、村落里缺乏祭祀仪式的公共空间,这给人们精神上也会造成某种缺失感。在这般祭祀形式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亲人聚集在一起,驱车几十公里、不辞辛劳来到逝者坟茔前祭扫,成了当今大部分城区居民寄托哀思的主要选择,这样每逢清明节都面临着千军万马“齐扫墓”现象,这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人流聚集等问题,甚至给城市治理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释放生者对于逝者寄托哀思的通道;二是丰富祭祀活动功能,使祭祀不至于越来越简单直至退化。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角度,生者对于逝者的追念不能仅理解为“上坟”,怀念与情感寄托可以有多种方式,此时互联网的特殊作用便不容被低估。当代人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折中一下,形成“互联网+祭扫”的形式?通过网络让先人的音容笑貌、事业成就得以广泛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丰富各种祭祀形式,共同来缅怀故人,逐渐形成一种具有丰富内容的祭祀形式,来“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