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国外如何提升传统节日的凝聚力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在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心理机制、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价值、传承社会美德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情感、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文化濡化等社会功能。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节日的经济功能也逐步显现。为更好提升传统节日凝聚力、发挥节日作用,各国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努力增强民众的节日认同感与参与度。

  传统节日中的社会参与和慈善传统

  西方节日中,社区会自发组织聚会、游行等各类节庆活动。社区董事会主要进行组织工作,非政府组织和商业机构会提供资金赞助,有时也会在居民中开展筹款活动,社区志愿者会积极筹备和参与活动,给予物质和行动上的支持。西方节庆活动常常热闹非凡,具有外向性的特点,追求自由、狂欢、娱乐。共同参与社区节庆活动,成为社区成员沟通往来、增强归属感的重要平台。

  节日也是非政府组织发起公益慈善活动的高峰期,在美国,每年从感恩节到新年假期的六周,非政府组织都迎来捐赠的高潮,美国人近25%的捐助行为都在此时段。公益慈善活动已成为圣诞季乐善好施、给予和帮助精神的标志。1891年,美国公益慈善组织救世军发起“红铁桶项目”,致力于确保穷人在圣诞节期间能吃饱穿暖,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圣诞节礼物。每年的12月,在大街小巷都有救世军开展募捐活动,社会影响力广泛。欧洲公益慈善组织“食品银行”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遍及欧洲的13个国家,每年在圣诞季发起全国食品捐赠活动。

  重视传统节日仪式

  节日仪式是节日文化、信仰、价值观的形象载体,其符号与标志对传统节日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庆祝节日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使用节日符号、举行节日仪式的过程。

  韩国中秋节的祭祖和扫墓仪式体现了对传统礼节的恪守,对祖先恩德的追忆和尊重,对亲情的重视和家族精神的传承。中秋节在韩国受重视程度不亚于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会有80%以上的韩国人在中秋节期间返乡探亲,形成“民族大移动”的壮观场面。韩国中秋节的祭祖仪式有一套完整的规则和流程,肃穆而隆重。

  日本的成人仪式标志着年轻人以后必须独立生活、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成人节是日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源于中国古代成人仪礼“冠礼”。节日当天日本各地都会举办成人节仪式,一般在学校、企业或公共机构中以报告会、讲演会等形式举办。仪式中,年轻人在接受祝贺的同时也要发表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的规划,这种公开承诺的仪式感会对他们遵守成年人规范、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起到内化作用。

  圣诞节的点灯仪式是传统的节日活动,代表着圣诞节庆序幕的开启,表达了欢乐与温暖、憧憬美好未来的节日精神。自1923年起,每年12月初,美国白宫都会举行“国家圣诞树点灯仪式”。西方国家的各个广场、街道也会举办隆重的圣诞树点灯仪式。点灯仪式也是一场盛大的公众活动,大家相聚在圣诞树下,共同在点灯前倒计时、在亮灯的刹那欢呼喝彩。

  推动节庆文化活动

  节庆文化活动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节日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瑞士日内瓦每年12月举行“登城节”,纪念1602年12月11日日内瓦人民胜利抵抗外敌入侵。“登城节”节庆活动由当地政府和“1602年战役”等民间组织举办。日内瓦人会在节日期间穿上古代服装,聚集到日内瓦老城,再现当年的战斗、庆祝和生活场面,包括火枪手射击、点燃大炮、架云梯登城以及鼓乐演奏等,整个老城呈现出17世纪初的真实场景。“登城节”呈现了一部以日内瓦老城为舞台的历史剧,既推动了节日经济的发展,也生动地传递了日内瓦人的精神。

  韩国民俗村是体验韩国传统文化的著名旅游景点,中秋节期间会推出一系列再现传统中秋风俗的文化活动,游客们可以看到农乐游戏、踩绳表演、马上武艺、长鼓等民俗表演节目,体验翻板子、跳跳板、滚铁环等中秋民俗游戏。同时,在韩国五大宫殿、国立博物馆等地都有民俗表演和民俗游戏的公益活动。韩国宫殿还会提供免费学习传统茶道、体验王室传统礼仪等课程。大型文化会馆、艺术剧场会提供免费的舞蹈剧、音乐会表演。传统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鲜明标志,为鼓励民众穿民族服装,穿韩服的游客可免费参观韩国四大宫殿和宗庙以及王陵等地。

  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政府对传统节日、民间文化高度重视、有效保护的典型案例。江陵端午祭已有1000年的历史,是江陵市市民庆祝传统端午节的习俗,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由韩国政府于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都吸引几十万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的窗口。它不仅保存了完整的祭祀仪式,而且不断发展文娱活动,已达到上千种,实现了从单纯的民俗庆典活动向综合式庆典活动的转变,加强了民众的礼仪感、参与感、集体归属感,使节日活动规模、影响日益扩大。(陈 偲

上一篇:京津冀共唱特色文化产业“大戏”——第五届省特博会暨首届省文创会侧记
下一篇:文化自信大家谈:通过对话彰显文化自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