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泽明
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实现我们党的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思想文化凝心铸魂的作用。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把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作为提升幸福指数的突破口,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统揽,以强烈的文化自觉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模式创新,着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初步构建起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惠民水平持续提升的具有廊坊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品质的提升,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
“申报创建中部第一、制度设计全国第一、集中评审中部第一、综合评比中部第一”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我市的文化工作者以不俗的表现为廊坊又增加了一块“金字”招牌。
以示范区创建为载体 家门口建起“文化圈”
迈入三河市中心的文化广场,北侧就是面积7.4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如今,这个投资4.8亿元、占地68.19亩的建筑现在已成为三河市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十个功能区综合于一体,具备多种文化服务功能。城区市民15分钟都能到达市文化中心参与活动。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为抓手,廊坊市不断加大投入,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廊坊市县两级财政落实示范区创建专项资金5928万元,安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320万元,撬动社会各类资金投入49.05亿元。
廊坊市、县两级先后建成了廊坊市文化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书法院(馆)、文联美术馆、好人善行功德馆,以及霸州博物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中华戏曲大观园、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范家坊工笔画院,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香河文化艺术中心、固安县大剧院、大厂民族宫及书画院、永清县贾广健艺术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
如今,从市到县,从城到乡,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健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为民所用。截至目前,廊坊县一级6个文化馆和5个图书馆达到等级馆标准,31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0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74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96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达标,3212个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落实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2%,县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以上。全市10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均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为3383个行政村和社区各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活动惠及千家万户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合唱协会、京津冀三地群艺馆和廊坊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和声廊坊”京津冀合唱音乐会在廊坊市明珠影剧院举行。在这次盛况空前的音乐会上,中国合唱协会授予廊坊市“中国合唱基地”称号,廊坊因此成为全国第7个被授予合唱基地的城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树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典型示范,是一座城市永葆魅力的基石,更是城市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2007年至今,廊坊市每年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举办“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各县(市、区)同期联动,开展文艺晚会演出、公益惠民展演、民俗文化表演、游园庙会活动等100多场次,至今已举办十届。
“梦想如歌”廊坊合唱艺术节,“双百双十”农村文化先进评比,国学诵读,“百名画家画廊坊、百名摄影家拍廊坊”优秀作品巡回展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为廊坊百姓提供着一场场丰盛的文化盛宴。廊坊市还组建起13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每年深入农村免费放映数字电影3.8万场次以上,每年送图书下乡10余万册,市县两级组织送文化下乡2200多场次,受益群众100多万人次,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我市还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建立了104个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安排专业人员分片包干开展文艺辅导培训工作,培养当地文艺骨干,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先进文化之花盛开在廊坊城乡每一个角落。
在廊坊,所有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均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读书看报、参观游览、文艺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提供。市图书馆、博物馆相继推出“书香廊坊”读书会、“文化沙龙”“廊博伴我成长”等一系列品牌服务项目。
推进文化协同发展 构建京津廊文化一体化新格局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场属于音乐发烧友的音乐狂欢——2016超级草莓音乐节在香河县第一城举办,来自京津冀及全国各地的15万观众共享音乐盛会。为期3天的演出中,150余组国内外音乐人参演,明清北京皇城文化与现代摇滚艺术在香河激烈碰撞,演绎出别样繁华盛景,香河新的身姿引人关注。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2016年以来,廊坊市开展“京津冀文化联动”系列交流活动11次,强力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6月8日,由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与河北省廊坊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京津冀非遗精品联展暨第四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在廊坊启幕,超过1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参与,来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的40多项精美手工艺品也在廊坊首次展出。
9月18日至9月21日首届京津冀运河书香节暨廊坊金秋书展举行。此活动以“阅运河文化品廊坊书香”为主题,共分为经典诵读展演、开幕式、运河寻踪及论坛、全民阅读大讲堂、“魅力运河·生态画廊”、精品书展系列活动六个板块,引得众多京津冀专家学者、游客来廊。
“走出去”与“请进来”过程中,廊坊加快构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奋力开辟京津廊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在廊坊市大力推动下,京津冀三地10个区市文化部门共同签订了《“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书》,在文艺展演、非遗展示、干部挂职、经验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携手构建起了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推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共享,促进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无止境,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无止境,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无止境。”廊坊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当前,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通过打造一张文化体验城市名片,建立十大优秀文化队伍,组织百场精品文化活动,建设千个文化惠民中心,评选万户文化示范家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做成响亮品牌,让文化营养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