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消息一出,就引爆了社交媒体,不少网友微博留言:“老祖宗的智慧,不服不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前,昆曲、古琴、京剧、书法、珠算等30个“非遗”项目率先进入了世界级非遗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因成功申遗重新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其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同样引起现代人的深思。在工业化、全球化的当下,作为农耕文明经验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有何实用价值?申遗成功后,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的保护与发扬,又当采取哪些新措施?在二十四节气的利用中,有哪些民间智慧亟待发扬?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向非遗、民俗专家进行采访。
1 历史渊源
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多数国人耳熟能详,也勾起不少童年回忆。如今,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这首古老的民俗歌谣再次在社交媒体走红。
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历法有着密切关联: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气象知识体系;阴历依据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依据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即“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一部分。
据《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所有节气的名称都与今天一样,这就表明至少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二十四节气体系。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沿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国际气象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体现的是自然的气象周期,而月亮盈缺变化则象征着人的生命节律,两者的交错表现出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意识的知识根据,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生命智慧。”南京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高小康认为。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气象知识,而且还伴随着节气知识的传播教育,形成了传统的生活节奏习俗以及诗意。”高小康指出,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纷繁多样的民间文化,如谚语、歌谣、诗词、传说、曲赋、工艺品、书画、民俗等。《诗经》的《七月》、陆游的《时雨》,都是其中的脍炙人口之作。时至今日,不少地区仍然保存着各有特色的节令饮食文化。广东人“冬大过年”的节俗传统,就是一个生动的表现。
与悠久的发展历史相应,二十四节气曾走过漫长的申遗之路。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2 当代价值
唤醒现代人的自然诗意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著名学者余世存作品《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的出版,恰逢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时。他在书中以现代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他看来,节气是自然时空的代表,它与“人格”和“文明”之间发生作用,是它在当下最深刻的意义。
“中国人生活在这样的时间中,形成了自有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每一个节气都能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余世存认为,节气并不只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与人们生活的整个世界有关,这也是为何二十四节气能跨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得到普遍认同的因由。
“我们并不只有农业文明需要诗意,今天的日常生活同样需要诗意。”在气候日益变得复杂异常、生活越来越匆忙无序和空洞化的当下,高小康认为,二十四节气也有助启示当代人对宇宙和生命的关注,提高精神境界和生命体验,从知识和精神生活层面重构生态文明。
3 传承活化
保护与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
随着非遗保护观念的深入,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罗大众都渐渐意识到,申遗只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手段,是“加油站”而非“终点站”。面向未来,活化传统的文化基因,才是申遗的根本目的。
城市化的突飞猛进,令传统古老乡村的生活形态逐渐消逝。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农业文化遗存,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表示,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然而,进入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以后,这些传统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关系不紧密了。二十四节气或许在保健养生方面还有参考价值,但它对农耕的指导意义已经很弱了。”他说。
非遗保护强调整体性原则:一方面指“文化整体”,即非遗项目本身主要构造与特征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指“生态整体”,要求将与非遗项目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一起加以保护。
“从这个角度出发,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不只是知识层面的保护,每一个节气相关的民俗活动都必须保护。但这些民俗活动又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项目,保护机构和传承人都不一样,保护难度非常大。”宋俊华认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也需要创新保护模式:“将相关的非遗项目进行‘打包’保护,固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但如何落实,还需要从具体层面进行探讨。”
高小康则建言,将二十四节气转化为主题性的公共活动,是活态传承一种可行方式,包括提倡合乎健康生态节律的生活习惯、举办与节气相关的民俗或艺术活动等。
二十四节气属于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类似这样亟需保护的非遗项目还有不少。作为与地域生态相关的地方性保健生活习俗,广东凉茶也是其中一种。高小康认为,这类非遗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开发,仍有不少空白值得探讨。“比方说,凉茶正被开发成为一种与可乐性质相似的方便饮品,但传统凉茶及其相关生态却在消亡,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危机。”他说。
“历史文化遗产并无所谓‘落伍’。只有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急功近利、破坏文化遗产的观念与行为,才是真正的落伍。”高小康总结道。
据悉,《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已由文化部和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制定。根据计划,相关部门将每年组织举办两期“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以期在五年内培训300人。该保护计划的培训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的专门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同时,还将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 ●南方日报记者 钟琳 杨逸 实习生 钟志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