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古旧住宅上,我们仍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耕”与“读”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在繁重的农业劳动之余,还能挑灯夜读,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耕读文化。耕读不仅是指半耕半读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追求。古代耕读文化有哪些内涵?对现代社会是否有借鉴意义?本版特摘登三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探讨当今社会建设和拓展耕读文化的时代价值。
古代知识分子一边耕作,一边读书,是中国古代乡村最美的风景。图为木雕《渔樵耕读书院外景》。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民以耕读为事 士以气节相高——古代耕读文化探论
作者:李良松(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耕”即从事农业劳动,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即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古代读书人一边辛勤耕作,一边刻苦学习,无论耕作多么繁忙,也动摇不了他们读书的意志。
古代的耕读包含多种含义。首先是指躬耕读书,即勤于耕作,发奋读书。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古人认为耕田与耕书同为一理,只有耕作才会有收获。耕读也可以指开化蒙昧、教化民众。在耕作之余,读点圣贤书,潜移默化地接受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学习做人的道理,移风易俗。“劝化风俗,务以耕读为业。”耕读还可以是一种思想境界或归隐情怀。古代有不少有文化而不愿做官或不能做官的人,他们“耕读自怡”“耕读自乐,不求闻知于人”。
耕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耕读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做人、行事、信仰各个方面。从最初强调自食其力的自立精神,到“勤耕立家,苦读荣身”的耕读文化,再到“耕读传家”的人本精神,尽管耕读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在不断变化和丰富,但耕读文化的精髓还是儒家学说。
古人为什么要倡导耕读?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改变民风,二是学以致仕,三是通达礼义,四是提升境界。古代知识分子通过耕读,接近生产实际,接近农民,养成了务实作风,有的还从农耕实践中提炼出哲学思想,比如《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步入工商文明的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工作方式有很大变化,但对学习思考的追求不能松懈。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古人耕读文化的精神,“耕以养身,读以明道”,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一个贤达的、有知识有情怀的现代公民。
把握“变”与“常” 传承文化之“常道”——挖掘耕读精神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中华民族自古是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农业文明加上以“明人伦”为主的学校教育,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虽然当今社会已由农业文明步入工商文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必然有所发展、变化,但是正如孔子所说,“礼”既有相“因”继承,又有“损益”发展。在笔者看来,中国传统耕读文化中的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克勤克俭、人与天调、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内涵,是当今时代仍有现实价值的文化之“常道”。
一是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农业文明大多是聚族而居,因此,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宗族和家庭,重视宗法秩序和家庭伦理。孝悌,即爱亲敬长,是家庭伦理的基本要素。儒家学说以孝悌为仁之本始,而“仁”就是普遍“爱人”,从孝悌的亲亲之情扩充升华为“泛爱众”的普遍道德,从而达到全社会的道德和谐。其不仅具有人际关系的普遍道德意义,而且兼及“爱物”的生态保护意义。
耕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留住耕读文化的记忆,传承和发扬耕读精神。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漈头村有一座“耕读文化大观园”,那里满满都是这座千年古村的耕读记忆。图为园主张书岩展示20世纪20年代制作的木质保温桶。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就全球化的普遍伦理来讲,家庭仍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大宗教代表人士共同发表的《全球伦理宣言》指出:“只有在个人关系和家庭关系中已经体验到的东西,才能够在国家之间及宗教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实行。”《宣言》还说:“数千年以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在农业文明中形成的孝悌为本、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克勤克俭,人与天调。在长期艰苦的农业生产生活中,中华民族很早就养成了“克勤克俭”的美德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思想,这在当今的工商文明、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当今社会出现了过度消费、生态环境危机等现象,更呼唤着克勤克俭、人与天调的精神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是自强不息,协和万邦。在耕读传统中,长辈教育后代的两句最朴实也最重要的话就是“要学好”“要要强”。实际上“要学好”就是要崇尚道德,“要要强”就是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在耕读传统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把个人自强、家庭自强和民族自强结合在一起的,而“自强”又是与“厚德载物”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中华民族虽然“自强”,但是同时也爱好安定、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协和万邦”“以天下为一家”。这在现时代的国际关系中,就是“永不称霸”,主张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人类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
自植灵根 美政美俗——新时期耕读文化的重建与拓展
作者:郭齐勇(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
新时期耕读文化的重建与拓展,必须以人为目的,即以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在现代社会,人们面对各种压力,精神与心理疾病增加,更加需要养育人性的新的文化来陶冶情操、涵养人心。
构建现代社会的伦理体系,需要有本土文化,特别是长期积淀下来并且对公序良俗有滋润、滋养作用的儒家礼乐文明来支撑,来起作用。这也是新时代重建和拓展耕读文化的现实意义,即在民间自植灵根,安身立命,返本开新,美政美俗。
新时期耕读文化重建与拓展的工作一定要做实做细。
在方法上,经典教育不能缺位。比如可以编撰传统文化读本。蔡元培先生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和《华工学校讲义》,在民国期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他创造性地转化了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建议办好社区书院。在村落和社区布局上要满足“耕读”需求。古代书院都有学规,明确兴教办学的宗旨,落实到身心修养上来。现在的书院职能各异,可以结合实际订立学规。发挥老百姓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潜力,让社区书院成为老百姓修身增德的道场。建议制定新的家礼社礼。今天许多中国人过生日、婚丧嫁娶都唱西洋歌,奏西洋乐,冠昏丧祭弄得很乱,需整饬。建议建设新时代的“七伦”,即父(母)子(女)有仁亲、夫妻有爱敬、兄弟(姊妹)有情义、朋友有诚信、上下级有义礼、同事有仁智、群己有忠恕。
人性、心性教育,文化理念与信仰的教育是根本的、管总的、长久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与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来美政美俗、养心养性是历史上儒家教育的传统,值得我们借鉴。将其用于今天公民道德的建设之中,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中国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