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故事汇
【百姓故事汇】 彰显青春力量 绽放绚丽之花

彰显青春力量 绽放绚丽之花

——廊坊“80后”“90后”投身抗“疫”一线风采录

两次“心动”亮灯 依然选择坚守

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亮

廊坊开发区东方之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晓亮为出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34岁的王晓亮是廊坊开发区东方之珠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疫情防控期间,他一直高强度工作,经常24小时连轴转,先后两次突发急性心动过速。即便如此,王晓亮没有请过一天假。

  果断施策 筑牢疫情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面对疫情,王晓亮带领东方之珠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压实责任,高标准、严要求、创新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社区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东方之珠社区地理位置特殊,所有边界紧邻北京,被称为“廊坊北大门的门槛”,管辖7个小区,有居民3万余人,还承担着科技谷3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为做好防控工作,1月25日,王晓亮果断决定:每个小区只留一条进出通道,并设置劝返点。

  印制宣传条幅、明白纸等,安排物业人员悬挂、张贴在小区显眼处,每个小区发放宣传小音箱,全天候播放防控信息,并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疫情防控信息,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迅速成立由社区“两委”班子、物业人员、楼门长、社区民警组成的“五位一体”防控队伍,全面开展防控工作,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认真履职 坚守防控一线

  1月29日,王晓亮接到新的工作任务:三天之内摸清辖区人员底数,并登记造册、据实上报。

  如何保质保量做好这项工作?王晓亮白天挨家挨户登门摸排,晚上整理登记相关信息。相同的话每天要说上几百遍,遇到不配合的居民,还要反复耐心解释。他连着两个昼夜没合眼,还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辖区在职党员、物业公司、志愿者等,电话、微信、入户多管齐下,确保排查不漏一人、不漏一户。经过努力,两天时间完成了摸排登统任务。

  王晓亮出色完成了工作,但长期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

  “疫情防控期间,晓亮已经先后两次突发急性心动过速。医生说他太累了,要卧床静养。”云鹏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马东说,“他每次打几瓶点滴又回到工作岗位。”。

  “现在情况特殊,让我在家躺着也歇不踏实。我按时吃药、有时间歇会儿就好了,没事的。”王晓亮说。

  模范带头 抓好防控队伍

  在东方之珠社区,到处都能看到王晓亮忙碌的身影,在办公室安排工作;在卡口监督出入检测;在小区巡视消杀情况;为居家隔离人员和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

  他的手机随时都会响起:有咨询返廊办法和要求的;有内心恐慌寻求心理安慰的;有居家隔离咨询代买服务的。

  不管多么繁琐,每一次他都会耐心答复、全力帮助解决。从大年三十开始,他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饿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凉水,深夜回家前还得到小区出入口巡视一遍心里才踏实。

  旭辉十九城邦居民荣静说,居委会就在他们小区内,每天都能看到王晓亮带头巡查、摸排、消杀,办事负责,让人放心。

  “大家天天忙得顾不上家,看到王书记带病坚持工作,从不叫苦喊累,我们都很佩服,要向他学习,为社区居民服好务。”东方之珠社区工作人员说。

他把幼儿园变成支前餐厅

大城县博苑幼儿园负责人张忻旭

大城县博苑幼儿园负责人张忻旭把饭菜送到防控卡点

  疫情防控期间,大城县博苑幼儿园负责人张忻旭变身义务“炊事员”。28天,他和同事共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交警送“爱心餐”近4000份。

  今年39岁的张忻旭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幼儿园的假期安排,他一直宅在家中。大年初九外出买菜回家,看到小区门口执勤工作人员在冷风中吃着方便面,他很是心疼。“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在防控一线,太辛苦了。”张忻旭决定将幼儿园的厨房利用起来,做好饭菜给他们送过去。

  张忻旭在幼儿园工作群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两名厨师和一名同事的支持。第二天,他们回到了工作岗位。

  从正月初十开始,每天上午9点半,幼儿园的厨房就忙碌起来。洗菜、切菜、炒菜、出盘,不到11点半,饭菜就做好了,“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就是想让一线防控人员吃好,有更充沛的体力。” 把盒饭打好包,张忻旭出发了,“到饭点一定要送到!”

  每到一个防控卡点,放下盒饭,来不及多说几句,张忻旭就赶往下一个地点,“一耽误,饭菜就凉了。”

  送完午餐收拾妥当,又到了准备晚饭的时间。“晚饭相对简单一些,炒米饭、面条等。正月十五煮了元宵,‘二月二’送的饺子。”大城县民政局防控卡点工作人员说:“吃着‘爱心餐’,心里暖暖的。有大家的支持,我们更得守好一线。”

  送完晚饭,回到幼儿园收拾、消毒,忙完这些,张忻旭通常晚上8点才能回家。他说:“我2000年退伍,2003年创办幼儿园,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只有出点力,做点事儿,我心里才踏实。”

自觉行动才会形成带动

“80后”村党支部书记马浩然

  自马浩然成为安次区北史家务乡芦庄村党支部书记后,一些村民心中有疑问:这么年轻的书记,能挑大梁吗?就是这样一名“80后”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赢得村民称赞。

  马浩然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及后勤人员入户核查人口信息,实行地毯式摸排,尤其针对湖北武汉、环京津返乡人员,规范建立台账,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当了‘村官’,就要尽好本分,当好带头人。”马浩然说。他发动村街“两委”干部、党员、群众成立志愿服务队;为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他和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决定第一时间封闭村街出入口,只留一处供村民出入,并设立检查站点,24小时派人值守。

  马浩然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对外地返乡人员,他主动去测体温、叮嘱其隔离;和工作人员一起发宣传单、悬挂条幅;对村街卫生和消毒工作,他抢着干。马浩然的每一句“让我来”,都给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在他的带领下,村街干部一次又一次劝离聚集人员、一次又一次入户监控重点人员。

  “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干部,我理应冲锋在前。”在马浩然心中,确保村民生命健康,就是当下最重要的职责。

  政治上忠诚坚定,做百姓可靠的贴心人,这是马浩然对自己的要求。村街缺乏办公设备,便将自己公司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搬到村街;村街缺乏防控物资,他自掏腰包为村街购买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主动为村街志愿服务队提供后勤保障。

  他值班、宣传、防控、消毒,处处留下忙碌的身影。对于群众的认可,他笑着说:“我年轻,多干点没事。”

  在马浩然的感召下,村街爱心人士主动为村里送来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品,志愿者为执勤岗点送来热水、水果、方便面。

身残志坚 战“疫”有我

“90后”共产党员刘旭

  “王书记,我要报名当志愿者!”刘旭拨通安次区北昌西队村党支部书记王崇宇的电话。

  “你是第一个报名,好样的!”王崇宇很激动,可话语里有点犹豫,“你身体不太好,防控任务很重,怕你吃不消。”

  “放心吧,我没问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乡亲们干点实事。”刘旭真挚而坚定的话语,让王崇宇没了拒绝的理由。

  刘旭今年25岁。6岁那年,她发现自己走路时腿总使不上劲,上下楼需要旁人搀扶,后来一直也没能查出具体原因。刘旭从未气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考上了大学。

  成为北昌西队抗“疫”志愿者后,每天蒙蒙亮,刘旭就穿好红马甲,戴好红袖标,让妈妈扶着她去村委会。

  为方便村街安排部署防控任务,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绘制了北昌西队回迁小区分布图。原本复杂的楼栋分布变得立体清晰,谁负责哪楼栋的值守,谁负责哪楼栋的信息统计,可直接在图上标注说明,一目了然,一张分布图成了指挥作战的地形图。

  为减轻大家的工作量,她主动承担了三栋楼的信息录入工作。每天让妈妈早早把她送到村委会,中午吃碗泡面,晚上11点多再让妈妈接她回去。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说一下您所在的楼栋信息。”为给2000多名租户及时办理出入卡,刘旭在办公室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腿冻疼了,就拿件棉袄盖着保暖,她从没喊过一次累、叫过一次苦。

  数据统计、电话摸排、填报报表,刘旭样样干得出色。一起工作的哥哥姐姐让她歇歇,刘旭笑着说:“我没办法跟着大家入户摸排、站岗值守,就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辛苦,刘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旭是个特别要强、特别有责任感的孩子。她是一名党员,应该多为社会作贡献。”

守住一道进京卡 护好京廊两城人

廊坊开发区民警王继军

  3月16日,廊坊开发区蓝桉路治安检查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环区派出所民警王继军和战友正认真核查进京、入廊车辆和人员。

  “前方200米就是北京大兴区,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一道关,护好两城人。”从1月26日开始,王继军和战友们24小时坚守岗位,吃住在检查点,严守进京、入廊通道。他们在道口往来车流中疏导、指挥,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

  “在疫情防控之初,有些人不配合检查工作,我们耐心讲解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遇到特殊情况,王继军都会想办法妥善解决。

  连日来,随着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廊坊。王继军所在的蓝桉路治安检查点毗邻北京,人员流动性较强。“前不久,有外来务工人员要到检查点附近的村里去。他当时没戴口罩,很焦急。通过我们耐心劝解,他承认自己的行为欠妥。”过往人员从不愿配合到充分理解,再到全力支持检查工作,这与王继军和战友们的努力分不开。

  附近村民和企业还送来慰问品,这些暖心行动让王继军心中感动。“他们日夜坚守岗位,逐车逐人检查,太辛苦了。”小马房村村民说。

  “我从警12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应该坚守一线,身先士卒。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王继军说。

带上“课桌”上一线

南赵扶镇28名返乡大学生

  对于2019年刚大学毕业的谢洪莲来说,现在,村防控卡点的帐篷就是她的“教室”,帐篷外的方桌就是“课桌”,在这特殊的社会实践课上,她要学习的是坚守和为村民服务。

  谢洪莲是大城县南赵扶镇杨家口村人。本计划利用在家的时间好好备战考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看到村干部和志愿者忙着登记、排查、消杀,她坐不住了,“我想组织村里的大学生,成立志愿者队伍。” 谢洪莲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苑瑞杰。

  “我们村面积大,有3000多口人,只有6名村干部,虽然有村民志愿者,也忙不过来。年轻人要来帮忙,能减轻我们不少负担。” 苑瑞杰说。

  谢洪莲在村里的微信群中发出倡议,苑森美是最先响应的。苑森美是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大一学生,“我也想出一份力!” 很快返乡回村的大学生纷纷加入。这样,由28名大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队成立。

  他们走街串巷,与村干部一起摸排情况、登记建档;背着消毒液,为村街重点部位定点消毒;在村防控卡点执勤,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起初,个别家长有些顾虑,认为他们自找苦吃,起不到什么作用别添麻烦。

  “在这个时候,他们主动请缨,跟村干部和村民志愿者一起抗‘疫’,为村里作贡献,好样的!”志愿队成员李琳的父亲李泽辉说。

  在村里的微信群中,总有村民为青年志愿队点赞。“他们可帮了大忙了!就拿入户走访排查来说,得挨家挨户挨人问,有没有外来亲戚,有没有出过远门,他们分组转了好几天,登记得清清楚楚。也参与夜班轮值,那几天晚上温度特别低,可他们从没喊过苦、喊过冷。”苑瑞杰被这群有责任感的年轻人感动了。

  最近,青年志愿队中多人开始上网课,他们特意排出值班表,轮流参与防控。苑森美说:“这次志愿活动,是我们参加的最好的社会实践课,不仅学会了奉献坚守,还懂得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来源:廊坊日报)

上一篇:【百姓故事汇】 “廊坊抗疫好故事”展演活动即将播出
下一篇:【百姓故事汇】 大学生志愿者宋颖:用行动诠释战“疫”线上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