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故事汇
【百姓故事汇】【廊坊-好故事之城】希望之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勇敢接下党下达的艰巨任务,化身接地的春风,激活沉睡的泥土,吹走山川幽远的叹息,为贫远山区的百姓带来新的希望!

希望,会以什么形态降临到你的身旁?我想,希望一定是在我最困难、走头无路之时的一句安慰,甚至是一次点播。今天,我要讲述的便是一位播撒希望的可爱之人。他就是让“食用菌种植”真正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实惠的侯桂森教授。

第一次见到侯教授,是在保定市阜平县当地的农业局。他全然没有人们想象中实验室里的教授形象,更像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简陋的衣服,脚上穿着粘着泥巴的胶鞋,跟当地人别无两样。唯有笑容中的慈祥,言语中的睿智,才透出了一名知识分子的气质。就是这位不像教授的教授,在阜平一蹲就是好几年,用他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帮助大批农民迅速脱贫。在大山深处,他成了当地老百姓最尊敬的人,最亲近的人。所到之处,侯教授、侯老师,每一声称呼里都透着一种乡亲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感激。现在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受人尊敬的“食用菌种植”的顶级专家候桂森!侯桂森,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从教近40年间,他与蘑菇为伴。他一改“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蘑菇”的授课方法,把课堂搬到田间大棚,把学生带到食用菌基地,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记得牢、用得活,真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帮助大山深处,因为自然环境限制导致积贫日久的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候教授带着技术、带着赤忱来到了阜平。阜平是革命老区,但是深处大山中,土地产值底下,限制着没有走出大山的乡亲们的生活水平。中国扶贫地图中,河北省阜平县是个特殊的地方。这不仅因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留下“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遗训,改革元勋项南先后8次前来扶贫,更因为这是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这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心病,让扶贫扶到老百姓的心里头,让扶贫扶出好生活!这就是每一个来到阜平的党员、扶贫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呐喊!在侯教授第一次来阜平,给老百姓讲香菇种植的时候。人群里,老乡直接就反问“俺们连香菇都没吃过,种这东西能行?要是不成咋办,你得给俺们立个字据!”一句话,问的侯教授心中酸涩,一句话问的侯教授更塞咽喉。“怎么让乡亲们相信,过去在北方都见不到的蘑菇种植能致富?要想让老百姓相信你的技术能给带来致,就要拿出个样子!”就像多年前,候桂森在故乡廊坊农村推广技术的时候,为了让父老相信蘑菇种植技术能帮助脱贫,他自己包了大棚,种蘑菇、收蘑菇给乡亲们参观学习,甚至一宿一宿的采摘蘑菇,拿到市场上出售!最后,当侯桂森把种植蘑菇的收益摆在乡亲们面前时,乡亲们被说服了。一半是看见了收益,一半是看见了这个共产党员的真诚!

当侯桂森用相似的方法说服了阜平乡亲们的时候。他才发现,最困难的挑战,并不是说服乡亲们接受技术。而是长久的贫困生活,让老百姓不敢有做第一个亲自吃螃蟹的人。是政府下了决心,做出了尝试种植的保证,给种植蘑菇的老百姓贷款。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植下,阜平开始有了第一批蘑菇种植大棚。侯桂森挨家挨户的辅导农户种植蘑菇,配置菌棒、调控菌棚,甚至手把手给农户订制“食用菌”的收割和种植计划表。老百姓也从一开始传统种庄稼“种下地看天时”的态度,转变成了侯桂森传授的科学种植、科学规划、时间管理的新型精细化农业管理与种植技术。过去种传统庄稼,一年一亩地收入只有千多元!而现在种大棚食用菌,在成熟期,24小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收割成熟食用菌,否则价格就会暴跌,收入就会受损。甚至在最初期,有乡亲们以为种蘑菇和种庄稼一样,因为贪睡了几个小时一棚蘑菇损失了几千块后悔不已!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

是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是侯桂森教授这样的好扶贫工作者,是中国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梦想,让扶贫工作立竿见影!按照食用菌整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预计完成总投资12亿元,发展食用菌2.4万亩,栽培总量达到1.5亿棒,其中香菇1亿棒、黑木耳5000万棒,年产菇耳10万吨,总产值8亿元以上,实现产业县域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参与农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食用菌成为阜平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号产业”,党和国家把致富路的希望之路铺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

上一篇:【百姓故事汇】【廊坊-好故事之城】前进!熊猫侠!
下一篇:【百姓故事汇】【廊坊-好故事之城】最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