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专家对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彭国华

嘉 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钱 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 王晓光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 史大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如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如何确立和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如何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确保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本报今天刊发的理论对话与思想评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主持人: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早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就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警示人们如果过度使用农药,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此书在世界范围引起较大反响。近些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引起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已成为世界性共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庄严宣示。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并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钱易:最近几年,“APEC蓝”等环境话题每每引发媒体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文明程度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在粗放的发展方式下,我国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已经出现了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很多矿产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减少,水体、大气、耕地质量下降。这些突出问题表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为此,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常纪文: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生动道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通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生态环境如果遭到严重污染或破坏,必将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使经济社会发展失去可持续性。当今时代,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考验着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从国际层面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生态平衡的严重威胁。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而且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王晓光: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将其生动地概括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他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倘若青山不在、绿水不存,即便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人民群众又何谈幸福感、获得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要靠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更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和前提。

史大平: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所谓短板,就是说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不少的历史欠账。正因为存在这块明显的短板,所以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我们一定要从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主持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核心理念。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提供了基本遵循。

钱易:理念一变,海阔天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将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深刻变革,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向更加高远的新境界。“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同时强调,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充分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先导意义。

常纪文:我国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除了规范和规则的含义,还包括规律的含义。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招致自然的报复。如果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环境容量与资源基础;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必然会影响生产力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着眼点、着力点。

王晓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绿色就是大自然的根,根繁则枝叶茂,根断则树不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然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在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天人合一”观念,深深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我们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史大平:人们在发展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不仅包括人及其创造力、生产工具,而且包括生态环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表明: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也能提高生产力水平。从大量的实践与数据对比来看,“掐断”污染不会“掐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越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偿还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欠账,另一方面要解决发展中新产生的环境问题。因此,坚持绿色发展要毫不动摇,并且要有切实有效的新思路、新举措,这样才能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亮丽风景。

“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用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主持人: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一只蝴蝶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中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它表明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

钱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涉及生态环境本身,而是同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相关的多个领域展开:第一,在生产领域,应大力发展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包括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第二,在消费领域,不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有多高,都要倡导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反对奢侈浪费、非理性消费。第三,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第四,在生态环境领域,要精心呵护树木、绿地、河流、湖泊和湿地,使它们成为人类居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持良好的质量和状态。第五,在文化教育领域,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观念传播作为文化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既要加强学校教育,又要加强社会教育;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第六,在法治建设和管理领域,要通过法律、政策、管理等综合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常纪文: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我们树立统筹协同的思路和理念,而且要求我们形成统筹协同的规划与举措。在思路和理念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背景下统筹考虑;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融合,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优先战略。在规划与举措方面,要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让空间开发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坚持城乡环境治理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同时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加大农村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力度。

王晓光: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民生实事,涉及方方面面,不能“单兵突进”,而要协调推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贵州省遵义市着力增强系统思维和统筹意识,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载体,统筹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努力让特色产业强市富民、让生态城镇山水相融、让美丽乡村人人向往,推动了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协同共进。

史大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系统思维,从哲学上说,就是要统筹好局部与全局、个体与群体、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来认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和生态环境约束,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结合重庆实际,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三峡库区稳定发展,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以制度和法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主持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一些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常纪文:“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它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关键要靠制度、靠法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实行省以下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巩固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制度,形成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监管、上级部门监察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监察新模式。二是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在一些领域开展近零碳排放的示范;通过“多规合一”等措施,推进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推行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搞活环境治理市场;推进自然资源产权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资和保护,盘活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三是在加强环境保护监管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改革,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和环境金融相结合,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向集约化和连锁化方向发展,为城乡环境保护提供优质低价服务,为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奠定基础。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推行中央和省级层面的环境保护督察,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和干部环境保护审计,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促使地方党委和政府切实负起责任。

王晓光:习近平同志提出,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这“两个最严”,充分表达了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也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这就要求我们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动力、要保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为把“两个最严”落到实处,遵义市在源头上严防,划定红线,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逐步构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过程中严管,实施严格的水、大气质量管理监测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实现能耗动态监控;在后果上严惩,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零容忍”,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法治思维为建设美好家园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史大平:“两个最严”的提法切中要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遏制住“恶性循环”的态势,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要求。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只有实现二者协调联动,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好驾、护好航。实行“两个最严”,关键在狠抓落实。这需要我们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生态文明的要求贯穿到社会生产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社会各方面;二是进一步完善地方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做到用标准、法规规范企业生产和管理部门执法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我们一定要坚持知行合一,以高度责任意识切实贯彻“两个最严”,使制度和法治真正成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不二法门”。

上一篇:六个“加快”: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国方案”的路线图
下一篇:【网络强国】王义桅:网络强国战略的三重使命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