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及从2013年提出至今已有3年的“一带一路”战略。今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还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提出的旨在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宏伟战略构想。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已有60多个国家,涵盖约44亿人口,该战略的实施不仅将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对沿线国家的能源、资源、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进而考验中国的“绿色领导力”。日前,由乐施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全球环境研究所、全球绿色领导力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主办、协办的“中国绿色领导力: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能源治理和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政府官员、研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绿色领导力”这一命题。
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符合现实背景
杨富强(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然而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进行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也应该成为重点。绿色发展的总目标是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的发言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发展是“十三五”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写进了国家的发展规划,也列入了联合国的生态规划。一个国家的规划能列入联合国的规划是不常见的,这要求我们实现更高更远更好的治理目标。对外,中国要在“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布局中发挥领导力。绿色发展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共同利益的交集点。国际社会应携手在“一带一路”中把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等行动协同起来,共同推进实现绿色发展。
“一带一路”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不是中国要输出资本、技术、产能,而是双向的。没有双向,“一带一路”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在G20会议上就把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作为主要议题之一。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不是清谈馆,是行动队,“一带一路”就是行动的重要抓手。有些国家很担心,中国在国外进行产能合作、能源合作,是否会带来一些溢出效应。前段时间中资企业“走出去”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很多经验教训。所以“一带一路”要把“共商、共建、共享”作为“义利观”,我们要从利益共同体变成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有些国家对“一带一路”有自己的理解,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中也许会提高碳排放,会污染当地环境等。因此,我们建设文化丝路、安全丝路、和平丝路等,首要是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我们要根据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可比较的基准线和指导原则,建立独立的、有效的、多样化的、公平的解决方案、评价体系和行动指南。“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要稳扎稳打,不能急功近利,要制定目标,做好规划。
中国企业须遵循绿色发展原则
唐元(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一带一路”战略中,企业遵循绿色发展原则,不仅是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要求,也是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未来经济活动的一大准则,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生态都十分脆弱,对绿色低碳发展非常重视,要求比中国更严、更高。
中国已经把绿色发展列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一大准则,这需要从多方面来践行。第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方案,明确要求所有的“一带一路”项目必须做到绿色低碳,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生产产品,都要满足绿色低碳的标准,做到绝不把污染项目带出国门。第二,每个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企业都要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把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个生产环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流程、营销模式、企业文化。鼓励龙头绿色低碳企业“走出去”,中小企业要主动向绿色品牌企业靠拢,形成绿色低碳企业集群,打造国家级绿色品牌企业和“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航空母舰。第三,要实行园区化发展。在所在国发展绿色产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实施资源能源物料的闭环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做到产业发展园区化,努力实施园区污染零排放。之所以专门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有非洲国家提出有的中资企业在当地发展,给他们带来一些污染,今后“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要有严格的政策法治环境做支撑,我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议沿线“一带一路”国家也这么做,即建立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价格、技术等优惠政策体系,鼓励企业走绿色低碳道路,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产品。二要实施绿色低碳的消费战略。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带一路”国家,我们建议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建立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制定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鼓励居民优先购买经过环保标识认证的产品,从而引导绿色消费。三要建立绿色品牌的评估优选和宣传机制。建议“一带一路”国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纳入对企业统计范围,形成绿色低碳评估体系。定期评选先进的绿色品牌产品和生产企业,鼓励媒体大力宣传绿色品牌和生产企业,形成有利于绿色品牌企业的氛围。四要建立政府监督、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环保监督机制。减排环保对企业来说是要付出成本的,企业都是以效益为中心,不少企业把减少环保支出和生产劣质产品作为谋取效益的渠道,这是非法的,绝不能允许。
沿线国家特殊差异带来挑战
王金南(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拿到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在这种大框架下,“一带一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就比较突出。首先,大家取得“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共识就是个挑战。“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大,发展差异也很大,比如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其次,“一带一路”沿线虽然是能源富集地区,能源供给和需求双方也有匹配优势,但水资源紧张,生态脆弱,气候保护任务非常艰巨。沿线国家很多是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很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同时差异也体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两者存在的问题特点不一样,也需要分别对待。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四方面压力。第一,中国对外投资项目的环境保护问题做得不到位。自己做不到位,怎么去领导别人?这是很现实的挑战。第二,中国在国外的很多能源资源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风险没有加以重视;第三,中国顶层层面缺少一致性行动纲领或者行动计划;最后,把“一带一路”绿色领导力真正发挥好,对中国也是个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第一,要突出投资项目绿色建设运营的问题,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根据不同类型项目、不同生态环境脆弱区来采取相应措施,要注意“路”跟“带”不一样,要区别对待;第二,突出企业绿色示范作用,目前大部分是央企“走出去”,央企在这个层面上更有示范的责任;第三,突出绿色金融带动绿色投资、贸易;第四,突出合作共赢机制,包括如何与国际N G O打交道,这是政府面对的一个新领域;最后,突出国内外大格局之间的协调,至少先把国内的篇章做好,因为现在国内各个层面都想连接上“一带一路”。
具体来讲,首先要加强“一带一路”绿色标准建设,给不同类型特别是跟环境相关的企业行业一些规范性的指南,要强调“绿色领导力”。比如,是否可以在亚投行设立小额的绿色技术援助项目,做些前期的环境技术援助,或从国家层面对重点产能和基础设施项目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走出去”要设一些领跑式的企业。第二,加大“一带一路”绿色信息公开力度,这样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更加有利。最后,加强“一带一路”绿色传播,建立一些引领性的计划。比如建立一个关于“一带一路”年轻绿色领导力计划,将这些国家尤其是大企业层面的具有决策能力的年轻领导者组织起来,通过讨论共同制定“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战略,从而达成共识。
绿色金融与投资引导绿色发展
叶燕斐(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银监会2003年成立后,一直非常关注如何通过信贷手段更好地支持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以保护生态环境。2012年,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界定了绿色信贷范围,引起了很大反响。2012年5月,中国银监会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召开了首届“绿色信贷论坛”,邀请了印度尼西亚、蒙古、巴西、越南等10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探讨银行业监管当局、金融业监管当局如何通过合作来督促和引领金融机构以可持续金融方式支持绿色发展。在银监会的倡导下,成立了“新兴市场绿色信贷跨国工作组(SBN )”,银监会成为跨国工作组常任主席。到目前为止,参加SBN的有25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和银行业协会,中国银监会在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这是非常符合“绿色领导力”的要求的。
世界各国都把自己的绿色信贷制度或者绿色信贷标准放到SB N网页上共享,中国是最全的。中国不仅发表了《绿色信贷指引》,2014年还专门发布了《能效信贷业指引》。在中国影响下,很多国家发布了类似于中国的《绿色信贷指引》,如越南、蒙古国、秘鲁等。巴西的商业银行呼吁巴西中央银行向中国银监会学习,专门发一个《绿色信贷指引》,创立统一的监管平台,有利于公平竞争。印度尼西亚在制定其五年规划时借鉴中国的《绿色信贷指引》,提出了绿色金融规划,2013年专门派代表团考察中国绿色金融的做法,随后发布了可持续金融指引。中国在绿色信贷方面毫不夸张地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只是没有大张旗鼓去宣传。
今后,银监会还要把更多中央银行的监管当局、银行业协会吸收过来,同时在国内设一个中国绿色信贷支持分享中心,更加制度化地推动绿色金融和投资。将来,任何一个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想了解和学习绿色金融、绿色信贷,都可以来中国考察或接受培训。(张天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