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配合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日前,《求是》 杂志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理论研讨会。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今刊发部分专家发言观点,以飨读者。 发现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哲学社会科学须进行一次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冯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哲学社会科学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反映时代呼声,引领时代步伐,发现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为治国理政当好参谋和智库,当今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进行一次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堪此大任。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指导、立场观点和思维方法。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必须是以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这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不断地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凝练、提升和升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系统化、理论化。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帮助把握时代脉搏、世界大势和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治国理政的主体,正经受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正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保证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从党史、党建、经济、法律、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略。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和治国理政的需要来看,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关注中国现实,提出中国问题,不仅要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还要给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总结提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要以国际上听得懂的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 治国理政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国理政就是要处理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等各种事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治国理政的紧迫任务。 李琪 (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新形势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首先要牢牢把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和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就特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旗帜上,特就特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上。特别是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情况下,更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 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首先就是要站稳政治立场、理论立场,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切实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不够、理解不深不透的问题,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水平,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各个领域。 沈国明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针对目前法治建设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有很多理论创新,同时也具有操作性。 第一,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框架下,提出五个子体系:一是法律规范体系,就是传统法理意义上的法律体系,还有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另外创造性地把党内法规纳入第五个体系,是党内法规体系。 第二,他提出了党法关系、权法关系。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制约公权力,所以他这样明确提出权大还是法大是真命题,对真正建设成法治国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非常明确的理论创新,正因为要解决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所以他对于严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而且明确能否健全法治国家,他们是关键的少数。在司法法治思想的冲击下,在这样一种纷繁复杂思潮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狠抓落实。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永远是实践而非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很注重怎么扎实推进法治实施,除了五个体系之外,至少要有两个基础条件:第一,公民素质提高;第二,诚信体系建设。 “读本”和“选编”的内在逻辑是: “立”字当头、“破”在其后、“创”在其上、“治”在其间、“容”在其中 施芝鸿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贯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选编”的理论主线有两条:一条是2016版“读本”指出的“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条是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选编”的内在逻辑是:“立”字当头、“破”在其后、“创”在其上、“治”在其间、“容”在其中。 “立”字当头。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从各方面的“立”来展开其治国理政总布局的。首先是立目标、立导向。其次是立规章、立规矩。此外是立标准、立标杆。 “破”在其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发展、推动作风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纯洁政商关系等方面,都坚持了立破并举。重点倡导了旨在净化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六立六破”:一是立新的发展理念,破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二是立清风正气,破“四风”积弊和腐败积垢。三是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四是立公平正义和在党纪国法面前一律平等,破各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五是立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破“好人主义”盛行。六是立新型政商关系,破官商勾结、利益输送。 “创”在其上。“立”和“破”,都离不开创新思想、创新理念的指导和创新举措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党建领域等都提出了创新思想、理念和举措。 “治”在其间。无论是“立”还是“破”和“创”,都同“治”紧密相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有四层内涵:一是关于制度之治;二是关于法治之治;三是关于参与全球治理之治;四是关于现代化、专业化的治理能力之治。 “容”在其中。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而大智慧就是有容乃大的大胸怀。总书记倡导的兼容、包容、宽容、容忍、容错这“五容”,正是这种大格局、大智慧、大胸怀的生动体现。 黄中平 (《求是》 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看一个理论是否是系统的科学理论,要着眼于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看它有没有一个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中心问题,换言之,必须要有自己的主题主线;二是有没有围绕着主题主线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主题和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展开,阐发一系列彼此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观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从目标任务来看,体现在时间上有长短之分。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回事。这是因为两者在目标内容上具有同一性,存在互为一体、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战略思想是对中国道路的新表述,之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外还提出中国梦,是因为面对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新形势,面对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只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道路的话语体系,才能更好地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沿着中国道路的康庄大道实现中国梦。 周仲飞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深刻阐释了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等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内容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丰富内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刘靖北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科研部主任、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由目标、道路、布局、理念、环境和保障条件构成的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一是提出了奋斗目标,即提出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领下的目标体系,包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包括各个领域的目标,为中国人民的奋斗树立起鲜明的目标指引;其次是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只能走这样一条道路而不能走别的什么道路,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惟一正确道路;三是规划了总体布局,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布局谋篇、排兵布阵至关重要,战略和策略至关重要,因此,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是形成了指导发展的新的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全党同志要用新发展理念来规划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五是营造了一个良好外部环境,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拓了中国走进世界中心舞台的新天地。六是打造坚强的领导力量,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把握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他的同辩证思维、世界眼光相联系的历史思维 李君如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具有深邃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他领导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立场、观点、方法,包括他的同辩证思维、世界眼光相联系的历史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揭示和反映历史规律的科学思维。再次,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党中央以史为鉴治国理政科学方法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认识和改造世界为己任的,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的,并用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源自他的大历史观。从有关论述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和思想中有一个非常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思想内涵。这就是他一再强调的:“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这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大历史观。这种大历史观,不仅是我们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和认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大视角,更是我们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视角和方法论。因此,学习和研究他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历史思维,必须注意到并深刻认识他的这一大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基因”说是他的大历史观的依据。一是他强调历史研究要研究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二是他强调文化基因就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党史研究也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归根到底,他强调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为了坚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为了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重视历史中贯通的“文化基因”,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在党内和全社会形成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这个力量,他叫做“文化自信”。首先,这一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间的深刻关系。其次,这一重要思想也破解了这几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遇到的难题。再次,这一重要思想同时要求我们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2015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四次全国文明城镇、文明道德先进代表发表重要讲话,讲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信仰,最主要是指共产主义信仰;它不仅仅是一种承诺的,也是一种基于知识这样的一种信仰。这种基于科学知识的信仰,又和纯粹的科学知识,如物理学理论、天文学理论、化学理论有很大的不同,它必须有主张者的态度、承诺要放进去。共产主义信仰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信仰和其他信仰相比有其特殊性,而且在于它作为一种信仰,本身就具有一种特殊性。共产党主张批判精神、怀疑精神,但是共产党要求有敬畏之心,有最高的不可怀疑、不可动摇的东西要坚守住,这对当今社会来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这样一种加以敬畏的东西,从执政党角度来讲,就是给我们制定长远规划、坚守道路,提供一个最坚实的依据。 如何有共产主义信仰? 这需要处理三个问题:第一,处理好价值和认同的关系。第二,处理好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关系。我们尽可能把对于社会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也用来阐释个人精神生活。第三,处理好统一和多样的关系。总书记讲的最大公约数的观点,就非常有发挥的价值。最大公约数要在不同信仰当中找到一个交叉共识那块。关键的少数这个概念,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