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 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的八项措施》解读

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 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的八项措施》解读



日前,我市制定了《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其中,《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的八项措施》制定8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措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两手抓、两手硬”。

“我市通过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整改提升,提高绩效级别,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羽介绍,一方面,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给予一般性激励政策,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半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申请晋级。另一方面,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激励政策,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申请晋级。

我市对“非恶意”环境违法实施“零罚款”,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助力企业正常生产。今年二、三季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整改承诺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全市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进行问题整改。

为保障各类建设项目落地实施,我市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对各类园区和项目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对各县(市、区)的环评审批工作开展“一对一”下沉帮扶指导,帮助基层解难题、提效率、优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同时,对公路、铁路、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陆上风力发电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再将污染物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助推项目尽快落地。

我市积极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白羽介绍,市生态环境局组建高水平生态环境专家和业务技术骨干队伍,常态化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对全市污染源动态数据库中重点排污企业开展面对面指导、精准帮扶,帮助企业把问题找准、找全,帮助企业出措施、想办法,破解企业污染治理难题。对帮扶活动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不做笔录、不罚款,能立行立改的现场指导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签订整改承诺单。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企业解决不处罚环境问题756个,签订整改承诺单169份。

“我们对生态环境之外的问题,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切实做到去一次企业,就尽全力把企业问题‘一次清’。”白羽补充说。

争取国、省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对生态环境治理意义重大。我市深入调研掌握全市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和企业环境治理具体项目的筹划情况,积极指导各县(市、区)谋划的重点治理项目和企业环境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提升项目尽快达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尽早进入国家和省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国家、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提升项目工程,为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夯实基础。今年以来,我市共申报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40个,总投资20.54亿元,申请中央资金5.89亿元,中央、省已下达我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第一批)6965万元,较2021年全年下达资金增长192.6%。

绿色环保产业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市生态环境局把握区位优势,引导帮助全市环保设备制造、环境服务等类型环保企业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交流,吸收、聘请京津环保专业高端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自身能力水平。鼓励企业之间资源整合,扩展业务渠道,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向省推荐重点行业环保企业23家,作为廊坊环保产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形成引领示范作用。”白羽介绍,他们还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落实环保产业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信贷、利润留成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我市深入推进排污权政府储备和交易改革。我市作为全省首个排污权政府储备试点城市,对全市“十三五”的剩余减排量全部以政府无偿回收的方式收储,做到了应收尽收、应储尽储,为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留足充裕的总量指标。目前,累计收储二氧化硫1.3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化学需氧量1.7万吨、氨氮2600吨,已为138家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业、科技转化等重大实体产业项目提供了排污权储备指标。积极推进启动排污权市场化交易,首批排污权市场交易共有6家企业参与交易,成交金额2383.0694万元,标志着我市实现了排污权要素的市场化合理流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支撑。


(记者: 刘玉静)


上一篇: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在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
下一篇: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解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