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成为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有哪些重要部署?如何推进乡村振兴?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强筋小麦、优质谷子、旱碱麦、富硒粮食作物示范区
近年来,河北省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74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受去年秋季洪涝影响,河北省75%小麦播期推迟,一、二类苗占比较常年低。“这为我们今年夺取粮食丰收提出了严峻挑战。”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王国发介绍,为扛稳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证粮食丰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施粮食稳产专项行动,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强筋小麦、优质谷子、旱碱麦、富硒粮食作物示范区。
省委一号文件还提出,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建设高油酸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在浅山丘陵区重点发展核桃等木本油料。
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推进奶业振兴,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实施耕地保护专项行动,保耕地强种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60万亩
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施耕地保护专项行动。
王国发介绍,根据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河北省将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今年河北省还将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60万亩。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编制实施现代种业“十四五”规划,实施种业创新专项,探索育种新模式。新建6个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统筹用好农户申报、基层排查和部门预警三种监测方式,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精准确定监测对象。
为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今年,河北省把脱贫县主导产业纳入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一体推进,强化项目增收、科技支撑、龙头培育、帮扶助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叫响燕赵家政·河北福嫂品牌。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优先安置脱贫人口特别是弱劳力、半劳力,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为方向,着力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突破年行动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前提。王国发认为,近年来,河北省着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说,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还不强,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任重道远。
为此,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集中力量打造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新增优质专用粮食100万亩、高效特色作物100万亩。实施重点园区崛起工程,省级重点支持30个园区。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突破年行动,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新建一批规模种养、精深加工、中央厨房、商贸物流、智慧农业等重大项目。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新增年产值超1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群13个。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人次达到8000万以上,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2000个美丽乡村
乡村建设主要有两个工作层次。一个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和污水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个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在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农村风貌,建设一批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为此,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巩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剩余9000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能力建设任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完善县域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加大垃圾填埋整治力度,推进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就地利用处理。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省级森林乡村150个,创建美丽庭院50万户。
对全省“空心村”治理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围绕环京津、环雄安新区核心区、环冬奥赛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布局特色小镇,新建美丽乡村2000个。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000公里。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完成700万农村居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推进河湖生态补水。巩固拓展农村散煤治理成果,完善农村清洁取暖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为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省委一号文件指出,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争取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宅有效利用途径,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
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6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700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25亿亩次。
(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