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坚持五位一体 争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廊坊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这是立足廊坊“十三五”发展成就,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廊坊未来发展勾勒的新的宏伟蓝图。

以高质量发展为依托,廊坊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在服从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加快发展自己。推动北中南三大板块借势崛起。坚决落实“四统一”一体化发展要求,全力推进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做足北京新的功能增量和存量裂变文章,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北京高端高新产业向北三县延伸布局,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举全市之力推动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临空指向性产业,做优生态环境,破解要素制约,努力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廊坊。积极推动南部县(市)借势雄安加快发展。推动与雄安新区交通互联、产业配套、生态共建,争取雄安配套产业和功能项目落户,打造廊坊未来发展新增长极。

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突出用足用好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做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成为廊坊鲜明标志,创新引领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持续夯实创新平台、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入手,引进京津优质创新要素,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能力,力促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

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京津产业转移和雄安新区产业配套,重点培育壮大“1+5”主导产业,同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狠抓强链延链补链,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高端产业的聚集地、集约发展的高产田。

环境质量不断好转,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推进钢铁去产能,实现“无钢市”目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11降至4.88,稳定退出全国“倒排前十”,2020年PM2.5浓度和综合指数在全省8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排名第一。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消除劣V类。大力推进植树造绿,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0年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廊坊人多年来的梦想。优美的市容、舒适的环境,已经深入百姓心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廊坊人的共识。

高质量发展是廊坊未来的主旋律

廊坊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还没有充分抓好用好;二是新旧动能转换还不够快,实体经济支撑力还不够强,营商环境还不够优;三是支持创新的政策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四是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和欠账;五是一些深层次矛盾还亟待解决,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还比较大。这些都是新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问题,只能通过高质量发展来解决。

廊坊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优势。从宏观上看,廊坊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三件大事,廊坊处在有利位置,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推动的三项重点工程,廊坊占有极重的分量。从微观角度看,廊坊处在北京向南发展的缓冲带,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优势得天独厚,首都对廊坊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轨道上的京津冀”逐渐成形,廊坊的比较优势和内在潜力将充分释放,廊坊已经走上发展快车道。

全市已经形成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思想和行动空前统一,各级干部以奔跑的姿态抓发展,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干事业,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勇担当,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事争一流的生动局面。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衷心拥护、鼎力支持,由衷希望廊坊有更大发展,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将是我们再谱新篇的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五位一体,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用好廊坊紧临京津的丰富科技资源,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着力重塑产业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现代商贸服务、都市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和大文旅、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

坚持产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整合发展。加快县域扩容提质,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水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域竞相发展。主动站位全市发展大局,自我加压、调高标尺、挂图作战,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横向协调和纵向联系,凝聚合力服务发展。

坚持生态与经济共同进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调。建设水润之城,扎实做好引江水消纳、自备井关停、生态补水等工作,确保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加快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纳污坑塘清查整治,确保国、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标;严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土壤环境安全稳定;打造高品质生态廊道,进一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坚持构筑全面开放格局,用好高质量发展的两种资源。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大抓改革,释放开放活力;要大抓园区,建强开放平台;要大抓招商,提升开放能级;要大抓环境,构筑开放高地;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流程网办”,权力要真正放下去,服务要及时跟上来;要健全政策机制,完善领导分包、“政企直通车”、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等机制,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坚持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让人民同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刻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设更高水平的“七有”民生保障体系,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中小学、幼儿园补短板力度,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支持域内高校做大做强;坚决落实“双减”政策,有效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和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要健全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作者:贾祥桐,系中共廊坊市委党校副教授)

上一篇:如何做好这个关乎国家安全的工作?专家这样说
下一篇:当今世界时势变化的八大特征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