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要点问答

编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为什么说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怎么理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这些重要判断和决策部署,人民网理论频道整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要点问答,一起来看↓

为什么说“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外部环境看,境外疫情快速蔓延,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从内部运行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加上疫情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从发展机遇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详细】

学者观点

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胜利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局的重要历史节点,会议做出兼顾短期落实、中期谋划、长期布局的战略性判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只有努力帮助市场主体认识并适应这些新变化,才能使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市场主体只有辩证、客观、长远地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把握和利用发展规律,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光普

怎么理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今年全国两会、近期企业家座谈会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什么考虑?为何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如何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

短期看,新格局有利于缓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这种外部环境恐怕短期内很难改变,且会持续抑制市场需求。

长远看,新格局有利于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升级和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推动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均衡,又为国内循环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辩证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新格局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详细】

学者观点

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互促”,是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将日益强大的国内市场视作一种战略资源,作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气和依托。同时,通过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内外市场发展和规则相融,也是进一步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扩宽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

未来,我国要建构的不是简单、无条件开放的体系,更是要寻求更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这样一个全新的体系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基本盘之上,也就是我们高效的国内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如何“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写好统筹文章,建立协调机制,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正常秩序逐步恢复,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过,由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扩散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

运用改革方法,依靠科技创新,让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21.8%……越来越多企业化危为机,补短板、强弱项,不仅为经济持续回升奠定了基础,更助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让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保持战略定力,兼顾眼前与长远,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推动金融系统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实施超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及时果断出手,一揽子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的对冲政策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形成了强大支撑。【详细】

学者观点

风险的暴露往往是滞后的。随着经济稳步恢复,宏观调控应更加审慎,例如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要更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实际上都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会议提出,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将稳定预期。中长期协调机制的设计出台,将持续完善精准防控举措,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杨光普

如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激发消费意愿,拓展投资需求。

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短期看政策落地,长期靠改革。

稳定外贸主体,优化引资环境,推出更多扩大开放举措。

着力稳就业,筑牢民生底线促进毕业生和农民工落实岗位。【详细】

学者观点

众多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保就业、惠民生、推动经济健康运行的有生力量,尤其在疫情背景下,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坚强基石。市场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创新动力,为助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关键是要稳定外贸主体,持续优化引资环境。保外贸主体,要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帮助企业积极防范订单风险。推广“信保+担保”,支持外贸企业融资,以多种方式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进一步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贷投放。抓好出口产品转内销,力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如何“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新增融资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促进形成集成效应。【详细】

学者观点

财政政策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强化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作用,做中长期战略谋划,有针对性地支持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同时,要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今年财政预算收入下降,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做好“补短板”,以抓“六稳”、促“六保”,稳住经济大盘;另一方面,要盯住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锻长板”,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以更好应对新挑战、迎接新机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跟踪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问绩、更要问责。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

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是指货币政策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实际需要,灵活、适度调整。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扩大内需提供合适的货币政策环境,满足实体经济需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要考虑物价等因素,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

如何“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优化供给,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详细】

学者观点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下一阶段,要落实好保市场主体任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进而消除终端消费障碍、推动消费回升,生产经营正常了,消费需求才能逐步回暖,进而与生产形成良性互动、正向循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

怎样“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共克时艰,稳定制造业投资。

瞄准短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优化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详细】

学者观点

基础设施投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支撑投资增速的重要抓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更加注重有效性、把钱用到“刀刃”上,要精心选择那些有利于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经济效益明显、迟干早干都要干的重大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等,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

上一篇:扎根现实、挖掘“富矿”,以理论研究回答时代课题
下一篇:江小涓: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治理的七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