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人民网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业内专家对工作任务进行解读,便于让大众对医改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新一轮医改已走过十年,在加强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成果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今年爆发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疫情的重大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漏洞和弱项。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对进一步深化医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今年的医改工作部署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特点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新中国历次卫生工作方针中都强调“预防为主”,落实这一方针需要强大的高水平公共卫生体系,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保障,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直是新一轮医改的重点任务,通过设立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这次史无前例疫情的重大考验,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依然薄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体制机制改革存在短板。作为公共卫生体系关键组成部分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需要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强化职责落实、加强医防协同、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水平等。
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今年深化医改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坚持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进一步体现了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尊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律。落实好这一重点任务,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完善机构职能设置,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建立健全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需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复合型的专业公共卫生人才,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人员的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需要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机制等。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模式转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已经发布的系列健康中国行动计划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加速、疾病谱的改变等,要求我们必须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提出新需求,不但需要获得医疗服务,还需要获得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康复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需要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是持续着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模式转变和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凸显了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生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极端重要性,以推动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同时,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还特别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妇幼、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提升慢性病防治水平,加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防治力度。
抓住关键环节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影响医改的全局,直接关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医改的获得感。新一轮医改以来,通过多种形式的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已从单向推动转向全面综合改革,近年来在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强绩效考核、试点探索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和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公立医院改革任务依然繁重复杂,管理体制改革仍需深化,稳定、可持续的投入补偿机制、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参与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协同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有助于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环节推动以下方面工作的落实至关重要。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和绩效评价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及改革运行情况的监测;三是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保障和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统筹盘活用好医疗卫生领域编制资源;四是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投入政策,切实转变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益提升的集约式发展。
加强“三医”联动
深化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医改目标中处于重要地位。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制度是新一轮医改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构建多层次的综合性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医保在引导医疗服务规范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促进医防协同等方面尚有不少工作可以更加深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巩固完善。
实现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是深化医改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三医联动”的改革合力和叠加效应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医保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的牛鼻子, 是关键环节,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通过降低虚高药价、调整医保目录和集中招标采购等可以促进医药创新,有助于医疗机构、药品保障体系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和医保准入谈判制度有助于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完善药品集中采购使用政策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有助于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当前实际,今年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一是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成为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二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试点和按病种付费,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实行总额付费,建立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三是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四是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多重保障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
在进一步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要继续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促进科学合理用药,推动医疗机构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加强药品耗材使用监管;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
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
随着深化医改的持续深入,对医改各项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出更高要求,今年特别要求统筹推进深化医改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相关工作,统筹推进相关重点工作十分重要。
要进一步加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促进以单个医疗机构向医联体、医共体、医疗集团等为单元的管理模式转变。要继续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化县域综合改革,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同时,要大力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支持社会办医持续规范发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和督察机制。
(作者:代涛,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