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韩磊)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云赛侠 杨懿瑾)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2020年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不设立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什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访谈间,作出解读。
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完全可以期待
新华网:如何预判2020年的中国经济走向?
张立群:从年内经济走势来看,2020年应该是“V”形走势。受疫情冲击,今年年初的经济增长进入了“谷底”。这个“谷底”就是第一季度负6.8%的GDP增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二季度以后,特别是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市以来,可以看到,下半年经济增速持续回升的态势是比较明确的。
中国经济有强大的生产和供给体系、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并且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去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购买能力、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些因素支持下,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是可以充满信心的。
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体现底线思维
新华网:受疫情影响,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张立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是前所未有的严重。
一季度GDP增长率是负的6.8%,负增长的幅度比较大。从微观来看,这种表现更加具体,比如说从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来看,从农民工到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群体来看,从基本民生、不同群体的基本生存状态来看,确实受疫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兜住民生和经济的基本盘,就是让基本的经济活动细胞存活下来,包括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严重冲击下,让经济的微观细胞存活,是让经济恢复活力的基本条件,保持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也体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六稳”“六保”。“六稳”“六保”体现了底线思维,体现了对这次疫情对经济冲击严重性的充分估计,体现了对民生和经济活动体察入微的观察。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从保证每一个微小细胞存活的角度着力,让人充满信心。
不确定因素冲击传导 确定GDP增长目标难度大
新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提出GDP增速的具体目标,这意味着什么?
张立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往年的不同是没有提出GDP增长的目标。往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这样一个指标,因为GDP的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宏观总量指标。比如说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实际上都来自于GDP,所以GDP的指标对于规划安排,对于财政预算指标安排都是很重要的前提性指标。今年没有提到这个指标,这与今年极为特殊的情况是相关的。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非常严重,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在这个背景下,确定今年经济的增长目标难度非常大。
不确定因素,第一个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冲击通过外贸和多种活动向国内传导。第二,从国内看,在疫情冲击下怎样保证企业生存,怎样保证基本民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课题。在这样极端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要从当前最紧迫的工作出发作出安排。
不设立经济增长目标不意味着没预期
新华网:今年没有设定GDP增长目标,那么具体的抓手在哪里?
张立群:不设立经济增长目标不意味着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增长没有预期。从今年新增就业目标可以看出:一方面因为考虑了疫情冲击的严重性,就业方面是留有余地的;另一方面提出了城镇新增就业的底线是900万人,这个目标是不低的。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可贡献20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不设立经济增长目标,不意味着任务安排中对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关注。
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确保基本民生,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这些努力体现在今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按照这样的安排,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会在下半年充分表现出来。
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 对冲疫情冲击
新华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提到“更加”“明显”这样的措辞,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张立群: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之后,宏观经济政策是以稳健为基调的。因为从各国的经济运行来看,宏观政策最重要的还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关系加以调节,一般来说是在总需求方面发力,通过对需求总量的调整达到对经济增长水平的调整。多年以来我们在总量政策方面采取比较稳健的基调,目的是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推动供给端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地优化,不断地创新升级等。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今年的严峻形势,采取了非常时期非常之策,非常之策表现在宏观政策,集中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方面,力度空前之大。比如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这个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从货币政策来看,“明显”表现在今年的贷款利率要比去年明显下降,今年的流动性充裕要比去年明显改善。这个“明显”表现在货币供给总量,包括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得各种信贷资金支持方面的便利性、可获得性、获取成本都比去年有明显改善。所以,今年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从财政、货币政策的表述来看是显著加大的,这体现了我们以更大的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来对冲疫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