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观察
今年反腐重点为何选择这些领域?专家这样解读
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部署。
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全会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理解本次全会反腐败工作部署背后的深意?对此,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访了有关专家。
如何理解“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严”是今年全会的关键词之一。本次全会公报中,“严”字出现的次数高达21次。“严肃问责”“从严查处”“严肃处置”等表述多次出现。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也是本次全会与会同志感受最深的一点。中央纪委委员,湖北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立山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严不是部分,而是全面;不是一时,而是永远;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必须全面从严、始终从严、永远从严。不仅要严查处,而且要严教育、严管理、严监督、严制度、严责任。”
“从严查处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其实是强化了政治纪律。”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过勇在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政治纪律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下一步的反腐败工作不仅要从廉洁纪律着手,更要强化政治纪律、政治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只有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在新起点上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如何看待“从严查处”与“从宽处理”?
全会公报指出,今年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严肃处置。对此,过勇表示:“‘从严查处、从宽处理、严肃处置’这些词既反映了当前党纪查处的重点,也反映出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惩前毖后不是最终目的,治病救人才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查处腐败分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重要的是防止未来发生类似的违纪违法事件,这也是‘四种形态’的要求。”过勇说道。
党的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明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组织调整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层层深入,对应的问题由轻到重,采取的措施越来越严,适用的人数由多到少,助推全面从严治党严到细处、严到实处。
此外,“四种形态”也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载体。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海关总署纪检监察组组长陶治国表示,“四种形态”既体现惩前毖后、又体现治病救人,既有威慑、又有感化,一头连起“不敢”、一头连起“不能”“不想”,实现了规、纪、法的有效贯通。
为什么这些领域成为今年反腐工作重点?
习近平在全会讲话中表示:“要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
今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习近平在今年的全会中再提“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足以见得中央对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的重视。
驻中国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樊大志曾表示:“金融领域腐败风险往往与市场风险、政治风险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过勇也指出,从“一行两会”中的一些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以及赖小民这样的从业者被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金融领域看起来欣欣向荣,同时也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不仅会滋生腐败问题,还会对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何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清除金融乱象?中央纪委委员,驻中国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然认为,要结合金融领域腐败案件特点,坚持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弥补制度短板、重塑政治生态协同推进,不断提升查办案件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除继续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外,习近平还特别提出将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坚决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行为;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检查等。这为今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反腐败工作指明了重点。
上述领域为何在今年成为反腐败工作重点?对此,过勇认为这一变化来自实践。“从过去一段时间查处的案件当中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出现的各类腐败现象、海外分支机构存在的一些腐败风险,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存在的债务风险比较高、量比较大的问题,中央是高度关注的。”过勇表示。(扶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