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德润新时代⑦】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守正创新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 靳凤林

  自200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已有18年的时间,这一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2019年10月27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又联合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通过对这两个纲要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比照分析,我们发现这二者之间,既有深刻细致的内在关联性,又有与时俱进的根本区别点。一方面,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上一个纲要的道德伦理传统,特别是在价值指向、立场情怀方面,前后之间具有高度一致、一以贯之和一脉相承性;另一方面,后者根据新时代新特点,在思维方式、策略选择等诸多方面,又对前者进行了全方位拓展,实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全面转型升级。笔者在此用“守正创新”四字来高度概括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就“守正”而言,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道德都不是凭空构造的,它必然要从历史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汲取营养。恰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后果为基础的。可见,任何试图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公民道德,最终只能成为空洞的道德说教或抽象的概念框架。从这种意义上讲,《新纲要》的“守正”特质在于,在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全面继承了2001年《纲要》的主要内容。首先,新纲要同旧纲要一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仍然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视作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其次,新纲要同旧纲要一致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并继承了上述道德建设具体内容的要求。同样主张,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通过道德模范引领、营造正确舆论环境、创造优秀文艺作品、发挥各类阵地作用等多种形式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再者,新纲要同旧纲要都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要切实履行指导、协调、组织职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监督、抓好落实。

  与此同时,经过18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总结过去18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准确把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与要求,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所亟需。与旧纲要相比,新纲要在坚持上述“守正”内容的同时,又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开拓创新与转型升级。

  新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特征。新纲要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各种论述进行了全面梳理,特别是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尤其是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并对时代新人应当具备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做了详细规定,通过不断加深对时代新人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找到扎实可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纲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具体道德建设紧密结合,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性价值指向。一方面,自从党中央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社会各界从歧义纷呈的价值观讨论中,找到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我国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新纲要的重要内容,新纲要强调以主流价值观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导道德实践。

  新纲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予以高度重视。新纲要开篇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并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张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道德理念。认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要把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同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使全体人民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状态。

  新纲要将网络道德置于极端重要位置,并对生态文明、对外交流交往等领域的道德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新纲要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把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重大问题进行单列说明,从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丰富网上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四个层面,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方式、方法和管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说明,充分彰显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时代特征。此外,还对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人物等重要群体,以及生态文明、对外交流交往等领域的道德建设做了详细说明。

  新纲要对道德建设的法治法规保障和夯实基层实践基础给予了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环境建设离不开法制环境的保障。为贯彻这一基本理念,新纲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用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特别是在如何把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到基层实践的问题上,新纲要从多个视角作了详细说明,包括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活动等形式,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基层、落到实处,不断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上质量、上水平。

上一篇: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
下一篇:解码四中全会决定:从“中国之制”看“中国之治”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