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之五
市场主体发展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有底气更有信心
如何科学、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经济形势?人民网经济部25日起推出“人民观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充分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与底气,理性认识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5%、10.3%;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0%和8.7%;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57.6%、145.7%……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动能持续壮大,企业效益结构性改善,小微企业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
9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升至49.8%,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4.4%,为第三季度高点。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市场主体预期正在向好,生产指数整体呈现回暖趋势,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难是阶段性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供需双双扩张企业底气增强
“9月份制造业PMI的特点之一是生产需求双双扩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列出一组数据:新订单指数为50.5%,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生产指数为52.3%,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呈现不同程度回升。9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8%,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景气回升拉动作用突出;中、小型企业PMI为48.6%和48.8%,分别回升0.4和0.2个百分点。从生产情况看,大、中、小型企业生产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当月全部位于扩张区间。
“虽然9月份制造业PMI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双双回升、产成品库存下降,也反映出这次回升是生产端和需求端共同作用的结果,”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预期见底的重要先行指标。
以民营实体经济为主的福建泉州,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今年前9个月的出口大幅增长17.9%。许多企业在加大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全力扩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客户,欧盟、东盟成为泉州外贸两大主要贸易伙伴。其中,附加值较高的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7.3%、50.5%。工厂里,依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这种情况下,企业底气明显增强。国家统计局分析,随着一系列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54.4%,为第三季度高点。
刘哲也向记者表达了这一观点。“从边际变化来看,需求回暖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意味着未来PMI改善有望持续,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恢复;从高频数据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较前期也有所恢复,高频数据与领先指标相互印证,前期惠企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四季度经济有望走稳。”
“下一步工业增长,一方面有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支撑因素,工业大概率是保持基本平稳的走势。”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说。
不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面对全球性需求疲软这一趋势,中国还需两眼向内,苦练内功。“在我们快速增长的过程当中,确实是得益于外部的需求。但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是逐年下降的,未来一段时间,外贸依存度还会进一步下降,要转向以内需为主,培育新动能,支撑经济增长。”
新旧动能转换市场主体活跃
今年以来,国内外有声音认为我国实体经济困难较多。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面临风险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韧性仍然较强,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当前实体经济确实面临一些转型中的困难,但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是结构性的、周期性的。”刘哲认为,传统动能增长乏力,新动能持续高速增长,这是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非常显著的转型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支撑。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强调要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为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数据也显示,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增长,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21.8%,增速高于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14.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企业效益也发生结构性改善,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电气机械、电力和建材等行业。数据显示,前8个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而汽车、电子等主要行业利润降幅也比前7个月收窄;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的代表性不言而喻。这组数据令人振奋:今年1至8月,中关村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17393件,同比增长26.1%。高新技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37073.2亿元,同比增长12.5%。
“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5G移动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柔性AMOLED显示、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关村的很多技术创新已经实现与全球同步甚至领先。”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啓文向记者如数家珍:北斗星通发布国内首款28纳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最小芯片;梦之墨开发的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率先实现了液态金属3D打印的产业化;京东方研制出5英寸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产品,实现量子点自发光显示国内零的突破……
“经济增速换档阶段是有所下滑,但是应该看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的上升,在整个的经济增长的韧性,我们经受了考验,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徐洪才告诉记者。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中小科技企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对此,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快速成长的中小科技企业完善了深圳的产业链,增强了经济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这是深圳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源泉。企业纷纷通过手中掌握的技术专利及研发团队,从危机中去寻求商机,对新的市场不断进行创新设计。深圳市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全市生产总值1213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
“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增幅下滑的趋势也是提高质量的趋势,这个阵痛期,会慢慢过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向人民网记者表达了信心。“随着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的韧性将逐步体现。”
政策保驾护航提振市场信心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全门类的产业配套为工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特别强调,中国必须搞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实体经济的振兴从根本上有赖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研发的加强,而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将成为实体经济振兴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减税降费,再到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国家出台一些列政策举措,从各项指标和数据上看,对实体经济都是利好。
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占53.0%,比二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六个季度上升。小微企业中流动资金紧张的占23.0%,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到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3.2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4.2%。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增长韧性较强,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仍然较强;另一方面,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增强。
“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这些天,我们正为‘过桥’资金还没落实发愁呢,这笔续贷资金真是雪中送炭啊,一下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丽华告诉记者。原来,北京海淀区为缓解辖区内的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今年8月成立了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这项业务突破了必须“先还后贷”的传统模式,不仅融资成本低,申报手续也十分便捷。“企业资金需求大,需要保持流动性、稳定性,不用寻找‘过桥’资金就相当于为企业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费用。”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2.8,与上季度持平。其中,分行业指数3升5降,分项指数4升1平3降,上升面有所拓宽。反映企业信心的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和综合经营指数分别为106.3和104.8,环比均上升0.1点,这说明企业信心有所恢复。
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3492亿元。在全球经济波动和行业下滑的大背景下,有着61年发展历史的老牌汽车企业北汽集团也受到较大影响。去年5月和今年4月,国家两次调整制造业等增值税税率,从原来的17%下调至现行的13%,企业享受的增值税减税红利就达到15.8亿元。税费负担降低,缓解了企业压力。
“当前的改革措施,都抓住了经济增长的痛点和企业发展的赌点,预期的恢复有望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转型。”刘哲认为,市场主体的信心恢复,正在转化为新的发展活力。
即将召开的第二届进博会频频传来好消息,法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已确认担任本届进博会主宾国;目前公布的国家展参展国名单,共有64个国家参展;还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将参加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250家,参展国家和地区以及企业数量均已超过首届。可见,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增多,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在上升。